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7日,星期四,北京晴
我生在小山村,成长在城镇,求学大城市,工作到处跑。我既经历过大城市的繁华,也体味过小地方的温情。
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她们各有各的美,也各有各的美中不足。
算下来,从上学到工作再到成家,我在北京已经生活了十四年,北京已经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
第一次到北京上学的时候,看着道路两边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的那么多的高楼大厦,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大城市!大概“刘姥姥进大观园”就是这种感受吧!对了,后来我才知道,北京还真有一个“大观园”,可谓无所不包。
帝都慢慢在北京生活习惯了,有时也说不出北京好在哪里。但是,每当寒暑假回到家里,就不得不暂时和聊得火热的小姐姐们分开,这让我愈发思念北京。
那时候的主流手机是摔不坏但可以砸死人的诺基亚,可我也还是买不起,偶尔去网吧上网,才终于和小姐姐们,哦不是亲爱的同学们恢复了联系。
在北京麦当劳肯德基遍地,但知道我研究生毕业回家时,我们市才开了第一家麦当劳,大家争先恐后排队去吃,门庭若市。
大城市的热闹,你在其中不觉得,离开了才能感受到。
在巴西我更是深有体会:我所在的黑河市,唯一的一家比较接近中国口味的中餐馆,水平甚至还不如我们,于是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但在圣保罗在饮食上可以和国内无缝对接,有很多味道很正宗的中餐馆:比如吃了一次拉了三天但还忍不住想去吃的重庆火锅,比如号称江苏餐馆实际老板娘大厨都来自台湾的面馆,比如虽然店面不大但是口味正宗还挂着老板和大使合影照片的兰州拉面馆……每次去圣保罗,我都要好好吃上几顿中餐解解馋。
大城市里,你还可以更早地接触到更新的技术和更新的生活方式。除了刚刚说的大城市先普及的手机,滴滴打车、共享单车、共享宝马,这样的新出行方式,无一不是从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开始兴起,也只有在那里,才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更肥沃的土壤。在很多方面,大城市都在引领着时代的潮流。
然而,大城市也有大城市的烦恼。越来越臃肿的大城市,可谓是“百病缠身”。自从工作以来,我的单位在不断地换地方,一句话概括就是“一年更比一年远”。我住南五环,而单位在北五环,每天来一发“十环”,以至于我产生了自己是个天才射击运动员的错觉。
刚参加工作时,钱包羞涩的我只能选择公共交通,公交、地铁加班车,运气好不堵车的情况下单程需要2小时。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在上不去下不来上去了还是前胸贴后背的北京地铁里,不要说谈人生谈理想,连谈尊严都已经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直到有了车,我的通勤时间才终于缩短了一些,但也发现了另一种痛苦叫做 “晚走十分钟,晚到一小时”。不过,终于可以气定神闲了,有时运气好,还能在五环上从容地欣赏一部爱情动作片。
大城市的交通,说起来都是泪啊。
北京有全国最多的三甲医院,全国人民感冒发烧都想来北京看病。如果你去了医院,更能感觉到什么是人山人海。臃肿、拥挤,可以说是大城市的代名词。
相比之下,小城市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但胜在距离近,不堵车。
而且,小城市还是有小城市的温情。无论小时候的小山村,还是成长时期所在的煤矿工人村,基本都是熟人社会。和老妈上街买个菜,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熟人,有同学、老师、同学的妈妈、老师的孩子……而且,因为我们几个孩子都上了大学,老妈在当地也成了不大不小的名人,逢人被夸,相当受用。
而在大城市里,房门一关,每一家都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甚至很多在一栋楼住了很久的邻居,彼此都不认识。虽然多了很多自由,但有时候也会让人感到一种特别的孤独。
我理想中的城市嘛,应该是一个中等偏小的城市,这里没有大城市那样多的发展机会,但这里有我施展才华的空间;这里没有大城市那样新鲜多样的娱乐和生活方式,但这里有我所需要的各种生活资源;重要的是,这里没有大城市的臃肿和拥挤,这里没有大城市的冷冰冰。
最重要的是,这里有我的家人和朋友,可以和家人一起快乐生活,和朋友一起把酒言欢。
你心中的理想城市,是怎么样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