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封面吸引的我,银质的三棱锥体在平面上的展现,很契合科幻作品的气质。读完《三体》后想再阅读其他类的作品,除了几年前凡尔纳的系列,希望可以看到更多创想。有一种思想已经突破到宇宙遨游,希望可以遇到更为精彩的宇宙之外的外太空。
与这本书不期而遇,然后知道作者特德·姜是美国华裔科幻奇才,获得很多奖项,包括星云奖和雨果奖。这本书由九个小的故事构成,每一个都有独特的思想和意义,内核各有不同。
坦白的说,我读到《软件体的生命周期》就读不进去了,可能是我本身对于AI这个领域完全小白。故事还是感觉晦涩不畅的,但是故事的内核思想却在这些字里行间里清晰明了。停了一段时间,偶尔从后面故事开始看起好像发现新大陆,《大寂静》和《脐》给了我惊艳。读完这两个故事,继续阅读其他《焦虑是由自由引起的眩晕》等故事,“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原来一直未被发现的奇才之思想藏在这里。
也许,这就是阅读的意义和趣味,一本你以为看不进去也将半途而废的书,突然因一个痒点和痛点好像打通任督二脉一样,这也是阅读的秘密所在吧。九个故事,每个故事后面都有后记,而后记是帮助我们理解故事的缘起,读不懂的故事先看后记再读就又不一样的收获。
第一个故事《商人和炼金术之门》,这是有关时间旅行故事的不断循环与递归,我们常常也会遇到一个提问“假如有一台时光机......”,回到过去我们仍然是无力改变结局,这里还有一个辩证的问题:如果我们回到过去改变了过去,那么现在的我们还是我们吗?可能故事是发生在巴格达,所以读起来带进去的是有关《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场景和人物风格。正如最后故事结尾:“没有什么能抹掉过去,但你可以忏悔,可以赎罪。你可以得到宽恕。只有这些,但这已经足够了。”
第二故事是这本书的内核,也是书名《呼吸》,假设一个前提:宇宙中的空气总量保持恒定,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提出一个论点是真正的生命之源是气压差,即空气从稠密的地方流向稀薄的地方。而这个则是靠流动的空气驱动。那么问题来了,一旦宇宙间各处的压力达到平衡,所有的空气将不再流动。那么我们将无法获得半点能量。也就是说,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动作都对宇宙气压的平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所思考的每一个想法,都加速了世界末日的到来。“我所有的欲望和沉思,都是这个宇宙缓缓呼出的气流”,我的每一口呼吸,都让这个宇宙离死亡更近一步。
第三个故事《前路迢迢》我是至今都还未完全搞懂的故事,放一放,也许某一天我就明白了。
第四个是我读不下去差点导致这本书半途而废的《软件体的生命周期》,故事主要是围绕具有自我意识和思想的软件体是否具有自由意志,是否有生命自主权,是否拥有合法权利,以及人类由设计开发者变为抚养人,人与软件体的感情链接。这个故事也是在反思科技人工智能的开发。
第五个故事《达西的新型自动机器保姆》之出自一次展览的故事创作,探讨对孩子的养育。
第六个故事《双面真相》的有趣在于采用了双线叙事的手法,一条线是叙述者“我”对于新技术应该的态度,另一条是原住民与西方文化到来后的转变,这两条线围绕两个主题其实都是在阐述一个核心:记忆、语言和文明。一条线主题是记忆原理,主要是叙述者对于新科技”生命日志“的反思态度,当科学”会忆“取代自然记忆,你还是你以为的那个你吗?经历组成人生。我们的记忆并非生命中每时每刻的客观积累,而是根据特定时刻编排的故事。即使跟别人一起经历某件事,我们构造的记忆也绝不会相同:因为个性差异,我们每个人选择特定时刻的标准不同。我们各自注意到吸引我们的细节,并记住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由此构造的记忆再反过来塑造我们的人格。
而另外的线则从口头文化到文字文明发展,”真实“和”正确“那个才是被信任的?口头文明发展的时代是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历史的,口口相传虽然带来一些历史篡改,但是也是符合当时群体目的。历史记录不应改变的想法,是文字文明尊崇文字记录的产物。
第七个故事是我继续阅读下去的《大寂静》,很莫名的开篇就让我喜欢起作者的创作来,很多诗意蕴藏其间。与大寂静相关联的是一个有关同名同主题的视频装置艺术展,故事开始提到大寂静其实也是费米悖论。费米悖论其实是一个有关外星人、星际旅行的科学悖论,阐述的是对地外文明存在性的过高估计和缺少相关证据之间的矛盾。关于地外文明,有一种说法是宇宙这么古老,应该出现的智慧生命却没有扩张到地球,一是没有所谓的智慧生命,还有一种说法是智慧生命主动隐藏自身,避免被有敌意的入侵者当作目标。这也是《三体》中曾提到过的“丛林法则”,当然还有一种说法,三体中也曾提起,就是地外的智慧生命在向外扩张的时候灭绝了。那么沉默的夜空就是一片寂静的坟场,读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三体里的那个太空坟场。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科幻作者本质上都是以“悲剧”作为思想底色的。
第八个故事是与宗教有关:“主啊,我投身于你的怀抱,回顾今日,请您照耀我的心灵,让我也可以在一切过往中明鉴你的恩泽”,这句话是每段之前的固定语句,好像和我们每晚的祈祷词一样的仪式感。《脐》阐述上帝造物主的奇思妙想在世间有很多的证据体现,上帝过去在世间留下痕迹,我们现在读取。比如年轮、比如化石,都追溯到“本初”,这个本初就是神创世纪的那一刻,由上帝亲手所创造。就如没有肚脐的木乃伊一样意义重大。既然是反思,肯定就有反转。一次偶发的化石出售,引发的信仰危机。来自天文的科学发现,突然意识到人类也许不是上帝的主要对象,上帝的安排其实在宇宙的另外一个地方,而地球的人类也许只是个副产品?那么人类的文明创建又有什么意义,造就人类今天的艺术和科技又何在?经过自我反思,叙述者最终还是清晰的走出来:即使人类也许不是为什么存在的答案,但我们将不停寻找如何存在的答案。这也许就是上帝的意思,叙述者还是遵从了上帝的意志。
最后这篇《焦虑是自由引起的眩晕》完全就是我们的日常所思,只是我们没有归纳总结。这篇也回答了诸如:如果当时的我做了另外的选择,也许结果会不一样?这类的灵魂拷问。有一个机器你是可以与平行世界的另一个你对话,哪一个世界的你是最好的你?这一类的哲学问题都在这篇有所体现。你所做的每一个决定构成了你的人格,塑造了你要成为的那种人。你现在的行为决定你将来是否会成为那种人。
这里提到一个“平行宇宙”之间如何彼此干涉的故事,有爱情、谋杀和人生选择,在量子力学语境内,“选择成为更好的人”,重述为“通过现在更好的选择,使得未来好的分支更多/波函数更好的概率更大”。你可以自由选择的行为--意味着完全相同的条件下,你必须拥有做出不同的选择的能力。
科技什么时候发展到有棱镜技术与平行世界的你对话的那一天,我不知道,科学无善恶,但是人有。所以任何的技术发展都是双刃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