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科学的对待健康

科学的对待健康

作者: 大琬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23:53 被阅读0次

读了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冯雪老师的《给忙碌者的健康管理课·心脏医学》,讲了心血管系统的原理,作用,还有如何预防猝死的一些基础知识。说基础,却很多人不知,很多预兆和提醒容易因无知被忽略,下面就将一些干货进行摘要。

1、猝死是储备坍塌导致的

储备这个词听起来很陌生,不过概念很简单,就是心脏因身体的需要而增加射血的能力,也称作心力储备。

上节课,我们讲到了“适应”,它和储备有一些联系。

储备,是一种扩大适应范围的潜力。

正常健康人群的心脏储备,最大可以是日常心脏功能的8倍。但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心脏储备也完全不同。

这和一个人的长期健康习惯,近期工作生活压力,当下疾病状态等一系列因素有关。而且,它的减退和提升,都是一个相对较长且隐秘的过程。

在心血管疾病不知不觉的发展中,一个人的心血管储备就会接近坍塌。这时再加上一点压力,这个人很有可能就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

所以,大部分情况下,猝死是心血管储备坍塌导。

2、预防猝死的三种策略

我们要怎么预防猝死呢?逻辑上有三种策略。

避免最后一根稻草策略。能引发猝死的事情,我们不要去做。

关注身体信号策略。我们要注意引发猝死的先兆,也就是去注意储备透支的信号。

拓展储备策略。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策略。既然储备是一种潜能,那我们就要努力去拓展它。

人类面对疾病,总是想从最简单的办法入手。既然如此,我们就先来看看,如何识别最后一根稻草。

2013年,《柳叶刀》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列出了引发猝死的10根稻草,分别是:

在闹市骑车

用力解大便

大量喝酒或咖啡

心情抑郁

暴饮暴食

性生活纵欲过度

吸食毒品

吸烟或吸二手烟

吃得太咸、太甜

久坐不动

是不是觉得分分钟躺枪了?

其实,在人的一生中,这些基本无法避免。所以,避免最后一根稻草的策略,不够有效。

这很容易理解。

骆驼能被最后一根稻草压死,是因为它的背上已经有了一大捆稻草。放不放上最后一根,都不会解决根本问题。

所以,注意先兆,要比发现最后一根稻草有效。骆驼倒地前,腿或许会颤抖一下,注意到这个征兆,并且移走一定量的稻草,才是预防的重中之重。

3、注意储备透支的信号

国外有很多研究发现,人们在猝死前的两三个月里,经常会走进一个所谓忘我的工作状态。那时候,身体器官一定会有所反映,只是大部分人都忽略了,因为觉得自己还很年轻。

我建议,你一定要感知到身体在接受压力时,发给自己的不良信号。这恰恰是它在努力告诉你,你的储备在透支。

具体来看,储备透支的信号都有哪些?

首先,是一些惯常的因素。比如吸烟会增加2~3倍的猝死风险。精神紧张、自卑都是心脏性猝死的独立相关因素。

其次,是和心率相关的信号。比如莫名其妙地,安静时的心率比以前加快了不少,这个表现可能是因为心血管储备明显下降,连安静时的基础代谢都不能满足,需要通过增加心跳来代偿。

再比如,运动时心率增加缓慢,运动时血压下降。或者,运动停止后1分钟内心率下降不多,就是一个猝死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体现了心力储备的不足。

最后,还有一些和疾病相关。比如心功能不全合并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等。如果已经患了这类疾病,就说明储备已经在透支了。

值得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很多的猝死研究都证明,过量运动会大大增加猝死的风险。特别是那些长期以来低水平活动或者不活动的人群,如果突然做剧烈的体育运动,会使心脏性猝死概率增加17倍。

本质上来讲,注意到储备透支的信号已经能比较有效地预防猝死了,但这还只是对当下自己储备的认知。

第三种,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策略。那就是如何扩展我们的储备,提高我们心脏的潜能。

4、心脏健康带来的真正自由

这两讲,我们了解了心脏的适应和储备,我想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一下。

本质上,心脏的适应健康,是一种节制力。

选择太多,诱惑太大,但适应总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需要知己而任。知道有所为,并不是成熟的标志,知道有所不为,才是一种从外而内的自省和自知。

储备健康,则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上,拥有储备健康,你会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自信和从容。这个看不见的竞争力其实非常有意思。它不炫耀,不张扬,却是生命里厚重的所在。

它和我们在心里的信念遥相呼应,构成了生命里最绚烂的美丽。

这种美,是那种即便你遇上人生最不幸的遭遇,也可以从泥潭里生出莲花的希望。

相关文章

  • 科学的对待健康

    读了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冯雪老师的《给忙碌者的健康管理课·心脏医学》,讲了心血管系统的原理,作用,还有如何预防猝死...

  • 人的健康特别需要教育和管理

    人的健康特别需要科学地教育和管理 文/诚明子 人们对待自身健康的观念是需要引导和教育的。由于人们习...

  • 对待科学的态度

    一切皆有可能就是一切都不太可能,真正的科学家应该敢于直截了当的告诉别人哪些想法不可能正确。哪怕是最粗暴的判断...

  • 科学的对待癌症

    在这个互联网极度发达的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海量信息涌入了大众的视线,大家对健康的关注也很极...

  • 科学的对待以貌取人

    尽管我们常常被教育要"以貌取人”,但在现实中,我们根据一个人的外表形成刻板印象,几乎是自然而然的。 我们甚至会不自...

  • 对待科学的态度

    一、科学强调的是怀疑而不是信仰。很多人跟别人辩论时说不过人家了,就抛出一句话“这是科学”,隐含的意思是,如果你再怀...

  • 如何对待“科学”

    在开始今天的演讲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成人之后大脑还会不会发育…… 我们以前的观点是在一个人成年之后他...

  • 科学对待精神疾病 早日拥有健康心态

    其实最大的危害不是精神疾病本身,而是人们对待心理疾病的态度。正是这些不良的态度,形成种种失误,造成精神疾病的加重、...

  • 健康的对待熬夜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工作、为了家人、为了追求而去熬夜。很多人知道熬夜会对身体不好,但有时候还是会继续做下去。有时...

  • 《健康管理周刊》征稿

    订阅号《健康管理周刊》:生命科学与健康类公众号,解读健康前沿,普及生命科学! 现长期征集生命科学、医学前沿、健康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科学的对待健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ok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