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约我在HZ美术馆见面。
一个很有艺术气息的地方,展品与众不同。
她说我就快毕业了。
我不想留在北京。不是因为没找到工作。
有两家企业想和我签合同,但是,我想了想还是拒绝了。
我想回老家。
回去开个工作室。
花艺、画画、咖啡,这都是我喜欢的。
老家是个有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的地方,来采购和旅游的人很多。
我想我的工作室会有生意做的。
哪有啊,我爸爸妈妈都是普通人,哪有钱给我开店呀!
我在北京上了四年学,一直勤工俭学。
去年我参与制作的大型花艺作品得了奖,有几万块奖金,加上这些年存下来的,应该够用了。
不是有两家企业想聘用我么,虽然我推掉了,但是
却成了他们的签约设计师。
有项目的时候,只要我的作品被选用,我就过来工作,直到项目结束。
我也可以只提供设计方案,然后由企业的人去完成。
所以,我不是头脑发热,而是有些准备的。
爸爸妈妈一开始不同意,
主要是担心万一没做好怎么办。
这年头找工作也不是那么好找。
不过我去年的作品得了奖,
然后又和企业签了约,
他们就不那么反对了。
而且我老爸特别逗,
一边在电话里跟我说“丫头,别头脑发热啊,一定想清楚喽!”
一边开始帮我物色合适的开店的地方。
他已经看好了两个啦,下周末我就回去看看,行的话,就租下来。
嗯,越来越能体会他们那份心。
我从小就很独立,
高中就离开家到市里上寄宿学校,
然后又考到北京。
其实他们并不想让我离家上学,
用我妈的话说我一门心思就想到外面去上学去,
也不知道这年头从哪儿来的。
上大学这几年,我只回过家一次。
那是因为我妈太想我了,在电话里哭了。
那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听我妈哭,
然后我突然意识到他们老了,
而我已经长大了,
不应该再让他们担心我,
我应该去照顾他们啦!
所以那年寒假我回去了。
他们看见我笑得就像两个小孩儿似的。
我陪着他们俩几乎整整一个假期,
开学前一天才到北京。
其实毕业回家开工作室的念头可能就是那个时候有的。
因为我发现他们真的老了。
这种老了的感觉,
不只是说头发白了皱纹多了腿脚慢了什么的。
不是。
而是那种......就是你发现原来很强势的一个人突然变得柔弱了。
比如说我妈。
我妈是她们厂的会计主任,
很外向很强势的一个人。
我们家她做主。
可是那次我回去,发现她变得像个小猫似的。
什么事儿都跟我爸商量,
吃啥用啥什么的,连自己穿啥都要问问我爸。
出门儿过街还得拉着我爸的胳膊。
我爸呢,老实了半辈子啦,一下子变得man起来了。
我以前一直认为我爸对什么事儿都没意见,
那次回家我才发现我爸还是很有想法的。
就是这样一种变化,
给我的感受特别强烈。
我想回去了可以一边做自己喜欢的事,
一边照顾他们。
回北京的时候,我妈跟着一起把我送到火车站。
拉着我的手,也不说什么话,
就是仅仅拉着我的手。
时不常地看看我。
她舍不得我走。
我能感受到她心里那份......我觉得是依恋。
那是一个人突然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
对自己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的那种不舍。
上车之后,
我突然问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抱抱老妈。
然后我发现她其实从小到大很少抱我。
我哭了好长时间。
长大,我觉得就是你能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那份心。
你能够明白从小到大发生在你们之间的那些事情。
然后你就慢慢地对过去的一些事情感到释然,对父母
没有那么多怨气。
其实就是明白了父母也是普通人。
他们爱你,但是他们不是超人,能给你无穷无尽的你能想象得到的和想象不到的那些东西,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当你能真的明白这些之后,就能平静地接纳自己的父母。
你知道他们不完美,他们没有那么无所不能,但是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真正爱你并且不求任何回报的人。
然后你就能很平静地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各种不完美,接纳自己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这样一个事实。
这个事实这并不影响你仍然有梦想,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反而会让自己的生活更踏实更实在。
我给自己的工作室取名叫做“仓山小住”。
【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姑娘,看着她饱满的面颊和明亮的眼睛,心里有一种静静地喜悦。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容易,但是我相信每一个找到了自己方向的人都会过得充实,且充满希望。】
����pa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