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谁的青春不芳华

谁的青春不芳华

作者: 洁芸 | 来源:发表于2017-12-18 16:09 被阅读0次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剧终,韩红温柔的《绒花》徐徐响起,整个电影院依然安静,无人起身,连咳嗽都屏住了,大家静静地看着飞快走动的字幕,是在回味还是在等待!

          这是一部让你看完后酸酸甜甜的电影,这是一部回到家里还要一再讨论的电影,这是一部喜欢得不敢轻易推荐给别人的电影,这是一部我唯一在电影院看的冯小刚的电影,我觉得是他的最佳作品。

            影片色彩鲜亮,画面唯美,情节紧凑,在文工团红红火火的排练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着的雷锋—刘峰,看到敏感脆弱又坚强执拗的弱小者—何小萍、看到外表娇媚实则心机颇多的人精—林丁丁、看到满怀正义感和同情心的“我”—萧穗子,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所经历的成长以及充满变数的人生命运。

            可能是那个年代的人,除却情感上的共鸣,还对影片的故事背景饱有亲切感,或许对于生于60、70年代的人们,部队情节应该更添情怀感,特别是部队文工团。就算抛开年代感,对于青春芳华的美好向往是没有时代隔阂,电影里的青春很真实,这种真实感对于各个年龄层次的人,仿佛通过电影就能穿越回他们的青春时代,而年轻的观众,从文工团里那种青春洋溢的集体氛围,也能想起他们的学生时代。因为,芳华,每个人都有,它是青春的另一个名称。谁的青春不芳华?

            不过能看懂的估计更多还是50、60后的人。随处可见的领袖头像、大标语、旗帜和墙画,以及一次又一次出现的文工团大门,就像凝固在时间隧道里的标识牌,让人仿佛置身40多年前那个集体主义时代的氛围中。文革、越战等特殊历史事件,也有力地勾出那个年代观众深埋已久的情怀。

            影片用6分钟长的镜头表现了激烈的交战场面,就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缩影,残酷血腥的战争场面非常逼真,据说是三十年来国内首次有人挑战此类画面。我是捂着脸透过手指缝观看的,它让我想起了那个年代慰问自卫反击战英雄伤兵的情景,那些永远失去手脚,那些永远看不见,那些躺着被抬着来看演出的英雄,这些无法抹掉的记忆,在影片里再一次让人有了强烈的触动。这部分能够拍出来甚至允许公映,其实看到了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进步。

            还有哪些熟悉的舞蹈,《草原女民兵》、《沂蒙颂》,就像时代的烙印印在心里面,难以忘怀。

    影片临尾,一个镜框内,刘峰和何小萍安静地坐着,画面泛黄,甚至陈旧。可俩人的几个细微动作,向观众展示了人性的伟大,圣洁。爱相随,心相伴,我在青春里等你,就是芳华。

            可惜的是,还是感觉影片有点支离破碎,尤其是后半段有些跳跃。之前的公演被推后了,虽然冯小刚实打实地说,原版无删减,但刚刚的一篇文章还是披露了被删减的情节,虽然如此,影片还是非常大胆的表现了社会问题和敏感话题,不得不对冯小刚点个赞。

            感谢冯小刚,在寒冬的萧瑟中,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留了一个最柔软的角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的青春不芳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em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