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我们该如何度过人生?——《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书笔记之二

我们该如何度过人生?——《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书笔记之二

作者: 智识贩卖所伙计 | 来源:发表于2018-08-09 22:19 被阅读28次

    上文说到,死亡一没有直接的坏处,二没有结果的坏处,最多在“机会成本”意义上算是有点坏处,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坏事。所以,恐惧死亡是不恰当、不理性的反应。

    但这结论总有点让人犯嘀咕,真要如此,为什么世上个个怕死呢?

    卡根教授说,一件事值得恐惧,除了这件事是“坏”事,还有两个条件——发生几率大和不确定。如果这件事发生几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恐惧就是杞人忧天了。这件事还要有不确定性。一件必然发生的事,逃无可逃,只能面对,那何必恐惧呢?恐惧也没用啊!坦然接受它好了。

    死亡发生几率当然大,大到百分之百。人人都终有一死,谁都躲不掉。但死亡除了不可避免性,还有相对性和不可测性。每个人生命的长度是不一样,有人长寿,有人短命,而且很难预测何时死亡。如果说死亡应该恐惧的话,那恐惧的其实是死亡的不可测性。因为它满足了恐惧的第三个条件——不确定性。因为不确定什么时候死,人就会害怕自己早死。也因为死亡的不确定性,规划人生非常困难。

    那么我们到底该以什么态度面对人生呢?卡根教授凭借严谨的哲学思维,根据多年的深入研究,提出他的终极答案——

    以小心谨慎的态度来对待人生。

    呃……,这好像是句废话。

    其实不然。

    小心谨慎当然首先是指你要躲避各种危险,将意外发生的概率降低。

    再进一步,是指好好维护我们这部肉身机器。一部机器能否更长时间、更有效运转,取决于我们是否科学保养和使用。虽然它终究会坏掉,但我们保养使用得当,可以延缓报废的时间。所以,我们要健康饮食、积极锻炼、及时治病、避免身体损害,尽可能使自己活得更久一点。

    第三层意思是,要谨慎地考虑我们该如何设定和达成人生目标。毕竟人生有很多值得一做的事,要把这些事做成需要相当多时间,而人生只有一次,只有这几十年时间,如果浪费就没有机会弥补了。

    那该怎样合理安排我们这有限的生命呢?

    这就涉及到生命价值的思考。

    我们说,死亡就是剥夺了生命中可能享受的那些美好。那么所谓“生命中的美好”是什么呢?

    卡跟教授仍然把“好”作了分类:第一种是本质的好,就是这个事本身就能带给我们好。第二种,它本身无所谓好坏,但是它可以带来一个好的结果。

    最核心的,当然是“本质的好”。那到底“本质的好”是什么呢?有一种哲学认为,生命中“本质的好”,就是“快乐”。而生命中“本质的坏”,就是“痛苦”。其他的“好东西”,无非是能带来“快乐”这种“本质的好”。其他的“坏东西”,无非是能造成“痛苦”这种“本质的坏”。

    那么,好的人生就是尽可能多地享受快乐,尽可能少地遭受痛苦。这就是所谓的“享乐主义”人生观。“享乐主义”在汉语里带有贬义,这里换个中性的说法,叫“快乐主义”吧。这是一种从古希腊开始就广为认可的人生哲学。这种人生哲学很简单,快乐是好的,痛苦是坏的。

    既然如此,第一种人生策略就是“及时行乐”。尽可能多些快乐少些痛苦,我们的人生就是幸福的。

    但这种人生策略真的可行吗?

    首先,快乐体验能够长期维持吗?“快乐”这个词很妙,它揭示了“乐”一定是“快”的,一定是短暂的。就像钱钟书先生说的,说“永远快乐”就好像说“方的圆”一样不合逻辑。人的心理有个特点——适应性强。不管什么样的快乐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适应了。而适应之后,又必须寻找新的快乐,否则就会陷入无聊。所以说,“人生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想要的,而另一种是得到了”。求而不得则痛苦,得偿所求则厌倦。

    再进一步想,就算能“永远快乐”,就是让人满意的人生吗?卡根教授举了哲学家诺奇克的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假如把大脑接到一部机器上,可以让你享受到各种快乐的体验,你愿意这样度过一生吗?

    电影《黑客帝国》就是借用了这个哲学例子。这里要强调的是没有阴谋、没有外星人、没有邪恶的科学家,就是把大脑连接到机器上,获得最快乐的体验,你愿意这样虚幻但是快乐地度过一生吗?

    可能很多人并不愿意。这样触手可及的快乐,并不能真正让人满足。

    所以,幸福的人生除了快乐,还需要意义。否则,还是有种虚度人生的感觉。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人其实有多个不同的“自我”,比如说有“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体验自我”经历的是每时每刻的即时感受,而“叙事自我”则是专门回忆、讲故事和发掘人生意义的。这样虚幻而快乐地活在当下,满足的是“体验自我”。但体验是转瞬即逝的,“叙事自我”回首往事时,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那么第二种人生策略就是“寻找意义”,做有价值的事情。

    但是这种人生策略也有困难。目标越大,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个道理很简单。当你最终实现了目标,当然可以说没有虚度这一生。但如果你没有实现目标,那这一生算是彻底搞砸了,既没有意义,也没有快乐。

    所以,第一种人生策略是低风险,低回报。第二种人生策略是高回报,但是高风险。

    可能更好的人生策略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既有人生的“大目标”,又能在这过程中享受生活的“小确幸”。

    您认为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该如何度过人生?——《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书笔记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kh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