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莫言作品全编读书
浅谈《生死疲劳》的历史审视

浅谈《生死疲劳》的历史审视

作者: 火之童 | 来源:发表于2017-02-26 11:23 被阅读667次

《生死疲劳》是莫言作品向历史叙述视角转变的一部作品。作品中运用了章回体的形式来写作。在《生死疲劳》中莫言打破了主流意识的历史认识,形成独特的历史观念,用独特的视角对那一时期社会的历史进行了批判和结构。《生死疲劳》中展现了那一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以及人们的思想的改变和形成。莫言以严谨的历史观念对作品中的历史进行了阐述和审视。

浅谈《生死疲劳》的历史审视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一部很有特色的章回体小说,他运用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关于生命的“六道轮回”形式来构成小说的主体线索,其中所包含的历史故事十分荒诞,但是又很真实。

莫言采用了历史叙述的方式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生动的展现出来。

《生死疲劳》是莫言寓意深刻的小说,他的历史观不同于主流意识的历史观,虽然与正统历史相差颇多,但是却十分的真实。作家用独特的视角和思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相同的历史背景下的不同认识和理解。

《生死疲劳》中的历史审视具有很深刻的意义,他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讨。

浅谈《生死疲劳》的历史审视

一、        从历史角度反思人性

著名作家李比英雄曾经说过“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是一个巨大的文学地理”[1]莫言以自己巨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了一系列关于“高密东北乡”的故事,而在《生死疲劳》中,莫言再一次将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通过自己的理解荒诞而又充满真实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莫言在《生死疲劳》中通过蓝解放、蓝千岁的叙述来来填补因为历史留下来的恢弘场面,在作品中。他将普通民众的个体在历史的缝隙中展现出来。重新构建与以往主流历史有很大区别的“个性化历史”,虽然莫言的作品中体现的是他自己的历史观,但是,却更加接近真实的历史。蓝千岁给蓝解放讲述蓝脸的故事,蓝脸的故事又十分荒诞,通过荒诞的故事来展现那个时代对于普通民众的剥削和压迫。

莫言讲述的是他自己的“个性化历史”,而历史又是由任何事件组成的,所以在《生死疲劳》中所体现的人性也是“个性化的人性”,莫言通过历史来讲述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性,对其进行反思和剖析。荒诞的历史往往是因为荒诞的故事,荒诞的故事又能体现扭曲的人性,扭曲的人性造就了悲剧的人生,一切看似荒诞,但其结果往往是真实而又残酷的。

莫言在作品中,莫言认为西门闹的生死轮回是一种人性的轮回,这种人性同时也具有一种动物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作品中的西门闹成为的几种动物都是具有人性化的。以动物的角度来展现这个社会的变迁。每一次轮回都会遇到不同的历史事件,在这些历史事件中,动物眼中看到的人类的行为和思想也是不同的。莫言将“驴、牛、猪、狗、猴”赋予不同的阶级立场,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身上体现了不同的阶级立场和文化立场,所以,莫言以“六道轮回”的形式来展现历史也是他创设的独特之处,用六道中的每一个动物不同的时期的眼光来对历史进行评论和大量。西门闹得“六道轮回”又使得他重现做了一回人,使所有的东西都重新回到作为“人”而不是动物的西门闹身上,这不仅仅意味着西门闹是小说的主线,也意味着所有的反思和批判都回归了“人性”这一个主体上来了。

莫言是对人性进行深刻反思的作家,他通过六道的动物以及最终成为大头婴儿的形式来展现了历史发展中的农民和土地的变迁,以及在这些历史中人性的转变和发展。

浅谈《生死疲劳》的历史审视

二、        民间的历史审视

莫言曾经说过“我也意识到一味的学习西方是不行的,一个作家想要成功,还是要从民间,从民族文化里吸取营养,创作出有中国气派的作品”[2]在最近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上都在谈论中国风和中国气派,但是纵观整个世界的主流文坛作家,虽然他们在谈论中国和中国风,但是毕竟他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和中国文化,对于中国的历史和发展也总是站在西方人的视角中来看待,他们的角度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偏颇和差异,就像是他们眼中的中国也并不是真实的中国一样,他们对待中国文化和历史也一样有着难以理解的那一面。而莫言作为在世界享誉盛名的中国本土作家,在中国历史这个话题上,莫言无疑是最具有话语权的一位,而在《生死疲劳》中,莫言以西门闹以及其家人的命运轮回和改变,来反映了中国当时社会从土改开始的中国历史和近代社会的变迁。

