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何二华
学习内容:
刘嘉《心理基础学》音频、鞠强《管理心理学》音频、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书籍
学习感悟要点小结:
1、从人的自由意识到认识自己,进一步剖析“我”的意识错误。与“人以为自己知道自己是存在的”相关,人也以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其实对自身的认识,还受到自己生理机能的影响,生理机能可以影响到你对事物的判断。例如咬铅笔可以让你觉得自己开心一样。
2、从人性的控制到以牙还牙,感受到人性的自私?每个个体都不喜欢被控制,却都喜欢控制,怎样将此信息点植入产品中,增加用户的爽点?而以牙还牙的心理矛盾及斗争,却是在人性中体现团队的管理。从经营的角度上分析,首先要坦诚信任对方,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立场,接下来的环节就按对方上一次所做出的方式进行回报。
学员:康宝华
学习内容:
刘嘉《心理基础学》音频、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音频
学习感悟要点小结:
本课程反复学习了几遍,第一次听的时候感觉课程内容离生活太远,找不到结合结合点,一些观念不是很认同。通过反复学习,渐渐掌握了课程中的一些思想。
基础心理学这门课程从理解自我、把控关系、价值观升级三个方面帮助我们解刨自己,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逐渐掌控自我、掌控自己的关系、掌控自己的命运。
我们无法洞悉自己,认知自我,是因为我们常常使用直觉思维、自我中心思维、和机械思维思考问题,我们要使用理性思维、开放思维和弹性思维等科学的思维方式才能认知自我。
从基因、大脑、心理、社会四个角度阐述心理学四大公理:基因为我们的心理设置了初始参数;大脑为我们的心理提供了生理的约束;心理就有扭曲现实的能力;社会是心理的最终归属。
在认知自我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认知陷阱,如潜意识,自由意志,具身认知以及被预研束缚的思维,这些思维使得我们在认识自我上出现极大的偏差。为了避免这些陷阱我们需要专念,活在当下,使用友善、报复、宽恕、真诚突破囚徒困境,提升自尊找到自己的使命,获得成长型思维,克服约拿情节。
学员:李蓉蓉
学习内容:
刘嘉《心理基础学》音频、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音频
学习感悟要点小结:
学习感受之“关系中的自我、角色、语言”。
一、关系与自我及自我发展
没有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关系中的个体是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需从关系的视角来思考自我,所处的关系决定了行为。这其中包含四个层次:
1.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即使是独处,也是处于一种关系中;独处的空间就是由关系决定的。
2.不同的关系中,人的自我是不同的。
3.决定行为的是所处的关系,而不是个性。
4.关系的视角让思考问题的时候发生重大的转换,一些看起来不合理的问题就有了答案。从关系看自我是正面的思维,从不同的关系看自我,就增加了改变的空间。思维是关系的产物。
二、关系与角色
有时候我们扮演一个角色太长了,就自认为这个角色就是自我,从而让自己很难去改变。不管是职场中的新人还是作为父母的孩子,由于所处的角色限制和外界的束缚,使得改变就相对变得困难。调整角色有三个要点:
1.回应对方之前,对方会将你放在某个位置和角色上,你需要确认是否想接受这种位置和角色。
2.别人说一件事,实际是有角色期待的,这会让人不知不觉顺应这种期待,而这常常是影响行为的关键因素。
3.如果对一个人有期待,要以你期待的那样去对他;那么他更大程度上会发展成为你期待的样子。
三、关系与语言
通过听说来理解各种角色期待,理解了关系的语言,就掌握了人际关系的力量。关系中的语言特点是对人不对事。解决角色关系的矛盾,一是懂得从关系的角度来思考,二是懂得从关系的角度来回应,三是在讨论事之前,从关系的角度来达成共识。
学员:林映锋
学习内容:
刘嘉《心理基础学》音频、鞠强《管理心理学》音频、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书籍
学习感悟要点小结:
1、从人的自由意识到认识自己,进一步剖析“我”的意识错误。与“人以为自己知道自己是存在的”相关,人也以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其实对自身的认识,还受到自己生理机能的影响,生理机能可以影响到你对事物的判断。例如咬铅笔可以让你觉得自己开心一样。
2、从人性的控制到以牙还牙,感受到人性的自私?每个个体都不喜欢被控制,却都喜欢控制,怎样将此信息点植入产品中,增加用户的爽点?而以牙还牙的心理矛盾及斗争,却是在人性中体现团队的管理。从经营的角度上分析,首先要坦诚信任对方,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立场,接下来的环节就按对方上一次所做出的方式进行回报。
学员:李晶
学习内容:
刘嘉《心理基础学》音频、《亲密关系》音频&电子书、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音频、梁宁讲拼多多直播
学习感悟要点小结:
1、 对“自我”的认知。
我学习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更了解自己。因为对自己心意的不确定和有些行为模式的不理解,希望在学习心理学之后能有所解答。那这个月的学习确实让我更理解了自己的某些思想和行为背后的原因。比如说,有些成功学告诉我们,坚持和毅力是成功的根本。可是坚持很难,以前我觉得坚持不下去是我自己的问题是我不够努力,很是自责,这次学习心理学了解到坚持本身就很难。我们本身对诱惑的抵抗力就不强,所以在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不用自责,只是方式有问题,并不是自身的问题。
2、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很多时候我们意识到自己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却发现自己可能不论怎么努力也还是很难改变,甚至会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这个时候就不要强迫自己,往这个方向上面继续下去了,应该换一种思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抓着这一点不放,而是看到自己的其他方面。这样,就比较容易摆脱自卑,自我怀疑的情绪。
3、 关于”先天不足”.
