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段关于把末代皇帝溥仪改造成一个普通公民的视频,这些内容以前就很熟悉,不过今天有了新的认知,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诚不欺我。
没有必要为溥仪个人的命运唏嘘不已,在那个剧烈变革的时代,上至坐龙庭的皇帝下到街边为一口粮食挣扎的平民,大家都随着时代的大潮起伏。不过从溥仪个人的命运转折中,感受到格局是多么的重要。
满清之后这片大地上发生了谁该拥有话语权的争夺,南方和北方之间争夺,各派系内部之间相互算计,每天都在上演着合纵连横的戏码,让人眼花缭乱。最后决赛是教员和凯申之间的对决,最终是教员取得了话语权,凯申偏安一隅。无数吃瓜群众把这一场对决进行复盘,研究胜者因何而胜,败者为何而败。要是能重来,凯申有没有可能翻盘呢?关于这个问题各有各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凯申翻盘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和教员相比,他个人的格局太小。
如何对待自己的对手或者说敌人,凯申的手段很是直接,那就是把对手从肉体上消灭。这是他的或者说是他们传统,比如他本人就曾亲自下场暗杀了光复会的陶某,这可是自己人呀!对待对手他也用这招,比如悬赏大洋若干取某人的脑袋。从肉体上消灭某个人并不难,个人只是问题的表象,而问题的本质则是系统性的结构性的,解决一个人两个人不可能把问题解决掉。
教员就不一样,他及他的团队对暗杀这一套基本没有兴趣,要解决的是问题的本质,这就是格局。只诛其心不杀其人,曾经的皇帝被改造成普通人,不是因为被胁迫而不得已做出的一种姿态,而是皇帝真心认识到自己犯过的错误,真心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位普通人,与其他人是平等的,并不因为出身贵胄而高人一等,也不因此就低人一等。连皇帝都能够被教育被改造成普通公民,那么其他的满清旧人或者民国的显贵,有什么骄傲的资本呢?
看视频时就在想,如果皇帝落在凯申手里会怎么样?有可能通过法院的审理之后给他定罪,他也真的有罪,然后被执行了。毙了一个老头子有什么意思呢?除了让一些人对凯申不满甚至痛恨之外应该别无所获。有可能不被执行,但一直被关押,皇帝依旧会对故政权向往,会感慨朱颜改了,依旧会有一大堆的拥趸者,只要有机会,他们会兴风作浪,不甚其烦。也有可能把这个老人给供养起来,这又会令一些为了事业而作出巨大牺牲的人不能接受,从而怨言四起动摇了自己的根基。无论怎么做都不会合适,原因是他没有这个格局,他自己从内心中不认可人与人是平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