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孔子说:“天生就懂得的人最聪明,通过学习而懂得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就是下等的愚民。”
萧伯纳说:“人们总是抱怨他成为现在的自己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但我不相信这是因为环境。改变世界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寻找梦想中的乐园,当他们找不到时,他们就会亲手创造。”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1],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2],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同时他还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费边社会主义的宣传者。他支持妇女的权利,呼吁选举制度的根本变革,倡导收入平等,主张废除私有财产。
萧伯纳的一生,是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密切关系的一生。他认真研读过《资本论》,公开声言他“是一个普通的无产者”,“一个社会主义者”。[3]他主张艺术应当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其思想深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及尼采的影响,而他又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不过他却主张用渐进的方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
时代在飞速的进步,其变革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更替着……
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去主动的拥抱和迎接趋势,并顺应其发展,而让我们与之并进……
正如孔子所说,我们应该努力的成为知者。也如苏格兰的知名剧作家萧伯纳所言,我们不要抱怨我们所处的环境,因为沮丧、抱怨、愤怒,压根儿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真正改变世界的是这样一群人,就是他努力的寻找梦想中的乐园,当他们找不到的时候,他们就会去亲手创造!
这就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正如上个世纪英国伦敦因为工业扩张的初期,人们交通很多使用马车,而马车在方便通行的时候也带来了很多副产品,诸如道路拥堵和马粪成灾。很多人则出现了悲观的情绪,而恰在这时候,匠人却率先领悟到了马掌钉的生意火爆及趋势……
面对机会,有人迷茫,有人看到了悲观一面,而有的人则迎难而上,发现机会,并主动的创造出机会,赢得未来!
如何正确认识、掌握这个变化的世界,是当下乃至未来每个人的必修课!
威廉.莎士比亚说:“世间本无善恶,全凭个人怎样想法而定。”
2500年前的孔子说:“选择一个你热爱的工作,你在一生中将不必被迫去工作!”
选择大于努力,方向决定出路。
【奥】多丽丝.耐斯比特\【美】约翰.耐斯比特合著的《大趋势》一书,洞悉世事,博古通今,照见未来……
道理很直白,浅显,我们都可以看懂。
但,只有真正把握大趋势的才会赢在格局,“一览众山小”……
——力 2023年5月5日 癸卯年三月十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