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不错,算了今儿,四天没有出去读。这一周雨水多,窝家里也舒服。
小卧室,直接床尾对着窗户,风直吹过来,听着外面鸟儿叫,下雨声,电子书拿一本,比在三联书店惬意。有时候想来,读书要个环境,也是矫情,但是谁让这体验却也难得呢?效率确实好,身心俱服帖。
下雨天看了本《我在上东区做家教》,也有意思,恰好和昨天看的两重天,这是关于富人区的故事。作者是个博士,研究学习障碍,发表过书籍,擅长提分,和我们在教辅机构的过去的日子里的体验有许许多多相似地方。比如,孩子每日行程排的满,又要坚持上这个作者的私教课,又不愿意挪动其他课时间。家长或者提议一个作者不适合为难的时间段,再建议后续调整,把一篮子问题都给别人,来服从自己的意愿需求。作者也提到,越是此类家庭,越是自私刁蛮 ,越是拖欠课时费。一读,满满的回忆的认同感。有时候真不需要太多细节,一两个点,就知道家长和家庭教育怎样。
作者亲耳听到孩子们嘴里的生活。他们的爸妈常年可能不在身边,狂欢派对是他们叛逆的自由,屋顶上可能发生各种事情。信用卡金卡刷到孩子对于金钱没有概念,没有珍惜,有竞争。私立学校把家长收入做饼妆分析,稍低收入都被捂嘴笑。
这些都是凤毛一角,还有太多相似听起来比现实夸张的资料。
钱是有用的,但是什么是幸福呢?钱不应该是核心吧,要不富人区那些孩子怎么还需要心理辅导?没有钱也不行吧,《贫穷的质感》里被生存压力推着,也没有尊严,那谈什么幸福?钱,应该是幸福相关因素吧,不能没有,不能不够吃喝,最后还能浇灌精神,最好还会管理钱,让钱服务于人,克制,而不是随着钱撒欢。
管理钱,获得钱总要知识吧,需要教育,好的教育。再不济,读点书,懂些理,掌握点技能自然更好。
都在追逐幸福和金钱,积分高确实有成就感。但是要会用呢!
露营为什么也被一些有钱有闲人追逐?各物质条件都匮乏,荒野求生一类,也有人热衷。也是有意思。所以,可能幸福定义不一样,没有必要拿着别人的尺寸,量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9917594/1ccc9bb789aab91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