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参加了伙伴精力管理的线下分享,结束之后互相分享学精力管理的经历。
因为我们之前在同一家单位呆过,都在那家公司上过精力管理的课程,我们发现对这个课程的认知,就是要运动、早睡早起、少吃多餐,似乎这个课程最精彩的地方是去健身房,是有不一样的茶歇。现在他践行下来觉得仪式化的习惯是最重要的。
现在书籍和信息太容易获取,有些书,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去学习,也可能很多的学习缺少了践行的环节,当时听听很激动,过后就忘记了。这次他是花了很多时间读精力管理的书,自己也践行了很久,整个的分享过程就会很不一样。
后来我脑子里忽然蹦出来一个想法,每一个讲师对话题的体验都不一样,那讲出来的内容的侧重点都不一样,每一个讲师不同的阶段对同一个事情的理解,也会不一样,讲出来的内容也不一样。
每一次听课,都要抱着初见的心情,放下自己以为都知道的心态,这样才能真的得到更多。
就自我学习,如果看看写写文章远没有践行加分享,可能收获就一般。
也许成长这件事情,并不在于读了多少书,而在于有多少东西内化到了自己的行动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