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我爸吃飯。幾個星期沒見,他那剛剛修剪過的頭髮一掃過去萎靡不振的樣子,身上穿著一件嫩綠格紋的襯衣,顯得他精神俐落。我忍不住夸了他一句“不錯啊,很帥!”,他沒答話,不過看得出他偷偷地忍住往上翹的嘴角。
一個月前我跟他定下“父女溝通三原則”——就事論事,不帶怒氣去對話,先肯定對方合理之處。之從那以後,習慣了先肯定爸爸合理的地方,稱讚他的話也就說得越來越順口。每次打電話過去也不再只是停留在“吃飯了沒”“吃什麼”“身體還好嗎”,在討論事情方面也不會聊了沒幾分鐘就有其中一方暴躁如雷地走開。這為我們之間的溝通定下良好的基礎。
爸爸他辛苦了一輩子,現在退休後我也不想他太勞累,能過上清閒的生活最好。但就像擺久了的菜刀不磨,過一段時間就會遲鈍。我在提出“三原則”后的第二天就跟他提建議說不如找個時間學點東西比如電腦什麼的。他不以為然,“人都這麼老了,還有什麼腦力去學。”我被他這種“自暴自棄”的態度激怒了,我見過一大群七八十歲老人每週雷打不動地去社區中心學英語,當時他們那股勤奮好學的勁頭鼓舞了我和我的隊友們。我用這個例子去反駁他,他怎麼也聽不進去。我看著我爸麻木的臉,突然想起了“父女溝通三原則”,其實這個原則也是約束自己的啊,不能帶著負面情緒去溝通。
我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開始平靜地去思考一個問題,我爸真的對電腦很反感嗎?如果是的話,那為什麼我在向他展示我新買的IPAD怎麼用時,他還挺有興趣的樣子,自己鼓搗著看網易新聞,不亦樂乎。我突然想到自己,如果我們自己對一件事沒有十足的把握,我們下意識也會想要拒絕,我們不一定是抗拒那件事,我們也許只是拒絕失敗。那我爸的回答是不是也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的表現?我這麼一想后,心情就沒這麼激動了。等到他樣子沒這麼不耐煩后,我對他說,“你說的也對。電腦的操作太複雜了。我小學的時候你不也看到我摸索了好一段時間才學會開關機嗎。”(肯定他的憂慮),他也沒說話,我繼續說我自己的,“我剛剛之所以提老年大學里的那些老人們,怕你無聊了,擔心你。”(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你覺得不喜歡也沒關係,你不是喜歡歷史劇嗎,我剛好手頭有幾個電影,我拷到U盤到時給你看吧。其實有電腦在,你想隨時怎麼看就怎麼看了。在網上一搜在綫看就行了。”(婉轉地提出電腦的好處。)
他也還是不說話,我耐著性子問了他“是不是”,他沉默了幾秒說“是。”
後來我發現,每次我用電腦的時候他也會在旁邊看著。有時候要一起看電影,他會看我怎麼操作,我讓出鼠標讓他試了幾回,雖然還記不住,但指點幾下還是順利地打開文件。
過了這次之後,我越發覺得越是跟親密的人,有些話越是要說出來。比如說我也曾經聽到我的同學和我抱怨她媽媽跟她眼光不合,冬天老是責怪她的衣服又薄又不好看,一定要換又厚又笨重的棉大衣。我想其實誰家的媽媽不喜歡自己的女兒漂亮?她媽媽也許是擔心她穿少了會著涼感冒吧。可是媽媽一般都不會直接說出來,而是先挑你的錯。等到我們大了之後,我們也學了爸媽那一套“先挑錯”的方式,老嫌爸媽的品味不好,其實我們明明是擔心對方的,為什麼就不能直接告訴對方心意?
當然,也有以“關心”的名義去干涉對方的選擇的。這種情況想必大家會更加熟悉,爸媽的一句口頭禪就是“我這是為你好!”,但這種“為你好”,跟我說的“直接告訴他你的擔心”是不太一樣的。這種“為你好”,是忽略了對方的意見,強勢地把自己的想法加在別人身上,如果你不聽話,我就用“生氣”“責罵”“冷戰”來報復你。試問這種如同綁架式的關心,誰願意接受?跟父母提建議也是如此,因此,則是要去理解對方的想法,同時再告訴對方自己的心意。最終的選擇權請交回他的手里。
說這麼多,也就是想說回標題,我已成年,而父母他們不再年輕。性子這種東西隨著大家年齡的增長往往是拋物線的樣子。我們漸漸長大,懂得慢慢去控制自己的情緒。而父母這個時候亦不再年輕,很多時候他們對人事物也看開了,就會像小孩子隨性而然。再來年紀越大,有些觀念與想法越是根深蒂固。這些經驗積累下來的觀念他們習慣了幾十年,不是一時半刻可以改變的。
不過固執歸固執,有一點他們也跟小孩子很像,就是模仿能力。如果你用足夠的耐心去聽他們的想法,一次不行嘗試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會有一次他們會像你一樣靜下來傾聽你的意見。
昨晚跟我一朋友聊起我給我爸佈置的每天寫日記的“作業”以及他最近的變化,感到有點唏噓又高興。唏噓的有些時候為了提出一個好想法還要去查很多資料以使爸爸信服得花不少心力,高興的是以前自己的身份是個小屁孩,對父母的話唯命是從,現在開始慢慢可以給爸提建議。雖然這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責任與考慮更多的事,卻沒以前這麼強烈的無力感。
我朋友她聽完我說後,跟我說了句,“這段話在你生日這天說特別帶感。”
誠然。22歲了,要加油。
Milonta X700_Ilford pan1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