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学思行 精进学思行 今天
在《决策力》1:什么阻碍你有效决策?中分享了,阻碍我们做出有效决策的4个障碍:认知狭隘,证实倾向,短期情绪以及过度自信。《决断力》中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方法:WRAP。
本文分享W(widen your options,拓展选项),它主要用来克服第1个障碍——认知狭隘,作者认为这是四个障碍中比较容易克服的。
认知狭隘,指的就是我们在进行选择或决策时,容易把自己限制在比较窄的范围内,而克服的方法就是要主动给自己创造选项,具体有什么方法吗?这是本文重点回答的,我将书中提到的创造新选项总结为三个词:多选项、找亮点和爬梯子。
1 多选项
1.1 同步多方案
作者在书中分享了一个对平面设计师的调查研究,这些设计师被要求为网络杂志制作一个横幅广告,他们被随机分配到两种方式进行创作:
方式1:一次设计一个广告,完成设计之后,得到反馈,设计师根据反馈进行相应的5次调整,这样一共就产生了6个广告设计;
方式2:同时进行多个方案设计,他们每个人要求先直接做出三个广告,同时接受相应的三次反馈,随后设计数目减少,反馈也由两次减少到最后的一次,最后他们也都相应地做出了相同数目的广告(6条),也收到了相同数目的反馈(5条)。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设计中是一次设计一个,还是一次设计多个方案。
这两种不同创作方式,看似结果相同(6个创作),过程也相似(5次反馈),但设计效果却惊人的不同。
结果显示,同时进行多个方案设计,最终设计效果更优,而且,有80%以上的设计师都认为反馈是有帮助的,并且没人认为反馈是对他们的批评,而且这个过程让他们变得更有信心;
而一次设计一个方案的设计师,只有35%的人承认反馈是有帮助的,并且他们中一半以上的人,认定收到的反馈是对他们的批评。批评他们的;而与此同时同时设计几个广告方案,设计师认为自己没有受到批评。
为什么会是这样?结合书中描述,我的理解有如下的几个原因:
第一,从技术层面讲,当你同时设计好几个方案,在反馈阶段能够同时收到对这些方案的多个反馈,能够让你对设计原则和方法有更加全面的认知,从而更好帮助改进;
第二,从心理层面讲,当你只有一个方案在手上时,你更容易把别人的评论看成是“对自己唯一选择的非难”,通俗讲,当你只有一个选择,你更加容易把自我意识和你的设计结合起来,而如果你有很多设计,你就更能把自己与他们分开,从而更能保持开放的心态。
这个例子其实也进一步的跟我们说明了,我们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如果能够给自己创造更多的选项,就能够让自己保持更好的开放心态,同时也能够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从而做出更好的选择。
1.2 双要素结合
在创造多选项时,为了保持选项的全面性,作者提出了“双要素结合”的概念,也就是考虑方案时要将“促进的要素”和“预防的要素”相结合。
书中提到了一家做办公用品的公司——史泰博(Staples),在2000年经济衰退时期,为了应对外部经济低迷,公司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方面他们关闭了效益欠佳的商店,控制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它又多雇佣了10% 的员工,让他们开发一些新的高端服务。
与此同时,史泰博的头号竞争对手欧迪办公(Office Depot),采取了预防要素,他们裁员6%,但并且没有在新产业当中做出相应的投资。
两种不同的策略,导致在经济危机发生后的三年内,史泰博公司的利润大于高出欧迪30%。
这种“双要素”结合的方法,让我想起在压力管理上类似的方法。为了提高自己抗压能力,我们既要学会应对消极情绪的方法(防御的要素),比如写作;也要学会提高我们积极情绪的手段,比如运动、冥想和感恩练习等,当把这两个要素结合起来,就能产生更好的结果。
1.3 小心两个“误区”
总体来说,选项越多,我们能够做出正确选择的概率越大,但是这里要避免两个“误区”,一个是“选择困难”,另一个是“虚假选项”。
哥伦比亚的希娜.延加(Sheena Iyengar)和马克.莱珀(Mark Lepper)进行了一个经典研究,他们监测了食品超市内,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某一天超市内建立一个可以尝试6种果酱的桌子,它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而又一天超市摆放了有24种果酱的桌子,这一次比前一次还受到人们的欢迎。
但到了收银台那里,却发生了令人惊讶的事情,在6种果酱当中进行挑选的客户,他们掏钱购买一罐果酱的可能性,要比那些在24种果酱中挑选,并购买的可能性要高出10倍。
所以,选择过多也容易使人们产生困扰,干脆放弃了选择,回到我们实际情况,在给自己创造选项时,我们常常不是选择过多,而是选项太少。
第二个误区是“假选项”。基辛格在《白宫岁月》当中,提到了在理查德.尼克松身上的一个经典的官场诡计,当时尼克松正在考虑关于欧洲某个议题的对策,美国国务院给尼克松提交一个有三个选择的备忘录,但基辛格发现其中两个显然是不可行的,而合理的就只有一个。它用一个经典的比喻来说明这种这种选项,这其实就像让让决策者在:核战、当前政策和投降之间做选择。
貌似有三个选项,其实只有一个,让你感觉有选择权,而本质是让你选择他设定好的选项。
2 找亮点
