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是生而为女人,而是成为女人。
---- 西蒙娜-德-波伏瓦
有件细思唯恐的事情----过了25岁以后,我和我的母亲越来越相像。身边的人也大抵是相同状况,无论她们和母亲关系如何,性格是不是相似。到了30岁的时候,我俩简直像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得不惊叹基因之强大。像到什么程度呢?曾有个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不同的场合见到我和我妈妈,竟然问我认不认识一个叫某某的人。
年少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我还不大情愿,心想:我就是我,我像她岂不是在说我没有进步?近几年,我才会把“我像她”当做一种夸奖,因为渐渐觉得做女人应该像她那样。
她很少化妆,也不去美容院,不买奢饰品,但她生活规律,常年饮食健康。即使她看电视,也永远是在沙发上坐的笔直。长久自律的积累,使她比同龄人年轻又健康。
妈妈是个瘦小柔弱的南方女子。要说妈妈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她像我这个年纪的时候,我爸得了重病,在北京住院两年多。期间,他收到过好多次病危通知,妈妈独自陪护他,他们曾一起在医院里度过两个春节。最严重的那一段时间,父亲整天高烧昏迷,外婆心疼女儿过去帮忙,看到妈妈在出租屋的共用厨房里,一边炒菜一边唱歌,外婆特别诧异,在大家的想象中,妈妈可能是整天以泪洗面,着实没办法理解她还能唱歌。妈妈当时笑着跟外婆解释:“生活已经这样了,我再不给自己宽宽心,要不然怎么继续过。”
妈妈在年轻的时候,经历过大起大落的生活。出生在上海,少年时随着外公外婆支边到内蒙,一来就是大半辈子。新婚后,父亲白手起家成了当地第一批富起来的人。那时,妈妈为了支持他的事业,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都去帮他,同时还要照顾刚出生的我。她可能还没来得及享受好日子,父亲就病倒了,她开始了漫长的陪护的日子。病治好了,家里的钱财也所剩无几。她去工作养家,还要给父亲买昂贵的药。即使这样,她从未抱怨过,一直再默默照顾和鼓励这个家。相反,父亲因为常年生病,脾气变得焦躁,妈妈还耐心地开导他,信任他。
也许和她的经历有关,妈妈是我见过最热爱生活的女人。家里的鲜花不新鲜了,她会精心地晒成干花,搭配点缀在浴室的角落,干花的花瓣撒在卧室飘窗上滴上几滴玫瑰精油。当然上了大学,不需要她操心后,她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用两年的业余时间学了书法,家里终于挂上了她写的对联;七年前和我一起学会了游泳,如今仍保持每周三千米的习惯;把年轻时喜欢的刺绣重新捡了起来;想学钢琴,五音不全的她从五线谱还是学起;因为五音不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