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442884/c7a6e7e617cb18b2.jpg)
#每天一千字#6月21日,day6打卡。今日感受: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
今年是丁酉年,据砖家说,今年的夏天比以往更热……
热的还有我们的千字营,刚刚有位队友,昨晚写稿到凌晨,由于对自己的自然醒过于自信,触到了时间红线,被瓜分了巨款,就这样,这几天风平浪静的营内掀起了轩然大波。瓜分自己队友的果实,内心体会到了物竞天择的残酷。
队友里经常可以看到临近时间点,踩红线发文的高手,差别只在半分钟…我想那一刻之前,他都在做些什么?如果是因为计算误碰到红线,他(她)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
为了安全,我都是提前一天写好大概,第二天抽空晕色,毕竟每天10多个小时的工作,压力也不小,虽然我从一线管理岗位下来一年有余,但是,如遇异常,自己的强迫症就会发作,大会小会异常分析,各种培训就会满天飞……昨天,按照计划应该完成千字文的绝大多数,但是,我在左翻翻右看看里浪费了2个多小时,很糟糕的感觉,这是比我之前经历的文字组织还要痛苦的一个过程。
为什么入这个坑,去年开始的书法还没写完美,再重拾画笔的想法也在蠢蠢欲动,今天要回到上海又会完全没有个人时间…还嫌压力不大吗?我想答案是,文字的表达最直接,最能打动自己的也是美好的文字,虽然痛苦,我坚信这是最长情的陪伴。
![](https://img.haomeiwen.com/i6442884/5b38fc7c36bf3cc8.jpg)
文字怎样才能如涓涓细流,自然流出?想到小时法则,我自己也是知道的“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给自己加油!
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一段励志故事,是万维钢老师在他的“日课”里讲的。
他介绍一位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叫理查德·汉明(Richard Hamming)的经验。
“汉明是1998年去世的,他在1986年,也就是71岁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演讲,题目是“你和你的研究”(You and Your Research)。这篇演讲流传极广,没有什么场面话,全是真知灼见。
汉明说,他年轻的时候非常仰慕一位同事,叫约翰·图基(John Tukey)。汉明认为图基的水平比自己高很多。有一天,汉明偶然发现,图基的年龄居然比自己小!他就有点受不了了,就去问另一个同事,说我到底怎么做,才能变成那个人那样?
这位同事说,你要是也能像图基那样连续多年那么努力地工作,你根本想象不到你能做出多少东西来。
汉明言下顿悟。这个道理是 “知识和生产力是一种复利” 。
如果你干一般的活,你每天比别人多搬10%的砖,一年下来你还是比别人多搬了10%的砖。但是钻研知识可不是这样。
汉明说,你知道越多,学的就越多;学的越多,能做的事就越多;做的越多,机会就越多。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就好像投资一样,是利滚利。
如果你每天比别人多钻研10%,那么日积月累,你的成就会远远超过他。
如果存钱的利息这么高,你还愿意随便花钱吗?
汉明从不掩饰自己对青史留名的渴望。他说科学家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你的名字能不能被以小写的形式命名某个概念 —— 事实上他做到了,计算机科学里有个“汉明码”。
我想我的文字成功的标准就是自由,可以自由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最后,万老师说了,别用宝贵的时间在打《王者荣耀》上,最好用在“千字文上”,能产生复利的事情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