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止学》注心卷九

《止学》注心卷九

作者: 久住青山Lee | 来源:发表于2022-05-16 16:14 被阅读0次

隋 文中子著久住青山Lee

心卷九

 欲无止也,其心堪制。惑无尽也,其行乃解。

【译文】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思想可以制伏他。疑惑是没有尽头的,践行就能解除它。

解:制欲以“不欲”、“甚欲”,睹人之所欲求与否,助人以无害第三方,无害于将来,劝人饮鸩以止渴,尤以解人危困为矜夸之资,自诩施恩者,世之祸害。解惑在求知力行而后自省,世间没有读出来的圣贤,读书可以知圣贤行迹及言思,不能解其何以如此为,故纸上得来终觉浅。

世间万学以自由心为目标,即便是尊崇备至,莫要最后画地为牢而自囿。俗人纠于争利,智人误于嗜势,文人苦于好名,贤人乖于自囚。

  不求於人,其尊弗伤。无嗜之病,其身靡失。自弃者人莫救也。

【译文】不向他人求助,尊严就不能受到伤害。没有特殊爱好的毛病,自身就不会迷失。自我放弃的人人们无法拯救他。

解:不求是一种手段,不求是一种艺术,不求是一种境界,不求是一段豁达。求于情之所短,必为人之所制。有嗜方可近人,节制所以人亲。人若无嗜,虽身不失,于世有何裨益?自高而欺世盗名者多如牛毛。所谓菩萨行,何惜为全氓民牲畜之命而入地狱!处世不以洁身为好,许心何须与莲并蒂。鸟鸣所以悦耳,相宜当时。黑白善恶何其有边,高低远近何曾同观,俗规如扶手,不扶难道不足以站立?挟善而令,虽名当未必行正。最可怕的敌人永远是内部利用公理和大义而党同伐异者。

  苦乐无形,成於心焉。荣辱存异,贤者同焉。事之未济,志之非达,心无怨而懮患弗加矣。

【译文】苦与乐没有一定的形态,它的形成取决於人们的思想。荣与辱存有差异,贤明的人却同等对待它们。事情没有成功,志向不能达到,思想上没有抱怨就不会增加人的懮虑和祸患了。

解:全卷之主旨:事之未济,志之非达,心无怨而懮患弗加矣。

  仁者好礼,不欺其心也。智者示愚,不显其心哉。

【译文】仁德的人喜好礼仪,是不愿欺骗他的思想。有智慧的人显现愚钝,是不想暴露他的思想。

解:仁厚之人敦敏于礼,执礼在不违心,也就是不矫饰也不缺失。智者表现的虽然看似憨厚,只是不逞其心,淡约以处。

相关文章

  • 《止学》注心卷九

    隋文中子著久住青山Lee解 心卷九 欲无止也,其心堪制。惑无尽也,其行乃解。 【译文】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思想可以制...

  • 《止学》心卷九

    《止学》心卷九 1、欲无止也,其心堪制。惑无尽也,其行乃解。 【译文】欲望 是没有止境的,思想可以制伏他。疑惑是没...

  • 止学-蹇卷

    1、人困乃正,命顺乃奇。以正化奇,止为枢也。 【译文】人处困厄是正常的,命运顺利是出人意料的。把逆境转化为顺境,有...

  • 《止学》智卷一

    《止学》智卷一 1、智极则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有失焉。 【译文】过於聪明就是愚蠢了。圣人不担心自己的智谋少,而...

  • 《止学》修身卷十

    《止学》修身卷十 1、服人者德也。德之不修,其才必曲,其人非善矣。 【译文】让人信服的是一个人的品行。不培养品行,...

  • 《止学》誉卷五

    《止学》誉卷五 1、好誉者多辱也。誉满主惊,名高众之所忌焉。 【译文】喜好名誉的人多数会遭受侮辱。赞誉太多君主就会...

  • 《止学》蹇卷七

    《止学》蹇卷七 1、人困乃正,命顺乃奇。以正化奇,止为枢也。 【译文】人处困厄是正常的,命运顺利是出人意料的。把逆...

  • 《止学》利卷三

    《止学》利卷三 1、惑人者无逾利也。利无求弗获,德无施不积。 【译文】迷惑人的东西没有超过利益的了。利益不追求它就...

  • 《止学》情卷六

    《止学》情卷六 1、情滥无行,欲多失矩。其色如一,鬼神莫测。 【译文】情感过度就没有品行,欲望 太多就会失去法则。...

  • 《止学》辩卷四

    《止学》辩卷四 1、物朴乃存,器工招损。言拙意隐,辞尽锋出。 【译文】事物朴实无华才能得以保存,器具精巧华美才招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止学》注心卷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rw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