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说句实话,活到现在,我对自己仍是不了解,更不用谈知人。
对自己不了解,不知道自己倒底要什么,在关键时候总是拿不定主意,这是我最大的毛病。比如前段时间,我在换岗位这个问题上纠结了很久,困扰了很长时间,我反反复复的决定让身边很多人都为我担忧。
最近,在读一本书,书中有个观点对我触动很大:人生是场消除模糊的比赛。
书中提到意识分层给我们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模糊。因为处理各种信息的速度不对等,意识很难介入潜意识,而潜意识却能轻易左右意识,所以人们总是做着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明明想学习,结果却拿起了手机,明明知道担忧毫无意义,却总是陷入焦虑。这种模糊的状态让我们犹豫、踌躇、行动力变弱。
谁的模糊越严重,谁就越混沌,谁的模糊越轻,谁就越清醒。
所以要活得更清醒,更明白,我们必须不断学习知识,努力消除认知模糊、情绪模糊、行动模糊。
学习知识,消除认知模糊。掌握的知识越多,认识能力越强,比如当你知道了元认知,就知道该如何反醒自己,知道了刻意练习,就明白了如何精进 自己,知道运动改变大脑,就清楚如何激发自己的运动热情,优秀的人无不是掌握的知识更多,认识更清晰,因而更具影响力。
拆解烦恼,消除情绪模糊。因为受苦总比解决问题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所以多数人为了逃避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然而回避痛苦并不会使痛苦消失,反而会使其转入潜意识,变成模糊的感觉。具体事件一旦变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简单的小事会在模糊的潜意识时变得难以解决。比如,今天我利用一个小时时间迅速解决了两个问题,在解决这两个问题前,我一直在拖延、逃避,而今天被迫解决问题后,我感到格外轻松。任何痛苦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不给他进入潜意识的机会。所以,当你感到难受的时候,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是什么让自己紧张不安?具体是什么让自己恐惧担忧?面对困境,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做不到或搞砸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一层层挖下去,直到挖不动为止。
里清外明,消除行动模糊。行动力不足的原因是选择模糊。我就是典型的选择焦虑症患者,一遇上两难的事情,我就摇摆不定,行动力非常弱。既想做这个,又想做那个,选择了A,又在想B的好,总好像处在十字路口,不知该怎么办。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就是,给自己一个具体、清晰的目标,让自己处于没得远的状态。
其实在选择这个问题上,无论你做何种选择,站在未来的角度,你都会后悔,但是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在当时的认知水平上,你只会有这样的选择。要想有超前意识,必须多读书,提高认知水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