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舒适区,意味着要经历着磨难;离开舒适区,是否就是啥折腾呢?我看不宜过早下定论,很多事不经历其中是没有发言权。古人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比如论文写作,很多时候为什么不得法,写不出优质的论文,主要原因就是论文不是常规的记录和随想录,须要遵循一定的章法,条条框框不可少,写作过程会遇到“拦路虎”,为之要花时间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这个过程就是提醒自己要绕开舒适区,啃读这些文献可不是一项轻松的活,很多时候已经是突破我们常规的思维结构,要打破我们的思维模式,等于是思维的重构。为之这个过程必然会伴随不适应。
没有这样的过程,就难以攀越一个新的高度。
文质老师说:苦难本身没有价值,我们要加以转换,让所受的苦难转换成自己的人生智慧,这样的苦难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苦难。苦难如果不能翻越过去,无疑就会成为自己前进的绊脚石。人生很多时候若想前进半步,就得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比如这次,我又要和年轻的老师站在一道并肩作战同场PK,就目前来讲,还处于稳步推进的过程,需要集中精力专攻这块硬骨头,确实要下点苦功。
这也算挑战舒适区,就年龄来讲,我已经不具备什么优势,记忆力似乎也不如新生的一代,但是我参赛的信念是无比的坚定,不管胜败我当义无反顾。反顾我的人生总是屡战屡败,但总是屡败屡战,这一点已然刻入了我的骨子里。有时想想人生就是折腾的过程,何况这也算不上啥折腾,充其量站起来重新再战。
时机已到,更待何时,环顾四周,惟有紧握手中利剑,披荆斩棘,除此别无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