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反思的浪潮,除了思考课堂、探索教育,有一个问题萦绕我心头:会不会因为我太凶了,孩子们不喜欢我?诚然,我是一个各方面需要提高的老师,我可以接受任何方面的批评和质疑,唯独一点我没有办法接受,如果孩子不喜欢我、不喜欢我的课堂,对我而言是致命的打击,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作一名教师。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32266/3a921c5c26433cbe.jpg)
青岛中学小学实行包班制,两个老师类似传统意义上的班主任,从课堂教学到日常管理,协商处理班级中大大小小的事务,其实更像家庭角色中的爸爸妈妈,角色定位就得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两年前,职初期的我在第一年中几乎没有凶过孩子们,直到一年前,我承担起来班里黑脸的角色。从那时起,我就担心因为自己太凶,孩子们会不喜欢我。直到最近,小番茄郑重其事地跟我说:“曲淼,你真的是三年级最凶的老师了!”反思随之而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32266/94329e3362d23581.png)
能不能不凶,用爱感化不行吗?太多的影片和书籍为我们展现了用爱温暖感化孩子,最后孩子取得斐然成绩的故事。一直温柔地跟孩子讲道理不行吗?凶的本质是严格,是确立底线、边界,规范最基本习惯、规则,让孩子这部车能启动,也能刹得住,动力系统和刹车系统在心智不够成熟之前能够维持平衡。学校不止是一个知识加油站,还是孩子进入社会前的刹车装配厂。学校要给孩子动力,也要让学生知道怎么约束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孩子不断去试错,在错误中反思和成长。
什么时候我会很凶?如果作业中的一部分任务漏掉没有写我会很凶,如果书写不规范甚至影响阅读我会很凶,如果讲到重点有同学在聊天我会很凶。总之,当发生会形成不良学习习惯的行为时,我都会很凶。如果有的题目经过思考还是没思路,标注出“不会”,如果发现自己有还没搞明白的问题主动跟我讨论,如果早上到校主动告诉我作业忘带了,我都会很温柔。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32266/27ff4520b0130f8b.png)
班里一个孩子曾经这样问我:“曲老师,我发现你上课和下课不一样。上课有点凶,下课很温柔。”还有一个孩子这样说:“曲老师,我发现你对海螺有时候很凶,但是对别的班同学很温柔。”
严格的要求可以帮助低龄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原则问题不容置疑。但这并非意味着老师就永远是对的,老师就是权威,也要让学生知道,思想上可以是完全自由的,思考层面敢于质疑任何一个人,包括我,包括任何一个老师。鼓励合理思考之下,有充足理由的质疑,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每一个孩子像一棵小树苗,成长中需要修修剪剪,希望为师能帮你们兜住底线,守住边界,你们在整个空间中向阳自由生长。
亲爱的海螺们,我很凶但是我也很爱你们,所以,你们还是喜欢我的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32266/cf91cbf9a871fbd1.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