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山花开
与《背影》有关的,可参看:
(22)《中学语文这样上一一徐江新解读与教学实践》,对《背影》有细致的解读,而且有对应的课堂实录,比较有参考价值。对买橘这个事件,有详细的解读:
在这一部分,更要注意的是关于“背影”情感产生的内在缘由一一空间条件与人物行为及其自身条件的矛盾性蕴蓄着浓浓的父子情。卖橘子的货摊与列车由铁道相隔,这样的空间位置构成了“背影”产生的客观条件。父亲“须穿过铁道”,攀上站台,才能买到橘子。在这样的情景下,父亲却要执意自己去买,穿越铁道,攀爬站台,在儿子的眼前留下了记载父爱的“背影”。同样,儿子对父亲的专注也留在了“背影”上——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地“探”下身去,为了上月台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上向“缩”,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横跨铁道艰难的走相,下月台小心翼翼的样子,上月台吃力的情景,从那些摹状词中可有深切的体会,这都是关于行动的直接描写,每一个细腻的动作都折射了儿子的眼光。而“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衣着,不但与冬天相应,而且这些衣服也同样增加了父亲上或下月台的困难。再加上“父亲是一个胖子”,这更明确地解释了父亲行动吃力的原因,他必须努力。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儿子买橘子,儿子对此有明确的认知。七八年过去了,重构“背影”,记忆如初。我们要把父与子的情感这样联系在一起,一定不要孤立地分析背影描写如何生动、形象,不懂得父亲买橘子的缘由一一送福橘以祝福儿子,忽略儿子目光的专注性,这个背影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徐江《中学语文这样上一一徐江新解读与教学实践》p52)
这段解读的重心在于何以攀爬月台是难的,难在何处,除了表现爬的艰难外,还呈现作者看得专注,突出那背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七八年过去了,重构“背影”,记忆如初”。
(23)《这样教语文一一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第一篇就是《背影》,在文本品读部分,重点读解抒情性的语言,其中包括不为人所关注的“四个唉”“三个爬”“四个终于”“三个嘱”等。对于“父亲买橘”,从人物描写的角度作了细致的解读:
这一段中的视点是全文的事件——父亲买橘。“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了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了”是全文关键的一句,全文表现的焦点就是这个“背影”。作者层次分明、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地描写了父亲的背影。那布帽、布马褂、布棉袍,表现了父亲家庭败落、生活贫困的境遇;那蹒跚的步态,那探身、攀手、缩脚、倾身等一系列的动作,形象的描绘了父亲的费劲吃力;那“心里很轻松似的”的动作,表现了父亲不让儿子觉得自己劳累的细心;那叮嘱的话语,表现了父亲的关怀备至;那流泪,又流泪的叙述,则表现作者的内心非常复杂的情意。总之,这一段处处都表现了父亲深挚的爱,处处都表现了作者的感动之情。(《这样教语文一一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p6)
这段的解读是从描写的角度分析,衣着描写彰显的是家境,是处于如此背景下的父爱的深重,动作描写体现的父亲作为年迈体胖者行动的艰难,而买来之后的动作则是一种掩饰,以轻松掩饰艰难,避免给儿子带来负担,和语言一道,表现了他的细心和关爱。(201811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