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一词有很多定义。
在富爸爸理念中,“财富”的定义是由著名建筑设计师,也是发明家、思想家的巴克敏斯特·富勒博士提出的。它的定义是:
一个人继续生存多少天的能力。
再进一步解释,就是如果不工作,你能生存几天?关键词是“不工作”。
如果你今天停止了工作,就是说你失去了来自工作的收入,你的积蓄能让你活几天?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搞清楚几个方面的事情:
你现有的积蓄,主要包括你现在有多少存款,以及有多少可以立即出售或者兑现的股票之类;
你的收入,当然是除工作收入以外的收入,包括你的资产给你带来的正向现金流,比如每月理财的收益,每个月的租金收入等等。这个也叫被动收入。
你的支出,是将你所有的生活开销相加,得出每个月生活所需要的费用之和。比如家庭基本开销(水、电、煤气、电话、上网、交通等费用);还有你住的房子每月的按揭贷款或者说租房的租金;还有养育孩子、赡养老人需要的各种支出等,还有平时各种休闲娱乐活动所需的费用(比如看演唱会、看电影、订阅杂志、旅游、健身等等)。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个详细的收支明细表。
这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件很繁琐很痛苦的事情,尤其是支出,但是,正是这个过程对于我们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设定投资目标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里也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份相对比较全面的支出清单,供大家参考使用。
按揭还贷;租金;
家庭保险;医疗保险;
家庭一般开支(水,电,煤气,物业,电话,有限电视,宽带网络费等);
汽车贷款;汽车保养;汽车油费;停车费;交通支出(高铁,飞机,出租,公交,地铁等)
伙食(在家,在外)
娱乐费(看演唱会,音乐会,话剧,体育比赛等):订阅杂志或视频网站会员;
旅游度假;
杂项(买衣服,家居用品,书,电子产品,水果零食,美容理发等)
养育孩子/照顾长辈的各项支出
锻炼健身费用
宠物开支(食物,医疗,托管)
其他有可能的费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支出,是在维持现有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得出的数据,并不是要大家缩衣简食,不看电影,不买衣服,降低生活质量得出的数据。如果要降低生活质量,那我们的财务自由也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在理清了收入和支出以后,我们大致就可以判断出自己目前的财务情况了。
用你的积蓄+收入除以每月的开支,就是你的富有程度。

假如我每月生活开支需要8000元,我手上银行存款有五万元。就用5万除以8000,等于6.25。
这个结果就是你不工作,你的财富能够让你生活6个月左右,6个月之后你就要开始努力赚钱了。
同时,这也就算出了你每月需要的现金流,也就是投资目标是多少,要实现财务自由,你每月要获得的被动收入要高于支出水平,也就是至少要高于八千元。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测算呢?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确定性不断增长的时代。
以往人们认为的,有一大笔钱,足够生活三四十年就无忧了,这种情况已经不保险了。
即便你有一份高薪的工作,也可能因为某个意外事件就断了收入。
或者你觉得手里有一大笔钱,通货膨胀却在不知不觉间蚕食了一大部分。
其实,财务自由本身跟你有多少钱无关,它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
罗伯特·清崎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过程,就是现金流。
富爸爸财商教育体系最核心的一个词也是现金流。所以,他把他的游戏,命名为现金流游戏。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在玩现金流游戏,现金来了,现金走了,只不过普通人很少关注这个过程,而富人则是通过一些手段让自己拥有了一双透视眼,能够看到现金的流动,并让它拼命向自己流动。
这年头现金不是王,现金流才是。
记住这个公式,千方百计提高你的被动收入,不断拉长你的时间等数,你才会越来富有。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或看过《富爸爸穷爸爸》的书,但真正玩过《爸爸的现金流游戏》的人可能不多。金钱和财务是个很枯燥的事情,纯粹为了金钱去赚钱也很枯燥,除非你找到了自己的资产,或者说找到了愿意为之付出的梦想、使命感。当然,找到了游戏的感觉也是可以的。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游戏?为什么游戏产品流水会成为很多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那必然是游戏触动了人性本身。
游戏也可以是现实,其实我们可以从游戏中学到很多很多东西,当幼儿园里老师带着大家玩丢手绢儿、捉迷藏,游戏就开始有了教育意义。我们首先要提醒大家的是千万不要认为游戏只是游戏,现实只是现实。如果在现实中找到了玩游戏的感觉,并且有明白的行为动机和使命感,那你就真正找到了资产。
我们必须提醒大家,不要轻视《富爸爸现金流游戏》。这个游戏是清崎的第一个资产,也是他最主要的资产,它是通过几十年时间打磨出来的。从大富翁开始到现在,清崎为什么要打磨出这个游戏?

《富爸爸现金流游戏》已经高度模拟现实了,其中有上班工作、领工资、结婚生子、离婚、破产、按揭买房、买卖股票、投资企业等等设置,这都是《大富翁游戏》没有的。如果说它没有现实意义,那罗伯特.清崎为什么要花精力在《大富翁游戏》基础上生产出这个游戏?所以大家首先从观念上要去除“现实跟游戏不一样,玩游戏没用”这样的想法。
显然游戏不仅仅是娱乐的手段,
它有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对你潜移默.产生着训练知识、培养习惯等方面的作用。
现实也是场游戏。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以游戏的方式在发生。比如你在手机上刷视频、刷新闻,刷到最后什么都没留下,除了过程中的笑声,那跟玩偷菜、王者荣耀的游戏有什么区别。所以说生活中游戏无处不在。
有人可能还是会觉得游戏与现实差别太大,现实中我们经常会别无选择,而游戏中可以掷色子,掷到什么就是什么,有极大的偶然性。
但实际上,你高考完报志愿,平行志愿好几个,哪个能录你,不像掷色子吗?毕业了,投出去好多简历,哪家公司能要你不也是掷色子吗?
大家参与游戏时总是不认真,松松垮垮的,这首先就体现在找自己的奶酪上,而奶酪就代表着梦想。
游戏本身是个集,当你开始玩游戏就进入了这个集。知觉力差一点的人可能只看见六个玩家和游戏中各种元素组成的两重集,知觉力强的人可能还会看见投资工具、日常生活等其他的集。
《富爸爸现金流游戏》就是要在集中训练你对资产的知觉力和自身知产的建构力。你玩游戏的时候玩得越认真,游戏的效果就越好。

而到了现实当中真的东西你又能有玩游戏的感觉,那就达到了双重的自我超越。
你有没有围观过打麻将的场面?当大家只是打麻将不涉及赢钱时,这麻将往往打不了多久就散场了,而一旦赌了钱,有了真切的利益得失,麻将桌上各方就会极其认真。
你可以有各种尝试。
其实这个游戏最大的不确定性是你每一局里碰到的玩家可能是不一样的。你可以了解游戏、了解自己的可能性,但是对方的可能性你没法预料。这就像围棋对弈,你棋艺精湛,深谙行棋规则,但你并不了解对方的棋路,所以每次落子都是一次新的尝试。这就是说当你处在不同的集中时,必须要有一些不同的应对方法。
另外场景不同也会带来意外性,
外界环境会影响你的反应方式。
游戏相当于一个老师、一个教练、一个比赛场地,它会带着你训练你的知产,训练你的财商,训练你对资产的知觉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