有些人的原生家庭是不完美的,甚至残缺。越长大我们越能意识到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有多大。很多行为和思维逻辑我们都在原生家庭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但我们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我们开始抱怨,如果原生家庭很好,我们就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但是,先天的不足,我们已经没有办法改变了,纠结于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对自己毫无益处。更何况人生中每一件事情我们都是有选择权的,离开父母之后的生活过得怎样,完全取决于自己。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把握自己。
学员:刘刚
学习内容:
刘嘉《心理学基础30讲》
学习感悟要点小结:
1、初学刘嘉老师的《基础心理学30讲》,比较浅显易懂,尤其是课程大纲做了比较明确的知识体系归类,一个知识体系,三个思维,四大公理,30个关键概念,梳理之后的课程内容听读学习都十分方便。
2、获得幸福的三种操作方法理论很有意思,值得在生活工作中逐一践行。遵从内心的热情,面对挫折继续行动,学会感恩!
3、如何避免在工作生活中出现“集体冷漠”“责任分散”。学了理论一定要在工作中实践,亲自实践!
学员:刘军
学习内容:
刘嘉《心理基础学》音频、鞠强《管理心理学》音频、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书籍
学习感悟要点:
1、基因决定了人性的基础,后天的环境与个人成长、心态的修炼决定了心理是否足够强大。心理的强大带来高自尊,高自尊可以对抗物质匮乏,并能带来物质丰富,进而更促进高自尊,演变成良性循环。
2、心理学的思维能让自己更好的认清自己,也能更深的洞察他人。有些剖析给我的感觉是理性的可怕,如果长期跳出人性来看人性,人会变得有“超脱”的感觉,过于冷静,但恰恰是这种过于冷静,能带来精准的决策,以及对人性的有效利用。
3、产品思维主要属于应用心理学,其中的三十个概念,每一个都值得深入琢磨,如果与产品设计结合起来。任何一个概念与产品的“无感”结合,都可能造就一个好产品。比如kalaok是满足“聚光灯效应”的,赠品试用利用“禀赋效应”,产品外观精心设计是基于“光环效应”等等……
学员:张锟
学习内容:
《刘嘉心理基础学30讲》
学习感悟要点小结:
第一堂课讲了规则的起源,心理学就是帮助我们打破牢笼,凡是了解清楚为什么,用理性思维去代替我们的直觉思维,心理学其实不单单是一门关于心理的学科,他往往与生理是一体的,例如,经常心情不好,身体健康也会变差,这是因为大脑中负责管理情绪的杏仁核,同时也调节着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
接下来还学习了亲密关系,男人为什么会有处女情节,如何与家人相处,如何破解囚徒困境等等。
科学的心理学,会帮助你发现、解剖、最终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它让你通过提升和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向成功跨近一步。
以下是最近这个月在读心理学方面书籍时的感悟:
人格心理学
人格是一个很诱惑的话题。它之所以吸引我们,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可以根据人格去预测一个人的行为,更好地掌握事情的走向。但为什么一个人会形成人格呢?会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一些专栏作家靠经验,智慧,或者对人性敏锐的洞察力,去评价一个人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表现出的只是我们理解人格的一种途径。而人格理论家研究别人的著作,作出自己的观察,然后解释在他们看来人类行为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件多有趣且激动人性的事情啊。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来检验理论做出的预测。8.26 打卡人格心理学
人格是一个很诱惑的话题。它之所以吸引我们,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可以根据人格去预测一个人的行为,更好地掌握事情的走向。但为什么一个人会形成人格呢?会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一些专栏作家靠经验,智慧,或者对人性敏锐的洞察力,去评价一个人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表现出的只是我们理解人格的一种途径。而人格理论家研究别人的著作,作出自己的观察,然后解释在他们看来人类行为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件多有趣且激动人性的事情啊。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来检验理论做出的预测。
心理学与生活
