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读书笔记
“永生”活法仅两种,你想不出第三种

“永生”活法仅两种,你想不出第三种

作者: 快速读写书评站 | 来源:发表于2018-05-24 21:25 被阅读306次

    ——解读谢利·卡根《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之二

    谷歌首席科学家Ray Kurzweil说,再过20年,人类掌握永生技术,电影《时间规划局》某些科幻剧情将变成现实:每个人的容貌和体能,在25岁时固定不变。联想当前科学发展的速度,我们现在想象一下将来“永生”怎么活,已不算很特别的胡思乱想了。

    死亡是自然规律,每个人终将走进鬼门关,永归黑暗,想着令人悲从心来。我们现在无法拒绝死神,唯有无可奈何、不无惊惶地接受它。可是,假如将来,人类有能力改写这一自然规律,那又怎么样呢?“永生”必然令人欢欣鼓舞、一定值得我们热切期待吗?

    一般人会脱口而出:当然是。只要在生命历程中删除死亡,每一个人就坐拥无穷无尽的时间,必有机会找到自己希望过的美好生活。怎么会不是最大的好事呢?更何况,科技还会保证我们永无疾病、青春常驻,有谁会不期待呢?

    有。谢利·卡根教授说:永生对于人类,有点细思极恐!

    在《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著者讲授本科课程《哲学:死亡》23课时内容汇集,贝小戎等译、北京联合2014),他用缜密、风趣的语言,推导出这样的结果。

    卡根教授讨论“永生”之前,先完成对“死亡的坏处”的阐明——他断言:死亡导致生命划上终极的句号,永无再续,一个人生命中获得的一切被全部清零,缠绵情爱、显赫地位、金玉满堂……所有的美好幸福,戛然而止,这是死亡的明显坏处,使每个人感到无比痛苦。

    以“死亡的坏处”为参照,你自然希望得到“永生的好处”——你生命中拥有的一切,从此不必担心被“清零”,你的美好幸福,将1万年接1万年地,……噢不,应是100万年接着100万年地延续,永无止境。

    “要记住,关键的是,永生不仅意味着生存很长的一段时间、甚至极其漫长的一段时间,而是永远生存下去。要想出一样你希望永远做下去的事,我认为这是非常困难的,实际上,我甚至认为它是不可能的”(232页)。

    卡根的措词相当谨慎,他想象一个人如果数百万年接着数百万年地活下去,即使是每日都活得天堂般的惬意,都免不了始终有一日,感到重复、陈旧、乏味、厌倦。人只要活着,毕竟不断需要新鲜感来填充,耳目一新的感觉太好了,所有人都追求,这样活才有味道。不然,如果你认为天堂的生活值得期许的话——

    “想象一下在天堂将要发生的事,我们都变成了天使,永远歌唱赞美诗。正好,我喜欢赞美诗,……但如果你让我永世唱赞美诗的话,那么这件事就似乎不太吸引人了”(231页)。

    卡根列举好些美好生活的具体做法、以及多种美好生活方式的组合/复合,令你感到愉快,但当你想到这样1000年、100万年、10亿年地过下去,也会变得没有吸引力,“我想不出任何我希望永远从事的活动”。

    当一个人想到,自己享有美好生活的日子,不止过几十年或者几个世纪,而是在无穷无尽的日子里都这么过,无法解脱,无法远离,这一切都会变得厌烦,过得惬意也没有用。

    “于是,永生这看似美妙的梦想便成了一场噩梦,一场我们永远无法逃脱的噩梦”(233页)。

    卡根教授的“永生”活法方案第1号,至此论证完成,有些苏格拉底风格。你觉得有说服力吗?如果满分是5分,你愿意给他多少?请记在下面空格。呵呵~

    人在极其漫长的“永生”中,必须解决重复、陈旧、乏味、厌倦。例如有一位天才数学家,起初以钻研数学为头等快乐,可是,100年、1000年、100万年后,最终他将会说:“我研究数学太久了,我对它失去了兴趣。”由于天长日久,他对自己最有天资、最有兴趣过的生活,逐渐失去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产生消极情绪,这是常人能够理解的。

    卡根教授进一步说,也许科学家可以发明一种特殊的健忘干预疗法,造成持续渐进的失忆,比如你活到5万岁时,开始厌倦当前的生活,你就可以接受这种疗法,把你2万年之前的记忆删除,后来你活到10万岁时,又渐进删除8万岁之前的记忆,经过这么删除记忆,你生活中的新鲜感又回来了。

    为了源源不断地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克服陈旧、厌倦,科学家还有可能发明一种重塑天资、再造志趣的技术。比如,天才数学家活到5万岁后,把天资、志趣移除,重塑为钢琴演奏家,再过2万岁又重塑成建筑师或宇航探险家,依此类推。

    ——这就是卡根方案第2号。他想象自己:假设我持续经历这种渐进、缓慢而彻底的,有关记忆的删除,志趣、信仰、渴望和品位的改写重塑,岂不是永远可以享受到新鲜的幸福感,不再觉得生活重复、陈旧、乏味、厌倦?此号方案看似合理、可行了。

    但教授话锋一转:我,谢利·卡根,哲学家,现年50岁,2018年5月24日,站在耶鲁大学1号教室的讲坛授课,我有个温馨的家庭,在芝加哥密歇根湖畔,度过无比快乐的童年,……。假如9018年5月24日,那时“我”7050岁了,但7000年间,“我”经历过多次对生活的厌倦、渐进失忆、重塑志趣,“我”自己3000岁之前的记忆全部被清空了,7050岁的“我”完全不懂哲学。当然,我得承认那个7050岁的“我”活得新鲜、快乐。可是,现在2018年5月24日、年纪50岁的我,与7050岁的“我”还有什么关系吗?

    至此,卡根有了方案2号的论证结果,我觉得比第1号论证更有感染力——

    “假如未来有一个人,那个人是‘我’,但他和现在的我截然不同,那么我不会在乎他是否存在”(237页)。将来人类真能上演永生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从现在开始,10万年后,50万年后,100万年后,会有一个人,而他是‘我’,但我不在乎这些”(238页)。

    卡根教授声称,他只能想象出前述两种“永生”活法,一种似乎令人生厌,另一种,应该无人真正会在乎它。总之,两种“永生”活法,都不符合“必然令人欢欣鼓舞、一定值得我们热切期待”。他不能想象出第三种来。读者好友们,您可以试试,如能想出第三种,您就超过耶鲁大学一流的哲学家了。

    呵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永生”活法仅两种,你想不出第三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re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