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鞠躬尽瘁治学庸,敬知双修继往圣

鞠躬尽瘁治学庸,敬知双修继往圣

作者: 笑春风ma | 来源:发表于2018-03-09 19:51 被阅读22次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自古就是文人士子们读书求学的最大动力。而治国理政,却是进入帝王家的文人士大夫的当然要务。怎样治国理政,一直以来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家学说竞相绽放,国家、朝廷、天下、百姓,成了这些理论的试验品。理论也在实践中相互融合,儒释道的思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互相融合,形成了两宋时期的以儒学为基础融合了释老哲学的理学,成为了统治者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工具。《大学》《中庸》等四书的再发现就是这一时期的综合反应。

《大学》《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相传为孔子及其门徒所作,经过1000多年学人的认识,逐渐意识到这些儒家思想的建构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性,于是从《礼记》中提出单独成书,至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将其与《论语》《孟子》合编为一本,取名《四书》,并对《四书》重新阐释,形成《四书章句集注》,章句是对《大学》《中庸》的阐释。元蒙延祐年间被悬为功令,位列科举之目,直至晚晴,700年间《四书章句集注》都是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影响可谓深入国人骨髓。

前段时间将中华书局出版的“国民阅读经典”《大学•中庸译注》(王文锦译)翻出来阅读,感到只有浅显的注释和译文,讲解分析太少,感觉不对路,于是下单了这本梁振杰注说的《大学中庸集注》。

“朱子自丱(guàn)读《四书》,至易箦前修改《大学》‘诚意’章,一生不离《四书》。”

一个从头翘两个辫子的年少俊才开始学习《四书》,到临死前还在修改《大学》“诚意”一章。《大学》全篇也才1751个字,这不应该是读书了吧?啃书、嚼书还是啃字、嚼字呢?理学的大门开启,几进几出,几出几进,也许最终也没有走出来。

“近年来,国学热之风劲吹,一些地方的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小朋友的读经热,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国学,毕竟是一种学术,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有一定的分析批判能力,才能对之进行识读、鉴别而决定取舍。”为了引导读者阅读,国学新读本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了这套“国学新读本”,《大学中庸集注》是其中的一本。

这是一本入门书籍,全书分“通说”和“简注”,“通说”属于导读性质,占了全书的大半部分,为阅读者了解书的内容、章句集注的理论脉络、思想源泉提供了指导,因而在阅读正文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内容。

在通说中,注者介绍了朱子之生平,《章句集注》之撰述,《章句集注》之思想,《章句集注》之影响,《章句集注》之阅读。看看朱子思想脉络:

理气说,关注与解答的是宇宙万物本源的问题。朱子的理学思想体系中,“理”是一个核心范畴,也是朱子整个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和终极依据。朱子认为,宇宙本原的“一”(理、天理、太极、道)经过气化可以生出“多”(“万”),与此同时“万”也具有了“一”的本性,这就是“理一”与“分殊”的关系。

心性论,关照与探索的主要是人心、人性、思维与情感的问题。在《中庸》首句中(天命之谓性),朱子就认为性、理、命三者同一。人与物不同,是因为“人得形气之正,物得形气之偏。”人与人不同,是因为“人物性本同,只气禀异。”不同的气质之性表现出来的善恶差异。通过对《中庸》“未发”、“已发”的不断思考与体悟而提出心统性情。认为“未发”为性,“已发”为情。在朱熹看来,心、性、情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不论混谈。心是本体,是理(天理)赋予个体(人、心)的终极的依据。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颗“道心”与“人心”,简单一点说,无欲之心,就是道心;有欲之心,就是人心。此处的“欲”指的是超出了正常需要的过分奢求,例如吃饱肚子,就正常需要,而追求美味,就是一种欲望了(在物资缺乏时代,温饱是首要的需求,但物资缺乏时代也可以有美味啊,比如苏轼就可以把什么东西都变成美味,这种追求也是人之常情吧,现在有一种两宋遗风的说法,据说是一种追求奢华生活的方式,也许朱熹当时反对这种生活方式,于是将其列为“欲”。)朱子追求的就是灭掉这种欲望。

工夫论,“学者功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这就是朱子的工夫论,朱子一生致力于《四书》,临死前都还在修改《大学》诚意一章,即物穷理,持敬思诚,是朱子一生追求的功夫。

下半部分为简注,全文引用了朱子定本的《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对其中的部分疑难问题进行了简单注释,让阅读者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当然,作为集朱子一生学术成就的“章句”,其思想理论脉络一以贯之,贯穿于《四书》的各个部分,因而不是一两次可以明白,只好留待今后慢慢消化,慢慢理解。

人类认识天地、认识自然、认识人类自身的过程,到两宋已经从神秘性逐渐发展到了观察认识事物的规律(大概朱熹的“理”就是就是这一规律),从阴阳五行化生万物,到即物穷理格物致知。今天已经被科学武装的人们再来看这一过程的时候,还是比较茫然,有点不可理喻,但在当时,实属难得的一种探索。可惜这种探索更多是在故纸堆里,是关于人的学问,对客观世界研究与探索以及科学实验还是比较缺如,错过了科学滋生于中国的可能。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70多年前,陈寅恪总结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发展,发出了“终必复振”的呼声,我认为至少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就是需要全社会有一个“复振”的氛围,才能造成大多数人去追求,形成大数原则,基础越宽越厚,金字塔才能越高;第二就是朱子提倡的“持敬守诚”,没有这种虔诚之心,纵然天才也可能只是一片浮光掠影,当前浮躁的氛围的确不利于“复振”。

理论太深,还是去农村……

相关文章

  • 鞠躬尽瘁治学庸,敬知双修继往圣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自古就是文人士子们读书求学的最大动力。而治国理政,却是进入帝王家的文人士大夫的当然要务。怎...

  • 教师

    教书育人留桃李,鞠躬尽瘁长芬芳。 立心立命继往圣,万世师表有光芒。

  • 薄荷一味

    薄荷属 清凉,沁人心脾 据传埃及法老,希腊往圣咸来萃取浴洗 余非贵胄能贤 庸庸草草间 偏嗜薄荷一味 醒豁,条达 尤...

  • 修竹

    曼妙神姿天阙人, 九九数极上自然。 万海史书繁星雨, 代代相承圣往继。

  • 2018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参考书目

    专业课一: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基础(王甫劬) 政治学十五讲(燕继荣) 政治学(安德鲁•海伍德) 政治科学(罗斯金) ...

  • 莫名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思绪霏霏 昔我往矣,岁月匆匆;今我来思,人生知知 盛盛至哉,歌之缅怀;庸庸至哉,叙之...

  • 酒敬谁

    这杯酒,敬赵云!忠肝义胆白袍救少主。 这杯酒,敬典韦!双戟鏖战救曹公。 这杯酒,敬孔明!鞠躬尽瘁扶阿斗。 这杯酒,...

  • 往圣

  • 苏幕遮(————为江西师大七十年校庆作)

    胡先骕,姚名达,俊杰当年,年少正轻狂。持中秉正术德张,开来继往,铅山傅修延。 既治学,又兴邦,建言献策,经济在鄱阳...

  • 继往、开来

    今天上午参加了某利在世博园举办的健康跑活动,据说有好几千人吧,反正就是到处都是人。这不重要! 据说跑完之后有小礼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鞠躬尽瘁治学庸,敬知双修继往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em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