美文网首页
高铁与慢生活

高铁与慢生活

作者: myron舒 | 来源:发表于2017-12-06 14:27 被阅读0次

    北京至廊坊的高铁上,身边两个小年轻感慨这个飞速移动的铁盒子用短短二十分钟就能将数百人从帝都运抵另一个城市。我回了一句:这未必全是好事。

    与一门心思想快点到家的年轻人不同,我在思考的不仅是高铁表面上给予我们的快捷便利,而是其背后一同赋予我们的影响;或言,是这种现代化社会工具对于人类的综合性价比。

    自打乾隆爷闭眼,一口气怂了200年的“东方睡狮”恰如拿破仑所预见的那样正在苏醒,在中国重新崛起的诸般标志性符号中,高铁无疑是耀眼的存在。短短十几年间,中国高铁网已高达2万多公里,以一国之力,就占到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0%多!在京沪线上奔跑的“复兴号”时速已达350公里,这是世界在运营的最快商用列车。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名片,连总理强哥都满世界为其站台点赞,那叫一个有面儿。中国网民嘲讽我们同样庞大的邻居“阿三”(国人对印度的蔑称)时,都会动辄拿印度人民乘坐的火车时不时跑到铁轨外面躺着说事儿,以此自傲中国铁路系统的牛X。今天的中国人无疑已经成为世界上移动最快效率最高的人群。

    嘲讽的是,嘲讽完“阿三”的国人转而就会陷入自己的苦逼和焦虑中。睡狮苏醒的写照之外,中国高铁惊世骇俗的发展还是国人群体心态的一面镜子——高铁带来的是速度,而社会对如此高速飞奔的需要则映衬出普众的心态和品属。说白了,先有内心急迫的大把国人,才有大把银子铺就的世界第一高铁网。

    如此匆匆的我们都要去哪儿、都要干嘛呢?我们以“高速”要办的那些事儿真有那么急吗?

    前丈母娘是个急脾气,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那点家务琐碎事经常急急火火。我动辄嘲讽她:您急的任何一件事,下个月的今天再干都来得及!

    这个嘲讽显然适合我们周围大把的俗人庸人,拿自己不大的角色或者没那么大价值的事儿特当回事、非得立马如何的人。他们自己急的非常真切,而在智者眼里却是不无悲催的笑话。

    什么是当下中国社会最普适的心态,答案恰恰与高铁相关,那就是嫌慢!嫌移动慢、嫌排队慢、嫌办事慢、嫌上菜慢、嫌快递慢......当然,更嫌赚钱慢、嫌翻身慢、嫌接近小目标的日子慢、嫌超越身边人的速度慢。

    急的背后是贪婪的驱使,也是恐惧的作祟。拥有坚实底蕴、对未来观念清晰或诉求有度的人不会轻易陷入焦虑和急迫的状态。相反,不善于处理自身能力与欲求的距离关系、索求边界模糊多变且缺少自信的人则极易活在惶恐和急迫中,会本能且强烈地期冀当下的马上的结果,就是那种钱得马上落袋人得马上到位事得马上办成......否则就担心怎怎的状态,他们也通常是越多越踏实这类逻辑的苦逼奴隶。

    而这种集体焦虑和恐惧的起因并非限于个人能力和位势的低下,更源于所谓改革开发引发的社会剧烈变革带给每个人巨大的心理和实务压力。具体而言,这种压力最典型、也是殃及最广泛的形态是三大不确定——个人阶层(圈层)的不确定、多少叫钱够(钱多)的不确定、国家未来能给予(保障)个体什么的不确定。面对这种事关个体生存根基的压力,能泰然处之心平气和者着实凤毛麟角;相反,“葛优瘫”在高铁座位上貌似惬意的绝大部分人心理都揣着各种捉急。

    望着车窗外飞速逝去完全无法聚焦的景致,我却想到了高速的一种背反形态——慢生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诞生于人类文明发动机之一的意大利的“慢食运动”引发了古罗马人的后裔们对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哲学思考,进而使这项运动超越了饮食范围,转变为一种全方位的新生活态度。它以一系列慢生活方式为形态,以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以及传统,在工作和生活中适当地放慢速度。慢生活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感。慢生活理念的影响甚至延伸到了企业界,一些公司由此重新感悟“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著名的安永管理咨询公司就建议职员不要在周末上网查邮件,日本丰田公司则不再允许员工把年假推迟到来年。

    目光转向神灵。佛门的“五戒十善”并未包含让大伙儿活慢点的内容;但另一位拥有超过二十亿信徒的大明白人(上帝)却在天条般的“十诫”中明确规定了安息日。本意是让众信徒在星期日这一天向造就天地万物的耶和华朝拜守圣,却也强制地让劳碌六天的人们歇息下来,修养身体抚慰心灵。呵呵,写到这我乐了——华夏的基督徒们礼拜天从教堂出来会干嘛呢?恐怕是回到人堆里的角色接着忙吧。

    尽管慢生活理念的诞生并没有悠久的宗教历史渊源,后者对于西方文明的进程走向始终拥有重要的影响力;但它的出现却是人类——确切说是那部分有品质也活明白了的人类分子——基于现代生活形态的种种弊端而悟出的解决之道。在芸芸庸碌恶俗之人不肯也不敢慢下来、少要点的大背景下,有本事会享受慢生活也几乎上升为一种难以企及的修为和境界,成为典型的少数派行径。也因为如此,慢生活理念诞生于创造并最早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欧洲也是某种必然。相比于我们,欧洲人才是“先富起来的”那拨人。近一百多年来,这块大陆与我们的角色位势可以如此比喻:他们开上轿车的时候,我们骑自行车驮着老婆孩子和煤气罐;等我们买得起桑塔纳甚至奥迪了,他们又掉头骑上自行车运动健身了(我那位当律师和小老板的荷兰妹夫也因此根本就没有车)。他们享受著名的“东方快车”的豪华舒适时,我们拥挤在绿皮车里忍受旅途之苦;我们坐上世界最快的高铁满处跑了,人家又倡导起慢生活了......

    活得捉急还是从容,这个选项对于诸般不能自己的凡俗百姓并不易,慢生活会被他们视为高大上、够不着甚至扯淡的东西,连王健林还要早上四点多起床一天飞两个国家三个城市谈生意呢,你我凭什么慢生活!可惜,这恰恰是俗人对于慢生活的肤浅误读——发起、倡导并身体践行慢生活的并非顶级富豪、早挣够了啥都有的那种人,而是持有与我们相异的另一种生活性价比尺度、对生命的意义有着另一番理解的各色普通人,甚至就是我朋友曾在欧洲遭遇的一帮看似啥都没有的街头艺术家们。但朋友跟这帮人掺和了许久之后发自内心地评判到:他们有快乐,他们在生活。

    劝一个忙着为儿子挣婚房的人享受慢生活基本等于找抽。然而,有两句不无嘲讽却也暗含哲理的说法或许更能触动每天这些每天活在各种捉急中的人们——人一辈子大约能操3000次,谁先干完谁先歇;人一生大约能消化50吨左右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

    我相信,稍稍品位下这两句大白话的含义,他们中的部分人或许会苦笑自诘:也是,奔他妈玩完的事儿,我急什么呢!

    摇滚乐界的史诗级人物约翰.列侬说过一句唱歌之外的话,很适合作为这篇文字的结尾——当我们每天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正在离我们远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铁与慢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ok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