《生死疲劳》中,莫言将中国历史的发展以发生在民间的小故事展现出来,它不仅具有真实感,而且更加具有中国特色,这部小说是属于中国百姓的。

《生死疲劳》中,莫言的民间历史,首先是一种民间的回归和寻根的写作。在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文化总体上是学习西方,我们的很多作家都是想要放弃传统的章回体的写作方式,他们学习西方的写作模式,而且我们当代的很多作家也依然还是受到西方习作模式的影响,年轻作家则更是西化的很严重。而莫言的《生死疲劳》则是一种文章结构的回归,它采用了章回体的形式来讲述故事,在章回小说逐渐退出现代人视野的时代,莫言的这一次回归无疑是具有挑战和难度的,但是莫言的这一次回归是飞快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所缺少的一种本本土文化的回归,它实质上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一种民间真实意志的体现,更是一种民间文化资源的再现回归。莫言《生死疲劳》重新运用章回体写作,也是一种对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写作西化的一种反思和间接性批判。

浅谈《生死疲劳》的历史审视

《生死疲劳》中,莫言并没有完全的采用中国传统写作方式,而是在章回体运用的基础上,添加了人物生命轮回的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作品中,莫言以人物的限制性的限制视角来讲述故事,通过讲述来表现中国历史的变迁。以及在那段历史中人们的生存状态通过一个一个的平凡故事来展现那段历史中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和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并且对那段历史进行了审视。使得我们又重新对章回体小说的出现拥有了兴趣。不得不承认的是,莫言的《生死疲劳》的民回归是成功的。他将作品的本土性与大家普遍认可的现代性形结合起来,重点突出本土性,而又不失现代性的时代意义。

《生死疲劳》中所描写的历史是中国最复杂的一段历史,谁都不敢轻易的对此进行判断。但是莫言却能够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历史进行反思,他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审视历史的方式也不同。在以往的描写革命的小说中,作家往往采用的是单一的视角,一味的夸耀或者赞美,那样的叙述往往不够真实但是很容易下笔,而莫言却放弃了那种单一的写作视角,它采用了民间百姓都熟悉的宿命论“六道轮回”的方式来讲述故事,通过民间的语言方式使得读者在阅读和理解小说的时候感到轻松和自然,也使得小说故事以一种自然流畅的方式来表现了主题。

《生死疲劳》中,作者将中国这段历史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整理,在这个历史重新演绎的过程中,它唤醒了我们的关于历史的重新思考,给我带来的一种全新的历史审视,让我们在这些故事中,重新的反思当时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生死疲劳》通过民间的普通人的生生死死,向我们揭示了在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生死疲劳”,也向我们揭示了那样的历史状态下的人们思想的麻木和不清醒,莫言所进行的历史审视是对历史犯下的错误的一种批判。

主人公的不断的历史轮回,但是每一次都命运悲惨,以动物的不幸来反映人的不幸,在某种程度上,《生死疲劳》中对历史的清醒的认识和反思与民间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民间的历史打破了主流意识上的历史,打破了历史的沉默和历史的掩饰性,将历史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

民间的展现,对历史的重新审视,其实都是对人们生存状态的一种展现,体现了作者对人的发展的一种关心,是一种人文的关怀。而历史的悲剧则是社会的悲剧,更加是人的历史悲剧,历史的悲剧是因为人才形成的。《生死疲劳》中关于历史的审视,更多的一种生命的审视和生命意义的探究。

浅谈《生死疲劳》的历史审视

莫言曾经说过“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又是五十多年,这五十多年的乡村生活,其实并没有得到深刻的表现,如果能把这五十多年写出来,肯定是了不起的,这五十多年发生了多少荒诞的事情啊!写出来,很可能成为经典。”[3]正如莫言所说的一样,《生死疲劳》已经实现了他的愿望,他用自己的方式将民间真实的历史重新审视并得出新的时代意义作用于我们今天的人们。

