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一下,为什么要说这个题目?因为猪肉涨价以来已经一年多了,近期还有小幅波动缓慢上行的趋势?看了一些资讯,有地方说猪肉价大周期要四年左右;有地方说饲料价占比50%左右,饲料价格已经相对稳定,肉价浮动空间不大,还比较了中美同等饲料量的肉产量差异;有地方开篇就拿包子店豆沙包涨价,油条店油条涨价50%,而且涨了就不会降回去来佐证。总的来说就是肉价降不回去了,而且一年以来全民也已经平稳适应了。
在此期间还涨了知识,什么我国传统的土猪是黑猪,比如20世纪初至中页可查到的猪八戒形象都是黑猪,但是经典的86版西游记里猪八戒已经变成白猪了,还云云外国白猪好养易出栏廋肉多之类的,所以土猪在消亡。你一定也不知道吧。继续网上爬,看到一篇像干活的文章《趣味考证:八戒的「肤色难题」与中国「白猪史」考》,里面很学术的说了世界大面积都是黑猪花猪,白猪都是后来品种,比如英国大白猪还是其本地土猪和广州猪的后代。这个就不细究了,记住这些就够了:1)猪本来都黑,人养久了就变白了;2)猪八戒的历史形象到目前也是在变白。而肉价上涨以来,菜市里的黑猪商贩多了,黑猪肉还要贵些,虽然唱了很久的“我们不一样不一样”,口感上我还没吃出太多。不像番茄,除了坊间传说的“特供”,大众能买到的番茄都是一个味儿,没啥味儿。
接下来分三个部分谈谈农产品散户:1)农产品散户的特点;2)农产品散户经济的作用;3)农产品散户经济的未来,没有未来了。
农产品散户,说白了就是农民把自己产出的农作物拿到菜市上去出售。在兴盛的时候,一户农民可以拿到菜市出售的农产品品种不多、量也不大,基本都是应季的瓜果蔬菜肉蛋禽。这期间无论走出农村的劳动力有多少,随着机械的应用、以及其他农户的有偿帮助,每一户的劳动力都还能应对产出。大众意识里农民还是节约的,实际也是,加之有机肥获得有便利性的优势,瓜果蔬菜种植上化肥的使用不是全程覆盖,有机肥还在大量使用。还有一点种子多数是上年产出预留的,种子问题不会成为成本问题。家禽养殖上,即使是鸡鸭不会孵蛋后的一段时间,也不全是饲料,菜叶、剩饭、谷康等还在大量使用,而且除了猪以外家禽们基本白天都是放养,鸭子白鹅还会带出去游河。放到现在这些就是所谓的土菜土鸡,价格较高,真伪难辨。过去之所以有那么多真土特产,最大的原因我认为是量少。量少有很多原因,其一有本钱少,即使现在传统农民本钱也不多;其二缺乏大型养殖的能力和环境,养十只鸡可以,换一百只就是另一个问题了。但量少确是接近自然的,所以品质本身是好的,少量多样还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就是病害少,量少多品种再加上空间够就会形成一个自恰的生态系统。农产品散户没落,有劳动力流失的原因,近来影响更大的是生态环境的原因,如前描述的散户种植养殖,生态的破坏上你觉得怎样?全国农忙的夏收秋收会产生大量的麦秆秸秆,焚烧是严令禁止的,这很破坏环境;但再往回一些年,情况不是这样的,这些都是柴火,由于每户的产量不多,通常还不够用来每日三餐和煮猪食。同样是焚烧了,那时却不会有环境污染的问题,这就和常言的“抛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一样,还是和前面一样的结论,这样分时段少量的焚烧是生态自恰的,自然环境能处理这些碳排放。还要提一个散户在出售端的环保现象,现在如果你能遇到一些老爷爷老奶奶在菜市边席地售卖蔬菜的化,你还能接触到他的售出品包装方式,一根稻草拴紧;而通常我们现在逛一趟菜市会收获多少塑料袋,真是很多了。塑料袋最初是紧俏品,我年龄大,小时候还存过塑料袋(不知道是否流行,存糖纸火花之类的倒真流行)。随着超市的普及,个人消费者逐渐淘汰了菜篮子。超市不免费提供塑料袋后,塑料袋的消耗并没减少,除了外卖又井喷式发力外,超市内称重时包裹瓜果蔬菜的塑料袋仍是免费。说了这么多塑料袋,其实是在力图证明散户没有不环保的路上走远了,也许还偏了。
农产品散户经济的作用是什么?就是价格反映市场供需的保险。这也是姜你军蒜你狠能成为年度现象或高价,但仅保持一年的根源。菜市场零售卖方有两类,一是售卖自己种植养殖的,一是售卖当天从大批方商处大宗买入的。后一类有一个当日售出底价,即买入价;前一类没有当日售出底价,卖方有一个卖多少赚多少的心理,初入场会相信周围商贩的价格,盈亏通常是一年拉通了看,多数看到的成本是当日的运输费用和上缴菜市的管理费用。因而在供大于求时,降价的可能性更大,这又会通过第二类卖方将信息传递给大批发商,进而影响整个市场的价格,也即有了这些农产品散户的加入,菜市场有了点生态的味道。更直白点说,一种商品如果形成了垄断,价格就不会或者很难随市场供需波动了。我以猪肉开篇,正是看到生猪的散户养殖正走向尽头。散户的离场,会造成市场经济的局部失效,但我们还有计划的调控,因而紧跟政策导向,我们的未来还在阳光下。
农产品散户经济得未来,没有未来。其实现在以及近一点的昨天,也很鲜有了。劳动力的大量流出,慢慢的部分农户无力经营,农田或私下租让或闲置;接着,以队、村为单位的大片农田集中出让承包,养殖上在由各户的少量散养向部分农户的大量集中养殖转变。而这一阶段的发展叠加时间效应后,将生态问题也推到了前台:无论是秸秆焚烧,由于在住农户数量和日用能源的转型,秸秆的生活消耗出现断崖式减少,现在零星出现的农家乐柴火鸡是影响不到大势的;抑或是家禽排泄物,大种植户和大养殖户通常不是一家,即使是一家,也不会有大种植户会用家禽粪便去肥田;还有化肥农药的施用。农业大户(此处大种植户和大养殖户简称大户)时期是没有生态的,污染物是大户想逃避也在面对的问题。人们会喜欢羡慕城市或大城市的生活舒适,会羡慕农村拆迁时期的致富现象,但不会羡慕农产品散户的生活,现实也是中年以下没有人愿意走上农产品散户的生活之路。这个过程中传统农业技艺也在消失。没有了人没有了技术,也基本没有了场地,农产品散户哪还会有未来。在这种形式下,规模经营种植养殖是一个良性的发展道路,相对大户,科技投入更有保障,药肥施用能更规范,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也会更有保障。同时,商品储存设施也会得到革新,可供商品多了也有能力储存,不会陷入散户时的不得不投入市场的境地,也就减少了市场供应量的波动。但只要政府加强监管和计划调整力度,未来会更光明。
那过去那些散户种植养殖的土物还会有吗?有,我都见过,比如敬老院里养了三头猪,比如有钱人或机构承包土地种植养殖,但这些都不会是流通中的商品,这回真正的“我们不一样不一样”了,和没有是一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