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很少有人能真正看到劳动的意义,多数人不会仔细地观察劳动者,至多他们只是为了某种任务一掠而过,因此热爱劳动在某些人那里往往会成为标签,但在一个真正与劳动者打交道的孩子眼中,父亲劳动的身影却会通过孩子纯真的眼睛照进孩子的心灵。而这也将成为这个孩子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最珍贵的财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一个真正热爱劳动的人,是那种内外感觉都协调一致的人,是那种直至成年依然初心未泯的人。
一把镰刀,走过秋冬
平泉市第一中学高一二班赵洋
你背着一把镰刀,披着朝露,走向晨曦,走过了一个秋天,又路过一整个冬季。
父亲好似和镰刀连到了一起,人到哪儿,镰刀便带到哪儿。那镰刀换了一把又一把,家门口的磨刀石薄了又薄,父亲的背弯了又弯。
父亲是个朴实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就是他的时钟,他遵循的自然规律,然后劳动着,在他守护了半辈子的土地上。
秋天,一直都是一个忙碌的季节。一到秋天,父亲和他的那把镰刀便都忙碌起来了,天刚蒙蒙亮,太阳还躲在山的那边的时候,父亲便从床上爬起来,麻溜地穿好衣服,背上他的镰刀,悄悄走出家门,轻轻地合上大门,也许公鸡就是这时被他吵醒的吧,晨间总是雾蒙蒙的,他背着镰刀,背着手,嘴里哼着不知名的调子,悠悠走向田梗,慢慢地,他的身子也变得磨糊起来,只见一团高大的身影在田梗上移动着,移动着。
到了地里,没有喘均一口气,父亲便一手握着镰刀,一手握着一把秸秆,镰刀一挥,便是几根秸秆儿倒地,带着玉米粒的沉重,闷声倒下,镰刀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刀起刀落,一片一片的秸秆倒地,父亲从这头走到那头,这块地就砍完了,迎着朝阳,带着满头的汗水,父亲又走向下一块田地,然后继续挥舞着他的镰刀。
每到夕阳落山之时,父亲便推着一袋袋的玉米回到家。然后坐在家门口。磨着镰刀抽着烟,停止了劳动,倚在门上。看夕阳落下,陷入沉思。他可能在想还得几天才能掰完玉米,明天去哪块儿地掰,还是应该更早点儿?总之,他总是在为他的地和玉米着想着。天黑了,父亲和他的镰刀都沉沉的睡去,为明天的劳动积蓄了力量。第二天又挥动着他的镰刀。
秋收过后,镰刀和父亲都有了短暂的休息,等待着冬天的来临。
寒风凛冽的吹着,空中唯余几点麻雀和偶尔飞过的一只乌鸦。田野上,动物们都销声匿迹,只是在大雪初霁后,皑皑白雪上有一串梅花式的脚印。动物都冬眠了,但父亲却还未冬眠。这个时候,他总会带着他的老伙计挑一个好天气来到前山上。找一颗合适的树,砍它的树干,然后拖着树枝,背着镰刀,找下一棵树,继续着相同的动作……用不了多久便会攒满一车。
然后,朝向家的方向就会出现一座柴禾堆的小山缓缓移动着,山的上面放着一把反着光的镰刀,还露出一颗来回移动的脑袋,那是父亲回来了,带着满满一车的收获……
终于,父亲和他的镰刀都休息了,等待着下一个秋和冬。
磨刀石变得越来越薄,镰刀坏了一把又一把。父亲仍旧守着他的土地,劳动着。
一把镰刀,走过秋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