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已经差不多一个月了,孩子也已经快满一周岁了,正在不断的学习站立和走路。看着孩子那么努力,我真的很开心。
孩子这么用心,而我呢?作为妈妈我真的不合格,大家说带着孩子的宝妈陪孩子睡到自然醒。而我,孩子已经醒了,还在赖床,不想起床,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个月了,都没能克服掉。而我未满周岁的孩子却在努力的学习在这个社会生存下来。
昨天听了《爸爸妈妈的语言》发现一个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是0一3岁,并不是像现在很多父母那样,为了学区房倾进全部家产!挤得头破血流的,到头来孩子还是没能教育好。
今天我坐在窗户边冷静的想了又想,作为一位妈妈,我真的是不合格的,作为一位新手妈妈我更不合格。作为妈妈我没能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作为新手妈妈我未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还时常会对孩子吼叫,发脾气,真的很惭愧。
老人经常流传的一句话是“小孩1岁看大,3岁看老”,之前是质疑这句话的,可现在想想不无道理。0一3岁是孩子最重要的起跑线,可如今我的孩子已经1岁了,我却未能给她做什么。0一3岁很多重要的东西都藏在了爸爸妈妈的语言里。爸爸妈妈的语言却能给孩子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
著名达娜·萨斯金德医生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有一项奇怪的发现,同样植入人工耳蜗的两个同龄孩子三年后差距会如此巨大。一个孩子可以达到正常的三年级水平,一个却上着特殊学校,只知道简单的几句日常用语。同样都有深爱他们的父母,同样的先天性耳聋,同样接受了高端仪器治疗。后来他更深入的调查发现根本的差别就藏在父母的语言里。
通过他们大量且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和数据收集后,萨斯金德医生发现了早期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决定性影响。即父母提供的语言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先天潜能的发挥。父母语言的神奇作用远不止简单的词汇导入。
那该怎样早期对孩子进行语言沟通呢?
优化大脑亲子沟通方式的3步原则第一步是共情关注。
小孩子不像大人有责任感,她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大人应该随着孩子的关注而转移注意力,孩子关注什么,则你也关注什么。即使孩子关注的东西一直变化,父母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随着时机成熟在与她进行交流。
反之,如果对孩子不进行共情关注,任其哭闹,给大脑带来人负面影响,导致学习力减弱,自控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下,无法信任他人。
其次,是得对孩子多交流,对孩子进行交流不是简单的叠词,而是要进行一些日常交流用语。我们可以做什么,就与孩子交流什么。比如刷牙,扫地等,都可制作一个对话同孩子交流。
还得对孩子多进行脱离语境的语言训练。年岁稍长后,他们就会用语言来描述当下没看见或未曾体验的事物,这样的语言叫作“脱离语境的语言”,是一种非现实的交流。这是孩子智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高阶能力的养成,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同时还得对孩子进行适当地扩句,孩子只会简单的叠词,而父母亲则应该再这些简单的叠词上进行扩充。如孩子说“饭饭”,妈妈则可以问宝宝说“宝宝是肚子饿了吗?想吃饭饭了?”。给孩子一个语言刺激。
最后是和孩子进行轮流谈话,轮流谈话对于开发儿童的大脑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子亲子交流最重要的一步。
孩子还小的时侯只知道一些简单词语,甚至还是一些自创,父母应该认真听懂孩子的重要信息,并且耐心等待孩子的回应。开放式提问足以让孩子的思维天马行空,让它可以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还有一个就是数字谈话,特别是女孩子从小就得培养数学能力。现在社会普遍认为女孩子没有理科的天赋。其实不然,很多东西早已藏在了爸爸妈妈的语言里,比如“来,我们来扣扣子了,我扣你数,1个,2个,3个,4个,5个,扣完了”。
沉默的父母难以爆发孩子响亮的人生,从本质上来讲,孩子大脑发育的核心在于宝宝与一位有爱心、能做出积极回应的成年人之间的互动。
孩子出了问题多从父母身上找原因,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你的孩子大脑多强,早已经蕴藏在你早期对孩子说的语言里了。
我真的是愧对我的孩子,很少有时间能够真正用心的陪她,和她说说话。接下来的时光里,妈妈愿意陪伴你一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