回顾历史是为了记住伤痛,更是为了让它不再重演。

浅谈《生死疲劳》的历史审视

三、        历史轮回中不息的欲望

打开莫言的《生死疲劳》,我们可以看到扉页上写这样的一句话“佛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这句话是佛教的语录,同时也被莫言用作了书的开始,也就数说,莫言从一开始就向读者预示了人们为什么会“生死疲劳”的原因。人之所以会活着痛苦,很多时候是因为人的内心的欲望太多导致的痛苦。而这些痛苦又是通过历史背景展现出来的。

《生死疲劳》中,主要描写的历史事件有土改、大跃进、文革、以及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事件。当然,我们通过对作者莫言的生平进行了解之后,会发现莫言就是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亲身经历者。所以,他的文字更加具有可信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生死疲劳》就是作者的一次对历史的回顾和倾诉。通过作品中一系列“理所应当”的事情来展现当时社会的荒诞。而通过西门闹一次又一次的转世轮回,以不同动物的视角重新讲述了特殊历史时期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黑暗。

什么是历史?“许多当年做梦夜梦不到的事物出现了,许多当年严肃的掉脑袋的事情变成了笑谈”[4]历史就是这样,它的发展不受任何力量的控制,因为历史本身就是最强大的力量。它能改变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轨迹,但同时历史又将人类的丑陋一面全部展现出来。

在这部作品中,主人公西门闹是最不应受到惩罚的,但是他却是那个经历了六道轮回的人。在作品中,西门闹是一个勤勤恳恳,靠自己双手发家致富的人。他是典型的勤劳者,他同样具有高尚的品质,他帮助过穷苦的人,他爱护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也曾经受人尊敬,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间就成为了人民的公敌,成为了人们打击的对象,甚至被处死,到了地狱也依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试问历史怎么了?这样一个好人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这也正是历史发展所带来的悲剧,这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不可避免的。命运早已经注定,就像历史的转动永远都有固定的规律。这就是历史和客观世界的守恒定律,不是人能改变的,也同样是历史的无奈。

在《生死疲劳》中,西门金龙和蓝脸以及鸿泰岳一样,他们都是一种欲望的代表,他们都想要在政治斗争中取得胜利,都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了很多牺牲,他们才是生与死都疲劳的人。对物质和权力的追求使得他们丧失了作为人做起码的道德底线,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更加是欲望支配下的牺牲品,是自己也是社会造成的他们的悲剧性色彩。

欲望可以激励人的进取,但同时也会使得人们丧失人性,“欲望”是人生命中的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带来物质上的享受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命运的悲剧。

生死的疲劳在欲望的轮回中不断上演,但是小说中并不是单单传递一种生与死的循环疲劳,也在最后让蓝脸在经历了一系列事情后依然活着,因为“生活中,活着的韧性正是人类对付无边苦难的有力法宝。”《生死疲劳》中也依然传递着生命延续,生命不息,但同时预示着生死疲劳的无限循环。

浅谈《生死疲劳》的历史审视

四、 对历史的深度把握

《生死疲劳》中运用佛教的“六道轮回”的概念来展现书中的一段历史,重新将高密东北乡的一段历史进行演绎。这部作品是是时间作为线索的,开头写到的是“1950年1月1日”,结尾也提到的2000年,整整五十年的中国历史都被莫言写进了自己的作品中,这说明作者是真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意识的。《生死疲劳》是莫言作为一名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对历史的重新讲述和对历史的控诉。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都认为莫言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但是,现在看来,莫言会讲故事是因为他经历太多故事,与其说《生死疲劳》是莫言的历史性叙述作品,不如说这是莫言所代表的这一代人身上背负的苦难和悲惨得到了一个可以发泄和倾诉的机会,而《生死疲劳》这个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抒发自己内心郁闷的一个有效的机会,这部作品不仅可以让莫言有机会叙述自己的故事,更是让更多在历史中受苦的人们可以发声。《生死疲劳》让历史中的人物鲜明的活着,通过作品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历史与人的关系,这就是莫言在作品中对历史的深层次的把握。

