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职场/保险/感悟
中午,跟一位同事开玩笑,他说:“我明天还要不要去那边面试啊?”我笑道说:“都年底了,还在面试的人,你敢要吗?”其实,我言外之意是想说,这个时候离职的人,找到下家的基本也都年后入职了,没找到且有能力的基本提前回家准备过年了。还继续找的人,得多急迫的需要这份工作?说到找工作,年底这波受经济危机影响下的裁员不小,到处都能见到某大型互联网公司裁员的传闻。也随处可闻身边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所在公司被裁员的消息。而我所在的公司,不但没有裁员,还在大幅度招IT方面的人才。
我目前在保险经纪行业,公司以传统渠道业务为主(所以,互联网的泡沫对我们来说没太大影响)。说白了,公司核心利润来源是佣金收入,而这部分收入主要靠各分公司、各渠道线下发展业务为主。那我作为一名产品经理在这样一家传统企业做什么呢?大家都熟知,互联网产品经理的主要工作是负责产品设计、用户体验、流量转化,产品迭代。而互联网产品是枪,是需要承载公司商业模式的平台、载体。没有这个产品,就等于切断了获客渠道。而在我目前所在的公司,前端电商系统主要负责做业务签单后的客户承接任务。也就是,业务谈下合作后,客户水到渠成的到我们系统来投保。这样,产品经理的角色也就从互联网公司的一线员工,变成了传统公司的后台服务人员。
那这样传统公司为啥还要建网站,做系统呢?
我结合自己的思考说几点:1、因为时代背景,不做就要被淘汰。确切的说是信息化,把之前线下的投保,搬到线上完成。我为什么不说成互联网化呢?因为我们公司对接保险险类的多数是以财产险和责任险为主,所以互联网化还是受制约的。2、积累公司的业务数据。这个也算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一个前瞻之举吧。不过目前还没发挥出来数据的价值。
那同样做产品经理,在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公司的区别是什么呢?
1、组织架构和协作方式不同
互联网公司按照业务条线划分产品线。一个或多个产品经理负责一个产品线,包括产品的前中后台的系统设计。实行敏捷开发的流程,力求快速响应和快速迭代。不能错过任何市场发展的最好时机。
传统公司按照项目制划分产品线,一个产品经理参与多个项目的产品设计,包括多个产品的前中后台的系统设计。实行瀑布流的软件开发流程,一个项目从立项还不知道干啥开始,就要有一个上线时间,然后开始倒退每个环节的截止时间。
2、考核指标不同
互联网公司按照产品实际上线的效果对产品经理进行考核。有的产品与运营一起背kpi。而我们公司目前考核机制按照项目和职能交叉考核,考核人为主观因素占比很大,没有实际的数据指标做考核依托。
3、工作方式不同
互联网公司为了力求快速上线和迭代,产品经理的输出文档要求不高,更看重与下游的沟通质量和频率。而传统公司要求产品经理必须产出详细的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测试发版规格说明书等一系列文档。
综上,虽然传统公司成天嚷嚷转型互联网,但也只是在东施效颦,照猫画虎而已。并没有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去转变传统理念和思维。那作为员工,如何在这种环境和思维冲突下生存呢?见下一篇分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