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书,但不谈教育。
很久之前看过一本《月亮与六便士》感觉甚好,最近再次接触毛姆看了《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
首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毛姆的认识。很多人说过,毛姆是那种,“我有一个朋友”式的作家,毛姆的开篇总是以这样的口吻切入,让你觉得他所要给你讲的,就是一件真事,不由得你去怀疑故事的真实性。同样的,毛姆热爱引述。他不会说,“有一个人”,而会说,“接下来我要告诉你的是我朋友的事情,而他是没有理由骗我的。”我们读毛姆很亲切,就是因为毛姆为我们抖出的这第一个机灵。无论写檀香山的传奇船员,美洲群岛的土著,纽约的名门望族,你都觉得他讲的就是身边人的故事,也愿意将自己置身故事里。毛姆喜欢和读者开玩笑。 你明明以为他在给你讲道理,他却变了一副花脸给你看,你以为他要讲一个伤感故事,他却一转脸笑着和你说别幼稚了。总之毛姆就是有着一种对故事特别的掌控力。不知道这是不是也可以归结于毛姆为人所称道的“聪明。”毛姆擅长故事的反转。
他有一个短篇就叫《午餐》,很刻薄讽刺。但我觉得“刻薄”这个标签还是有些过度了,似乎逢毛姆必提。我也觉得他的很多长篇是诚恳的,强烈推荐半自传性质的《人生的枷锁》,丝毫没有粉饰自己。今天,想来谈谈《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这部短篇的感受。
这本书里面爱德华与自己的好朋友共同追求美丽的伊莎贝尔,最终爱德华赢得伊莎贝尔的芳心,两人坠入爱河订婚。后来爱德华家里破产,他去塔希提挣钱,伊莎贝尔在家等他,因为她坚信着爱德华对她的爱啊,所以等上两年又如何?
“别担心,我爱你,爱德华。你一回来我就和你结婚。”
读到这儿的时候,我们内心都是希望两年后回来这对恋人结婚了吧,美满结局。但其实清楚,也许一个等不了,一个回不来。
回不来的是爱德华。
爱德华受杰克逊的影响,开始懂得并享受生活中的美。一切为名逐利都太世俗,人活着,是要看到美。美转瞬即逝,看到美,即接触到了永恒。他喜欢上了小镇安闲懒散的生活,在这里,他才觉得幸福。他对好朋友说的那番话,其实就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而他找到了他的远方,要为生活的真善美活下去。
“现在我一想起芝加哥就看到一座灰暗的城市——到处是石头砌的房屋,就像一座监狱——和无尽无休的喧嚣吵闹。而所有那一切活动到底是为什么呢?在那里人们能够享受到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是令人羡慕的,谁不想放弃名利争夺,不去拼命挣钱,而去尽情享受生活呢。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为我们展现了真正的艺术家对于艺术的追求,抛开生活的一切,家庭算什么,娶个土著女人也不是为了爱,女人于他而言是泄欲的工具罢了。所以我对于斯特里克兰气愤多过崇敬。爱德华的刻画要有人情味儿的多,他说如果伊莎贝尔不肯废除婚约,他会做好丈夫的角色。
爱一个人,幸不幸福,是看适不适合自己。
爱德华将会娶杰克逊的女儿,然后在一个小岛上度过余生。他说他对伊莎贝尔的爱是崇拜,对伊娃是保护,伊娃于他而言是非常合适的。
价值观不同,爱德华知道伊莎贝尔是不会放弃现有的生活,不会放弃世人眼中的成功,所以最后伊莎贝尔也只是说:可怜的爱德华。
爱德华找到了自己的灵魂,不可怜,可怜的是伊莎贝尔,不过是在富丽堂皇的房子里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成功罢了。尽管没有什么大作为,爱德华也将在“美”中过此一生。
毛姆似乎对男人宽容度更高些,更喜爱男人。比如在《插曲》里面,男人简单地说不想同她结婚了,女人把头伸进了煤气灶里。文中的“我”说:他已经把整个柠檬的汁水全都榨干了,也就只能把那个空飘一扔了事了。
在《信》里面刻画了一个教养良好,举止高雅的淑女变成恶魔,癫狂又狰狞。“那已经不再是一张脸,而是一个疯癫而又狰狞的面具”
在《风筝》里面,明明男主赫伯特因为对风筝的热爱,在被妻子毁了之后,断绝赡养妻子的义务,恨之入骨,恨不得杀了他,最终宁愿入狱也不愿意赡养她。在文末又表示了对这样理解。
所以不管是《月亮和六便士》还是《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追求真理,自由的都是男人,女人是世俗之物,嘲讽对象。
爱可能是毛姆这些短篇里面最不值得的东西了,由爱生恨,由爱生厌,爱是束缚,爱是仇恨,爱是阻碍自由发展的身外之物。有思想的女人是不适合与之为伍的,最适合的是依附自己的女人。
当然,抛开爱情不谈,爱德华的追求是我们每一个人想要的远方。他的生活就是真善美,能像他那样做到的人真是少之又少,所以才难能可贵,可以理解。
一本与教育无关的书籍,却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更多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