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暗示”的力量如此可怕!有些话永远不要对孩子说

“暗示”的力量如此可怕!有些话永远不要对孩子说

作者: 慧玲家庭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22-04-07 21:27 被阅读0次

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1630天早安问候。

“暗示”的力量如此可怕!有些话永远不要对孩子说。

脑科学家洪兰教授说过:“大脑是可以被语言改变的。它会一直不停地因为外界的需求而改变神经的分配。”

大脑可以被语言改变

当父母一直笃定地告诉一个孩子,你聪明又努力,学习肯定没问题。

孩子的大脑就会自动输入,不自觉地用行为证明这个期待,从而脑子越来越好使,成绩越来越优秀。

反之,当父母总是贬低孩子,孩子的大脑就会产生“我很糟糕、我不行”的观念,并用各种行为去“证明”父母的话。

不仅大脑会“变笨”,整个人生都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自证预言”。

就像心理医师苏珊·沃德教授曾经说的:

“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暗示对孩子的影响力,真的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父母对孩子的言语评价,是孩子行为的导航。

孩子的未来是好是坏,就藏在父母的嘴里。

一些父母可能觉得,我都是为了孩子好,才不时地“敲打”他啊!

殊不知,潜意识不会用否定句,不会转弯。

当我们批评孩子:你怎么总是撒谎?

孩子听到的是:我就是一个爱撒谎的人。

当我们吼孩子:你不要总是把房间搞得脏兮兮!

孩子听到的是:我就是一个脏兮兮的孩子。

当我们冲孩子说:你给我小心点,别又感冒了!

孩子听到的是:我身体不好,容易生病。

我们的目的和意图可能是希望孩子好,可不断的提醒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暗示,孩子也就学会了:

“我就是不可爱的,糟糕的,有问题的。

爸妈批评我、骂我,都是因为我不好,我不配被爱。”

最后,孩子就成了父母口中的“问题”孩子:喜欢撒谎、讨厌学习、坏习惯成堆、总是动不动就生病......

斯坦福大学催眠专家戴维·施皮格尔博士明确指出:

“在12岁以前,人的大脑信息传递途径还未成熟,有近85%的儿童催眠感受性极高,4-10岁的儿童最容易接受催眠暗示。”

孩子们无条件地仰赖着父母。他们的生活积极还是负面,全在父母一念之间。

每个孩子都是被催眠暗示着长大的。

消极的暗示,像是心灵的腐蚀剂,使一个孩子退缩、自卑、失去面对困境的勇气。

而正面的、积极的暗示,像阳光,照耀着孩子黑暗的区域,让孩子乐观向上,拥有战胜困难的自信。

父母如何正确应用“暗示”养育孩子呢?

萧伯纳曾说:“要记住,我们的行为不是受经验的影响,而是受期待的影响。”

父母若以正面的信念期望孩子能成为什么,将来孩子很可能就会成为什么。

少用否定句,多用肯定句。

比如,把“别紧张 、别有压力”,换成“放轻松、慢慢来”;

把“看电视别靠那么前”,换成“站后面一点”。

就事论事,不要动辄攻击人格。

尤其要避免下述灾难句式:“你蠢得像猪一样”“没见过像你这么差的人”“你让我太失望了”……

永远不要对孩子说这种盖棺定论的话:

“你总是……”“你从来都是……”“你就是……”

另外,多用积极的语言,去改译孩子的行为:

比如,当孩子贪玩忘了写作业,不要说“我看你就是故意不写的吧!”“一点儿都不自觉!”

可以说:“有时候会忘记时间写作业,我相信这次事件是极少数的,你本来就挺重视学习的,我相信你会更自律的,如果你有需要我帮忙的,你就告诉我。”

当孩子写作业容易漏题、漏字,不要说:“你总是这么粗心!”

可以说:“我相信你可以做好自己的事,但我会在睡前和你一起整理一天的作业,为明天做好准备。”

当孩子打人时,制止的同时,不要说“你就是个惹事精!”

可以说:“你一直是有正义感的孩子,下次试试用别的方式跟别人沟通,相信你以后会有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的。”

当孩子撒谎时,不要说“嘴里没有一句实话!长大了还了得?”

可以说:“你是害怕被人指责,你害怕父母不爱你,所以没说真话。你很想做一个好孩子的,我相信你本意不坏,不是故意的。”

当孩子不敢尝试,不要说“勇敢点,这有什么呀,至于吗”,或者“别那么胆小,太不像个男子汉了。”

可以微笑着看着孩子,坚定地说:

“我相信你行的,再试试看,我在陪着你。”

或者,“等你想了,我们再试试,做不到也没关系;办法总比困难多。”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这样子是不是完全不能够批评孩子,只能小心翼翼、一味“捧着”孩子了?

当然不是。没有必要,也不现实。

积极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洛萨达比例。

最初是马塞尔·洛萨达在研究公司组织管理时提出的。

他发现,公司开会时的对话中,若积极词语与消极词语的比例大于3:1,公司就能蓬勃发展,反之很容易走下坡路。

心理学教授约翰·戈特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5:1的“家庭洛萨达比例”。

即,我们对爱人、孩子的每一句批评,要配上5句鼓励,才能维持稳定的关系。

所以,在“5:1的家庭洛萨达比例”原则上,多去信任孩子、鼓励孩子吧!

下面这些很好用的黄金句式一定要多跟孩子说:

“我知道会好起来的!”

“你有力量去面对。”

“你可是幸运儿呢!”

每个孩子,都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的。

有一种问题,叫做父母觉得你有问题。

有一种自信,叫做父母觉得你能行。

永远不要小看“暗示”的强大力量。

父母随口而出的语言,或许就是孩子未来要走的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暗示”的力量如此可怕!有些话永远不要对孩子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gs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