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的力量如此可怕!有些话永远不要对孩子说。
脑科学家洪兰教授说过:“大脑是可以被语言改变的。它会一直不停地因为外界的需求而改变神经的分配。”
当父母一直笃定地告诉一个孩子,你聪明又努力,学习肯定没问题。
孩子的大脑就会自动输入,不自觉地用行为证明这个期待,从而脑子越来越好使,成绩越来越优秀。
反之,当父母总是贬低孩子,孩子的大脑就会产生“我很糟糕、我不行”的观念,并用各种行为去“证明”父母的话。
不仅大脑会“变笨”,整个人生都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自证预言”。
就像心理医师苏珊·沃德教授曾经说的:
“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暗示对孩子的影响力,真的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父母对孩子的言语评价,是孩子行为的导航。
孩子的未来是好是坏,就藏在父母的嘴里。
一些父母可能觉得,我都是为了孩子好,才不时地“敲打”他啊!
殊不知,潜意识不会用否定句,不会转弯。
当我们批评孩子:你怎么总是撒谎?
孩子听到的是:我就是一个爱撒谎的人。
当我们吼孩子:你不要总是把房间搞得脏兮兮!
孩子听到的是:我就是一个脏兮兮的孩子。
当我们冲孩子说:你给我小心点,别又感冒了!
孩子听到的是:我身体不好,容易生病。
我们的目的和意图可能是希望孩子好,可不断的提醒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暗示,孩子也就学会了:
“我就是不可爱的,糟糕的,有问题的。
爸妈批评我、骂我,都是因为我不好,我不配被爱。”
最后,孩子就成了父母口中的“问题”孩子:喜欢撒谎、讨厌学习、坏习惯成堆、总是动不动就生病......
斯坦福大学催眠专家戴维·施皮格尔博士明确指出:
“在12岁以前,人的大脑信息传递途径还未成熟,有近85%的儿童催眠感受性极高,4-10岁的儿童最容易接受催眠暗示。”
孩子们无条件地仰赖着父母。他们的生活积极还是负面,全在父母一念之间。
每个孩子都是被催眠暗示着长大的。
消极的暗示,像是心灵的腐蚀剂,使一个孩子退缩、自卑、失去面对困境的勇气。
而正面的、积极的暗示,像阳光,照耀着孩子黑暗的区域,让孩子乐观向上,拥有战胜困难的自信。
父母如何正确应用“暗示”养育孩子呢?
萧伯纳曾说:“要记住,我们的行为不是受经验的影响,而是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