除了在历史与人的关系上进行把握之外,莫言还在历史与人的一生的角度上进行了深度剖析。莫言自己就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他深知那段历史给人们的命运带来的改变。土改运动改变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使得中国五年来以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土崩瓦解,虽然农民得到了土地,但是很多曾经善良勤劳的地主却成为历史的牺牲品。再有人民公社化、文革甚至改革开放也都会改变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历史的力量很强大,是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的。

新社会取代旧社会就必然要有一个漫长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内,人们的生活也依然是水深火热的。莫言在历史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中,能够充分的利用民间的“六道轮回”为线索来对历史重新进行审视和把握。

历史还会对人性的本来面目进行考验。在面对历史的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中,人们往往难以清醒的明辨是非,莫言《生死疲劳》中的人们,无论是蓝脸、蓝解放、黄岳泰等人,他们对于物资和权力的追求是导致他们悲剧人生的导火索,但是使得他们对于物质和权力的追求的原因则是中国那段复杂的历史。中国人民的解放,使得被封建礼教束缚了几千年的中国人获得自由,但是,那时候的人们将自由理解为对权力,对富人财产的剥夺以及对手中权力的追求,当然,从现在的眼光来看,那样的自由是不正确的,而莫言将历史重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最初愿望大概就是如此,他希望将荒诞滑稽的历史重现演绎,来让现代的人们的对历史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以得出对历史的反思和经验的总结,告诫后人不要再重复历史的错误。

浅谈《生死疲劳》的历史审视

莫言的《生死疲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历史价值观,他站在民间百姓和真实的历史角度上来进行创作,他的写作是具有良心的。中国的历史一直都是血和泪的历史,一直是政治和权利斗争的过程,而这样的历史使得广大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莫言始终站在百姓的角度,为普通受苦的民众呐喊,是一个优秀的作家,而《生死疲劳》所揭示的人们生活的苦痛,人们对利益和物质的追求所造成的悲剧也是值得后人去反思的,《生死疲劳》告诫后人不要再“生死疲劳”。

相关文章

  • 浅谈《生死疲劳》的历史审视

    《生死疲劳》是莫言作品向历史叙述视角转变的一部作品。作品中运用了章回体的形式来写作。在《生死疲劳》中莫言打破了主流...

  • 读书‖浅谈《生死疲劳》

    长篇小说《生死疲劳》是中国作家莫言所写,小说的主要叙述者是地主西门闹。土地改革时期,因为地主身份而被处死,对此耿耿...

  • 生死疲劳

    文|JKCP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莫言《生死疲劳》 记得莫言六年前刚得诺贝尔奖那会儿,这事...

  • 生死疲劳

    这本书是陈雨生推荐看的,他说很有感触的一本书,而且他很羡慕里面蓝解放的爱情,于是我也去看了。而且这本书书店里没有,...

  • 《生死疲劳》

    这本书总体来说想象力超级丰富,语言有些粗俗,并不是那种语言精练的作品。看前面的感觉很好,喜欢牛和驴的部分。莫...

  • 生死疲劳

    奶奶死了,阿英长长的叹了口气。 奶奶已经九十多岁高龄,行动也极为不便,自己活着也觉得十分痛苦,然而,却还要继续忍受...

  • 生死疲劳

    我们出生 赤裸 被包裹上柔软 被安放进摇篮 便已入深渊 然后 生存、成长、复制 生生不息着传递 于是 不同的时空里...

  • 生死疲劳

    读完《生死疲劳》,想想莫言那张丑陋的老脸,再想想这些肮脏美好的故事,胸中万千块磊,绝非杯中之物可解。 这书我看了快...

  • 生死疲劳

    也许,这样的恐惧一直都有,只是此刻更为深刻。 总觉得,自己的童年是心酸的,失去了很多,未曾体验过的太多,此刻,我却...

  • 生死疲劳

    “我跟你奶奶吵架了……” 老杨在午饭前打来电话,声音很着急。 我也急了,我说她正住院呢,怎么还能吵起来?老爸沉默半...

网友评论

  • 王守拙:有一点不同意,个人认为蓝联没有什么权力欲,他只是个相信自己判断,没有干过伤天害理事的朴素农民

本文标题:浅谈《生死疲劳》的历史审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eo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