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英语组教研,领到任务今天上教研课。因此第一周忙碌的开学又加上了这个内容。
前天晚上弄完课后回家有点晚,洗漱完后特别想倒头就睡。眯了一小会,想到还有文章要写,楠楠在旁边又要我陪他讲故事。纠结了一小会,跑到厕所还是把文章简短的写完了。
昨天从听课、上课、听课,再到樊老师评课,一上午的时间,像是吃了一顿丰富的教学营养大餐。思考和反思的地方非常多。
团队的力量
之前也上过公开课,但樊老师来指导还是第一次。以前上课之前会特别紧张,但这次,不知道是有了团队的支持,还是这两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成长了一点点,没有特别紧张的感觉。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包括日常的教学和班级管理。
从上周四确定上课,到讨论上课流程,备课,到班上试讲,找到问题再修改。每一步英语组团队都给我了很多的帮助。之前上课都是自己琢磨,没有太多的人可以问,从开学到现在,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现了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Amy的课堂非常有趣,活动丰富而有吸引力,对文本细节的处理非常好;Vicky非常高效,每个步骤简洁明了,指令清晰;Emily能够一阵见血的看到问题,给出自己的意见;Ivy做事非常有方法,事半功倍。
因为团队的帮助,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做好了准备心里也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关联
樊老师在评课的时候用这个词来总结。老师和学生的关联,学生和课本的关联,学生和实际生活的关联,课本和实际生活的关联。
之前在拜读任老师的《分享式教学》时就有疑惑:英语课堂,特别是低段英语课堂,怎样在孩子基本语言知识都不足的时候让孩子进行“分享式教学”?樊老师的点评让我一下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至少在理论方面有了一些收获。
比如我那堂课,在开课前,先让学生自己回顾上节课学了什么,唤醒学生的旧知。学生说完后给出总体框架,形成知识结构。接着对课文的主图进行配对,两两一组进行连线,看学生对图片的理解。再让学生把带来的照片拿出来,2人一组试着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在说的时候就会发现,孩子想要表达的和实际掌握的中间有空,这就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范围给学生搭了一个支架。
学生进行练习,并互相学习后,有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接着再引出Joy的家人图片进行总结归纳,最后进行role-play。
这样的一个结构就不是老师对课本知识一点点介绍,而是再学生自学、同伴互学再到老师讲解总结。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近几年,英语教学一直强调真实语境下真实的感知。怎样让目标语言和学生有关系是后面的课堂需要考虑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