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30 闫安
万峰总是保险业老前辈,曾任国寿总裁,新华保险董事长。面对郭树清主席言及“90万亿”养老金融混业全面竞争局面,“寿险怎么办?”——万总一席发言,仍然“火星四溅”。作风犀利,特征鲜明。
诸如银行“集团”竞争、独享盛宴、守住金矿、防范退旧买新、客户资源争夺等等。诸如开打、攻坚、决胜、高峰、精英、勇毅、MDRT各种激情词汇堪比正能量华为誓师大会。鹰隼试翼,风尘翕张。“春风吹、战鼓擂,谁拍谁,特别能战斗”。……遗憾的是,最新数据,整个行业原有千万保险代理人队伍下降了“六成”。这是事实。养老金融混业,行业不转型,毫无出路。
更别说寡头垄断竞争格局下,小公司难发展,持牌普惠相互保险(互助)创新供给不足,聚焦“有钱、年轻、健康”优质客群红海竞争,但“6亿人,月入1000元”群体保障不足,无牌无监管网络互助又“楼起楼塌”,自生自灭。正如著名学者和监管层都在反思:“保险是唯一在问自己姓什么的行业”“保险……,谁都不满意。”
大陆保险业老师傅“台湾友邦”2018年全数裁撤将代理人转为经纪人IFA财务顾问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如同整个保险行业代理人模式颠覆革命。…,但似乎整个保险行业红利很厚,不是客户导向,而是代理人卖保险和保司一样能挣钱导向。以致现如今,危机四伏。
保险业经营模式,有资产驱动型(原安邦)、负债驱动型(国资背景)、平台经济型(平安)、生命周期垂直生态型(泰康)、互联网保险(三马易安)、互助保险组织生态圈型(筹备中,即“智慧城乡互助保险—应急—健康—医疗—养老—文体旅—社区综合服务”绿色产融生态圈)等。
概因为保险经营目的、组织模式、利润来源等,不同于传统“单一化”特征明显的银行信贷、基金投资等,保险业盈利来源包括“三差损益”的死差(风险赔付)、费差(客户资源与经营成本)、利差(投资)。
还在于“保险+服务”连接内循环主体大健康养老产业实体经济。具有独特的社会属性、金融属性、保障属性、资管属性、科技属性、产品属性、服务属性。作为金融体系三大支柱力量,是“社会稳定器,经济助推器”。
1997年,因一单团体补充养老保险,万总时任国寿深圳公司老总,用国外基金式“代表先进和未来”方案与平安传统寿险PK,自己作为平安项目经理,最后只好去蔡屋围人民银行向监管二处曾于瑾处长(后任中国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等)“投诉胜诉”。……积累基金制与储蓄存款保险等完全两回事。
第三支柱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此前没有全国统一的制度性安排,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短板。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4月印发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对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具有标志性意义。个人养老金是国家关于第三支柱的制度性安排,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二者都是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互相补充、相互促进。
万峰总6月29日这篇文章,没有提到——6月10日依据国办文件,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银保监会 证监会关于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宣传提纲的通知。实际上是国办文件的纲领性细化。再进一步,才是细则层面。
结合万峰总这篇文章本身,结合“三个判断、寿险业影响、应对策略”,分别商榷一二。
“三个判断”部分。万总指出养老金融全领域混业竞争未来形势大好。但说“养老储蓄产品蓄势待发”就不准确。甚至说“在如今打破刚性兑付的时代,储蓄存款更加让人具有资金安全感”就更加存疑。
1997年,因一单团体补充养老保险,万总时任国寿深圳公司老总,用国外基金式“代表先进和未来”方案与平安传统寿险PK,自己作为平安项目经理,最后只好去蔡屋围人民银行向监管二处曾于瑾处长(后任中国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等)“投诉胜诉”。……积累基金制与储蓄存款保险等完全两回事。
一方面,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是打破刚付“个人账户完全积累制”,包括积累期公允价值的流动性收益产品、固收类产品、权益类产品等风险收益组合,及领取期保险年金等。储蓄存款至少跑赢通胀才是目的,长钱长投,低利率市场化,说储蓄存款更有安全感就是一面之词。不如按销售话术说,保险预定利率还更高呢。
另一方面,说“参与个人养老金的金融机构将在整个金融领域展开竞争。谁成为未来最大的市场占有者,不仅取决于自身的优势,更取决于监管政策的导向。”这一席话更适合内部讲,既然国办文件定性定调“养老金融混业”了,万先生还站在行业利益角度“竞争市场份额,更取决于监管政策导向”,显然不合时宜,有失身份,也有违公平原则。
至于未来“渠道、销售、资管”三个方面竞争,实际上更应该从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协调发展,客户全国生命周期在职积累与领取年金等不同阶段风险收益保障需求,提供专业服务和适当性产品取胜。生态竞合,而非“都是自己盘里菜”。毕竟,钱和人都是客户决定。养老金融经纪投顾才是蓝海催化剂,盘活全局,专业化发展。典型如积累期养老保障信托FOF与领取年金等。
“对寿险行业影响”部分。万总文章只提寿险业与银行集团竞争,未提券商公募基金“狠(专业)角色”,显然“太过轻敌”。还有信托业。正如他前面提到保险业必须有的“资管能力”。或许以往保险业“多收少赔”寡头垄断躺赢的钱好挣吧?新时代来临,“养老保险市场不是寿险公司独享盛宴”。真真的。包括文章指出的“面对强大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寿险公司竞争力有限,必然影响寿险公司养老保险业务的业务拓展空间,倒逼其竞争优势的建立与提升。”
但对个险成本佣金激励模式的“挤出效应”,以及对传统个险、银保、中介、网销渠道影响,有些泛谈。实际上混业最大利好是促进风雨飘摇的保险代理人模式转型高质量发展,即银保监等监管部门鼓励的“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鼓励发展社区综合保险经纪服务,集医疗、健康咨询,提供(养老)财富管理、人身险、财产险的咨询、销售、服务,实现全面风险管理。”
国务院《“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四个必须中,要求“聚焦问题导向,补齐应急管理、风险防控、医疗卫生、社会心理服务短板弱项”。养老金融是“急难愁盼”,也是保险代理人转型“健康养老财富保险规划师”HWIP社区门店O2O结合,品牌连锁专业化最佳就业场景。与台湾友邦代理转经纪的IFA独立财务顾问功能类同。也与银行、证券“低柜”客服功能一致。
万总“寿险应对策略”部分,讲了五个方面。加强战略研究有必要,但需要引入跨界人才,融合创新,合作共赢。否则就是传统的对内对外“自扎篱笆”,更不上养老金融混业形势需要。
退休年金领取是保险业独有优势,如智利模式典范。这方面需要监管“出头”;至于“以附促主”销售,那对国家统一个人养老金唯一税优账户意义不大,但凡是个不同金融机构,都能干;与其说守住原有寿险客户资源“金矿”,防止金融对手“蚕食”,毋宁说由“卖方代理销售人海模式”转型为“买方立场综合金融经纪投顾”,提供专业养老金融服务,争取更多客户资源与市场,高质量发展,更适合发挥保险行业既有优势,也更能体现“万氏风格”。
至于防范“退旧买新”,保司现金流风险,及防范退保导致客户损失引发群体性事件风险。个人养老金制度具有普惠性,属增量创新红利,大可不必担心“投连万能”重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