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相关
注:本段所说的保险都是财险。
保险是个好行业吗?
保险业的“浮存金”都是免费的吗?
为何巴菲特1980年代不断“抱怨”保险是个过度竞争的行业?
巴菲特的保险公司凭借良好的财务状况,得以在金融危机中吸进大量保单(同业已经被金融风暴打击得无力接单),并借此买进便宜的股票。
为何巴菲特说,GEICO保险公司永远不会卖?
GEICO 之所以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于该公司从头到脚彻底地精简营运成本,使得它把其它所有车险公司远远拋在脑后,该公司去年的费用损失占保费收入的比例只有23.5%,许多大公司的比例甚至比GEICO 还要多出15%,即使是像Allstate 与 State Farm 等车险直销保险公司成本也比GEICO 高出许多。
若说GEICO 是一座价值不菲且众所仰望的商业城堡,那么其与同业间的成本与费用差异就是它的护城河。
巴菲特非常看重财险行业的 Combined Ratio 综合成本率。GEICO 的护城河是其低成本优势。
如果保险公司投资能力肉肉的,会怎样?
保险公司主要竞争力之一——【节流】
Combined Ratio(综合比率)代表保险总成本(发生损失加上费用)占保费收入的比例,若比率 低于一百,表示承保有利益,反之则会有损失,若将保险公司从保户那边收到的 保费, (又称浮存金),运用在投资所赚取的利益列入考虑后(扣除股东权益部份), 比率在 107-112 间会是盈亏平衡点。
伯克希尔的保险经营之道
最近两年来保险同业从资本市场上所募集的资金,就好象是新进耕种的玉米田一样,结果是更多更多的玉米产量,只会使市场价格进一步滑落。
我们保费收入忽上忽下并不代表我们在这个市场来来去去,事实上我们是这个市场最稳定的参与者,随时作好准备,只要价格合理,我们愿意不计上限签下任何高额的保单,不像其它业者一下子进入这个市场,一下子又退出,所以当其它同业因资金不足或慑于巨大的损失退出市场时,保户会大量涌向我们,且会发现我们早已作好准备,反之当所有业者抢进市场,大幅杀价甚至低于合理成本时,客户又会受到便宜的价格所吸引,离开我们投入竞争对手的怀抱,我们对于价格的坚持,对客户来说一点困扰也没有,当他发现有更便宜的价格时,随时可以离去,同样地对我们的员工也不会造成困扰,我们不会因为景气循环一时的低潮就大幅裁员,奉行不裁员的政策。
保险行业是一个非常容易引发价格战的行业,因为保险产品无差异,即使有差异也可以被快速模仿消除差异,不可能因为信用评级高就把产品卖得更加贵(当然相对于小公司是可以的,都是规模大的公司之间就不行了,例如平安和人保的产险,肯定是哪个便宜买哪个)。
再保险公司经营之道
作者的注解:
在其他年度的信也有类似的观点,即大多数时候保险公司劣性竞争,因为管理层担心失去“市场份额”而压低保单的价格。保单收入如果减少,管理层很快会有来自各方的压力。而保单拿到手以后,最终会产生多少赔保损失,通常得等许多年以后才知道——因此管理层有动力压低保单费率来获得订单。
另一方面,其他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较差,使得他们无法接受保险收入下降的情况——因为这使得他们不得不了结手上的投资头寸,而这其中许多头寸会造成账面亏损。
在这种劣性竞争下,伯克希尔不惧业务收缩,也不会去接费率不合理的保单。
业界的保险公司只有在风暴眼里,才会不敢接保单,特别是不敢接大额保单。而此时伯克希尔良好的财务实力,正是大显生手的时候,它会接下大量其他公司不敢接的费率合适的保单。
这一节讲述了其他保险公司通过与再保险公司结合,以分散风险的方法,来接巨额保单。但是保单这笔糊涂账,不管是保险公司还是再保公司,都算不清楚。所以再保公司也有亏得不想接单的时候。此时就该轮到伯克希尔出手了。
【推荐】保险初步研究——行业篇(自上)
基于作者的分析框架对保险行业的特点分析,写的不错。下面是思维导图:

保险从入门到略懂(一)——起源
保险股从入门到略懂(二)——资本金
作者比较外行。
关于中国人寿年报的几个疑问
本文是怀疑中国人寿的总投资收益率估计过于激进,另外就是对折现率和贴现率的疑问。
四家A股保险公司初研究
本文从竞争优势来源角度出发,结合数据定量分析四家保险公司是否具备这些竞争优势。
1、企业的产品品牌能否带来溢价?
2、企业能够通过产品差异化而获取溢价吗?
3、企业能否通过较低的成本获取额外的利润?
4、企业的产品是否具备转换成本?(学习成本、网络优势、交通成本、搜索成本、沉没成本等)
5、企业的运营管理是否更有效率?
总结
本人看过 @那一水的鱼 的《读懂银行股》,以本人银行业新手的角度看,是本非常不错的书,比 @唐朝先生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2 - 18节课看透银行业》要好,对比两本书可以发现鱼先生对银行业有很多个人独特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背书党(对比雪球的很多人)。
不过鱼先生对于保险行业确实是外行,这个无可厚非。从他的专栏主要是看一下《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的部分笔记,不过也要抱着怀疑的态度看,因为我们不知道上下文是怎么样的。另外鱼先生基于自己的分析框架分析了保险行业的特点,个人认为还是写得不错的,除了渠道分析那里没有展开对个险渠道的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