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高老头》随笔感悟

读《高老头》随笔感悟

作者: 汐暮 | 来源:发表于2019-08-28 17:05 被阅读0次

今天读完《高老头》,心里很凄凉。世间所有的爱都差不多,过度的爱就会过度的宠爱。然后被爱的就会有恃无恐,肆无忌惮的伤害和不珍惜爱的哪一方。过度的爱变成了卑微,讨好,只会让别人更看不起。

虚伪自私自利的女儿,为了自己表面虚荣的生活,践踏着父亲的爱,把他想机器一样的榨干,最后灯枯油尽还落得个无人送葬的下场。

高老头的悲剧看起来是自私的两个女儿造成的。但是反过来看,就如她女儿说的。这也是她做父亲的造成了她们的命运和他自己可的命运。

由于失去了妻子,变把所有的爱和寄托都依赖在了女儿身上。爱是健康的,就会给人以阳光和肥料茁壮生长。如果爱变得过度放纵,只用物质来满足来表达爱和维持爱。那这样的爱在没有物质的时候,也就消失了。真正的爱一定是精神之爱,只有精神上建立的爱才能维持永恒。

他以为满足了女儿物质上的需求,就是疼爱。忘记了给女儿从小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灌输给她们良好的品德和孝顺,善良正直,自立自强的人格。但是,高老头本身自己就是一个没有精神乐趣,只有物质的人。

他的人生所的乐趣和价值就是为了满足女儿的所有物质需求,再为自己求得一点可贵的亲情之乐。可是女儿女婿在物质满足后就把他抛弃得如臭狗屎一样。女儿从小就被教育得要什么就有什么。而做父亲的也习惯于女儿要什么就拼命满足。哪怕自己滴干身上的最后一滴血。

他就像银行一样,直到被两个女儿取光了所有的钱,然后自己倒闭为止。他以为物质可以给女儿带来幸福。可是他的物质和牺牲也没有换来女儿的幸福。

两个女儿表面在上流社会风光。在丈夫却没有自由和尊严。她们拿着父亲的血汗钱养情人,为情人还债。最后还被情人无情抛弃。她们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见什么样的人。

那些一直生活满足的人,是被宠坏了的人。她们不知道如何面对困难,逆境。她们的人生离了钱就再也很难维持下去。她们没有精神世界,只有物质和享乐。没有物质的堆砌,人生就陷入了泥潭。而自己却又没有爬上泥潭的能力。她们的依靠就是父母,丈夫,孩子。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和影响那是多么的重要。我们活在家庭的影响下,也许是大半生,也许还会是一生。父母就是我们人生的最重要的人生导师。

任何一种爱,被满足和娇宠习惯了,只会无限放大对方的欲望而已。这样的爱不但得不到珍惜,还会让对方觉得这一切本来就是应该的。一旦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只有怨恨和抛弃。

所以,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反省自己。被伤害的爱,是不是也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是我们自己宠坏了对方,给对方无限的机会来伤害自己。爱不是卑微讨好,满足所有欲望。而是给彼此正确的精神成长和关怀。

 

相关文章

  • 读《高老头》随笔感悟

    今天读完《高老头》,心里很凄凉。世间所有的爱都差不多,过度的爱就会过度的宠爱。然后被爱的就会有恃无恐,肆无忌惮的伤...

  • 《高老头》,可怕的利己主义

    读《高老头》这部小说,总是会气不打一处来。这世间,真的会有高老头这样的父亲吗?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塑造的富有典型意义...

  • 读《高老头》

    上半年把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看了,一个星期前看了《高老头》。首先想说一说对小说的认识,我以前一直以为小说就是...

  • 读《高老头》

    一个黑暗的社会,一间戏剧性的公寓,一个可怜的老头和两个纸迷金醉的女儿...... 一个朴素的面粉商——高里奥,拥有...

  • 读《高老头》

    《高老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著。用现在的话说,高老头是一个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太过溺爱女儿的父亲。他可怜又可”恨”。这...

  • 读《高老头》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作为《人间喜剧》的序幕,这部作品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小说的主线人物其实并非是高老头...

  • 读《高老头》有感

    《高老头》此书叙述了一位富有却又孤独的老头住在偏僻街区的伏盖公寓里,且住的是最上等的房间,但最后在两个女儿无限制的...

  • 读《高老头》有感

    我读了巴尔扎克所著的《高老头》,感触很大。这部伟大的作品深刻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以及人与人之冷酷的金钱关系...

  • 读《高老头》有感

    社会的本相:法律跟道德对有钱的人全无效力,财产才是金科玉律。 高老头,一个面粉商人。他有钱,有很多钱,于是,他...

  • 读《高老头》有感

    读完《高老头》,我眼前浮现了当时巴黎社会的形态,人与人淡漠的关联,金钱、社会地位至上的道德原则。甚至父母和子女的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高老头》随笔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em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