弗洛伊德说,人是带着道德面具的动物。这也看出为什么人的心会那么复杂,人远没有动物单纯,要保证人像个“人”,就要受到道德思想的束缚——这也可能是自尊心的驱使。比如地上有个钱包,你的本能欲望是去捡,归己所有,但若上升到道德层面,是要遭到批评的,所以这个行为就变得不那么单纯了,当然也正因为有这个道德观的束缚,我们的社会才会井然有序。
当然,如果一个人只注重本我和自我而抛弃“超我”,即以现实的手段来满足个人快乐与欲望而不顾社会道德观,那么短期看,他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利益,只是他要为这种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付出代价。所以我觉得这种人可以看做“短视者”。
弗洛伊德的局限性有三点,一是认为人格在人生前五六年就几乎完全形成的观点;二是强调人格的本能根源;三是整体消极色调,即人在很大程度上被本能和无意识力量所控制。
代表人物:
一、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1、寻求优越感:人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建立一种优越感来克服生活中的障碍,克服资本感。适度的自卑,推动人们努力工作,求得进步,驱使自己建立优越感,摆脱自卑,过度的自卑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产生无助感,拒绝或远离挑战而不是正面战胜困难。
2、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父母给孩子过多的关注,会造成溺爱危险,剥夺孩子的独立性,引起更强的自卑感,他们无法独立生活,不能应付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的麻烦和挫折;父母对孩子的忽视,使成年后的他们无法建立亲密的个人关系。因此,父母应当让孩子去解决问题,自己做决定,即便他们会做错,对他们的未来也有好处,但是也要适当的进行引导。
面对镜子里的自己
我们是生活的泥瓦匠,有的人只知道忌日地砌砖头;有的人明白自己是在盖楼。当摩天大楼竖立起来的时候,有的人和有的人就不同了。一种是内控型的人,他们认为自己的收获与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决定和自己付出的努力。因此,认为自己是个人行为的主宰,自己可以影响行为的结果。外控型的人则认为人们不管怎么努力都无关大局,他们认为自己不能左右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结果。
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绚丽、幻灭、内省和启示。
“亲密关系”是为了引出我们最好以及最糟的特质而存在的,如果总是逃避关系中不好的感觉,一个人就无法真正了解自己。“亲密关系”的功能,让人们可以去面对从内心重新浮现的不舒服感觉,以及认为自己不完整不够好的部分
自卑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做出偏低的评价,总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并因此而悲观、惭愧、羞怯等复杂情感。过度的自卑会使人脱离现实,造成生活适应困难、阻碍人格健康发展。而自信会鼓舞一个人的行为,它会影响人们对任务选择、付出努力的多少、遇到困难时的坚持性等。看见半杯水时,有的人觉得有水喝,而有的人觉得不够喝。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我们处事心态不同。乐观与悲观的产生源自矛盾和压力,矛盾无时不有,压力无时不在。因此,我们应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压力。
在降伏厌恶和害怕等我过程中,你会把生命当做无比珍贵,每一秒都该珍惜,不仅是自己,每一个生命,每一个人,每一个实相都值得珍惜。我们是生活的泥瓦匠,有的人只知道忌日地砌砖头;有的人明白自己是在盖楼。当摩天大楼竖立起来的时候,有的人和有的人就不同了。一种是内控型的人,他们认为自己的收获与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决定和自己付出的努力。因此,认为自己是个人行为的主宰,自己可以影响行为的结果。外控型的人则认为人们不管怎么努力都无关大局,他们认为自己不能左右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结果。
产品思维更像是一种有属性的结构化思维,以Y模型作为思想躯干,去分析为什么用户会喜欢这个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这个,到怎么做,人性对于心理的探索贯穿在整个生命周期,对于人性思考的越深,产品的挖掘就越深,越能hit中用户的点8.17 产品思维更像是一种有属性的结构化思维,以Y模型作为思想躯干,去分析为什么用户会喜欢这个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这个,到怎么做,人性对于心理的探索贯穿在整个生命周期,对于人性思考的越深,产品的挖掘就越深,越能hit中用户的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