前面提到多选项的好处以及需要避免的误区,还有没有更直接有效的方法,让我们发现可能的选项?书中提到一点,我觉得很有启发,当我们常常日用而不知,就是“找亮点”,什么是找亮点?就是找到那些表现很突出的案例,看看你能从它上面学习什么,从而解决你要面对的问题,它又可以分为从“内部找”和“外部找”两个方面。
从内部找,就是从自己的身上或者组织内部去找亮点。比如你想养成早睡早起习惯,你可以观察一下自己在一个月内,有哪些天是做到了早睡早起,而自己是怎么做到的?比如我自己发现,只要我够在10:30之前上床睡觉,第2天我就能起来比较早,而且状态也不错,于是我就给自己设定了一到10:30就准时睡觉的要求,重复这个过程,就能养成习惯。
从外部找,就是从别人的身上去发现。书中提到沃尔玛的创始人沃尔顿的例子,他有一句经典的名言:
"我做的每一件事情几乎都是从别人那里仿效来的"
沃尔顿经常会从别的商家那里找到一些好的点子,比如当他听闻明尼苏达州的本富兰克林杂货店,创造了一个新的结账方式,他便亲自跋涉了600英里,到那个商店去看一下,他发现在那些店铺里面,所有的顾客都要到门口的中心结账去付款,而不同于他们自己的做法,在沃尔顿自己的店铺当中,购买厨房用品顾客会在厨房的用品柜台记账,而如果客户还需要肥皂,则需要到洗漱用品柜台单独的结账。
他察觉到集中化的结账模式的几个关键优势:它需要的收银员更少,可以减少工资开支出;减少了现金处理的频率,从而使偷窃的概率降低;顾客只需要一次性结算,更加方便。
所以,沃尔顿迅速的将这个方法普及到自己的店面里面,而且现在仍然沿用着,并且成为了很多大型零售商的学习样本。
找亮点,还可以换个说法,叫“对标”,就是当自己拿不定注意,或者没有思路时,就看看行业当中优秀者是怎么做的,比如在汽车开发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一下BBA(宝马、奔驰、奥迪)是怎么做的?很多时候,别人已经做过大量研究,形成了最佳实践,你不需要从头开始,只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情况借用就好,这能显著降低自己犯低级错误的概率。
比如我在做汽车声音设计的时候,因为第一次做,我不知道一些常规的转向灯,安全带提醒等声音究竟该如何去设计,我就会主动收集一下做的比较好的车,他们的这些声音是怎么做的?有什么特征?在以此为基础进行创造性设计,形成一套适合我们品牌和车型,而又不会太突兀的声音。
3 爬梯子
找亮点的方法很实用,而且它还有一个系统化的应用方法,叫做“爬梯子”。
“找亮点”的本质是用“类比”的方法,来发现新的解决方案,这个类比可以是不同层级的类比,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层次或者范围类进行类比,这个提升类比层次的过程,就像“爬梯子”的过程。
书中构想了一个初中校长琼斯的例子,他为了提高学校餐厅排队效率,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下午开课前有更多活动时间。对于这样的目标,琼斯该怎么做?他可以先观察在本校食堂中,有没有哪些队列明显比其他的队列行进速度更快,如果有的话,那找出来,看一看这个队列的工作人员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不存在这样的显著的亮点,它可以在往上爬几级,看一下这个城市内其它学校的做法;如果仍无所获,那么他可以继续往上爬,他可能会将搜索的范围扩大到任何一个有结账流程的组织机构,比如便利店,社区游泳池等;
在爬梯子的过程当中,它慢慢突破了问题的限定,他可能不会去找那些想出了创造性结账方式的人,而是一路追寻的那些善于管理流动人群的人,比如体育场馆游乐场以及购物中心的管理者们,比如能否从迪士尼的娱乐项目排队当中得到启示,从而将其运用到拥挤的学校餐厅中?
这就是一步步抽象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抽象,我们就能够从更多的领域去发现方法,用来解决我们本领域问题,这里面的关键是要抓住本领域的关键特性,而这一特性,在其它领域也有体现。
书中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一个叫做菲奥娜的设计师,1997年她受命于Speedo公司,希望能设计一款更快的泳衣,她最开始的类比思路是找寻在人创造的事物当中,有哪些速度很快?比如轮船,航天,飞机,甚至鱼雷,看一下它的设计特征是什么样的?能否将它们引入到泳衣设计当中?
后来她发现这个启发不够,就想还有没有更快的呢?她就想到自然界当中有没有好的参考?有一次她在一个博物馆当中看到了一条鲨鱼,而且向导引导她去摸了一下鲨鱼嘴部和身体,她有了一个很反常的发现,它的鼻子很粗糙,从头到尾都很光滑,但是从尾部到头了却是很锋利的,后来他发现了这个叫做”盾鳞",这种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少主力,并通过增加推力来提高速度,后来它就将这样的一个设计理念运用到泳衣的设计当中,最后就形成了著名的鲨鱼皮泳衣。
这就是一层一层往上爬梯子,最后能够从发现其它领域用于解决本领域问题的一些方法。这让我想起了“得到”开发的“得到高研院”以及《前途丛书》,其实也是想让不同领域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互借鉴,找到跨领域的新方法。
总结
最后引用这本书当中提到的一段话作为总结:
“当你使用类比时,当你发现已有人解决了你的问题,你就可以从这个世界上的’对策盛宴’中任意选择,如果你连瞧都没瞧上一眼,那么就只能自己编造答案了,这种情况每次都很发生,也许可行,但却不够明智,当然速度也不够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