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501092/e286b2693459d877.jpg)
前言
杨开慧是毛泽东自由恋爱的第一任妻子,1920年冬结为连理。
1927年8月底,毛泽在湖南离开杨开慧去指挥秋收起义,即此,竟成夫妻之间的永诀!
1982年在维修杨开慧家老宅时,意外地在砖墙缝里发现了杨开慧留下的七篇书信,1990年,再次修缮时,从她卧室外的檐头下又发现一封信。
当年,毛泽东与杨开慧分别后,关山远隔,音信不通,杨开慧只能从国民党的报纸上看到屡“剿”“朱毛”却总不成功的消息,既受鼓舞又生牵挂。当时形势极为险恶,杨开慧除对毛泽东的思念外,只能把给毛泽东的数封寄不出去的书信,用蜡纸包好,分藏在老屋里。
每篇书信中,都充满无尽的思念和忧伤。字字情真意切,如泣如诉,在物是人非的今天读来,仍令人感怀动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封信更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4501092/add440b55fc8c7cc.jpg)
杨开慧写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润之:
几天睡不着觉,无论如何……我简直要疯了。许多天没来信,天天等。眼泪……我不要这样悲痛,孩子也跟着我难过,母亲也跟着难过。我想好像肚子里有了小宝宝,简直太伤心了,太寂寞了,太难过了。我想逃避,但我有了几个孩子,怎能……五十天上午收到贵重的信。即使你死了,我的眼泪也要缠住你的尸体。一个月一个月半年一年以至三年,他丢弃我了,一幕一幕地,他一定是丢弃我了,……。以前的事,一幕一幕在脑海中翻腾,以后的事我也假定。
你是幸运的,能得到我的爱,我真是非常爱你的哟!不至丢弃我吧?你不来信一定有你的道理。普通人也会有这种情感,父爱是一个谜,你难道不思想你的孩子吗?是悲事,也是好事,因为我可以做一个独立的人了。
我要吻你一百遍,你的眼睛,你的嘴,你的脸颊,你的额,你的头,你是我的人,你是属于我的!
只有母爱是靠得住的,我想我的母亲。昨天我跟哥哥谈起你,显出很平常的样子,可是眼泪不知怎样就落下来了。我要能忘记你就好了,可是你的美丽的影子、你的美丽的影子,隐隐约约看见你站在那里,凄清地看着我。
我有一信把一弟(注:杨开慧的弟弟),有这么一句话‘谁把我的信带给你,把你的信带给我,谁就是我的恩人。
天哪,我总不放心你!只要你是好好地,属我不属我都在其次,天保佑你罢。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格外不能忘记你,我暗中行事,使家人买了一点菜,晚上又下了几碗面,妈妈也记着这个日子。晚上睡在被子里,又伤感了一回。听说你病了,并且是积劳的缘故……没有我在旁边,你不会注意的,一定累死才休!
你的身体实在不能做事,太肯操心,天保佑我罢。我要努一把力,只要每月能够赚到六十元,我就可以叫回你,不要你做事了,那样随你的能力,你的聪明,或许还会给你一个不朽的成功呢!
又是一晚没有入睡。我不能忍了,我要跑到你那里去。小孩可怜的小孩,又把我拖住了。我的心挑了一个重担,一头是你,一头是小孩,谁都拿不开。
我要哭了,我直要哭了!我怎都不能不爱你,我怎么都不能……
人的感情真是奇怪……我真爱你呀,天哪,给我一个完美的答案吧!
云锦
1929年12月26日
相关链接
【杨开慧】
杨开慧(1901—1930),号霞,字云锦,湖南长沙板仓人(现长沙县开慧镇),杨昌济之女。1920年冬,杨开慧和毛泽东结婚,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毛泽东的助手。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去领导秋收起义,开展井冈山根据地斗争;杨开慧则独自带着孩子,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武装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坚持革命整整3年。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她拒绝退党并坚决反对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随之被害。1957年毛泽东为纪念杨开慧特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赞其为“骄杨”。[1]杨开慧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文稿的发现】
根据相关史料证实,解放后,在杨开慧烈士故居的历次修缮中,曾三次发现杨开慧手稿或遗物。
第一次是1950年初的一天,佃居在杨开慧家的农民用锄头整理故居前院左侧靠近桂花树的菜地时,忽然挖到1个青花“囍”字瓷坛,里面有杨开慧的手稿和其他遗物。
1950年5月26日,毛岸英奉父命来板仓省亲和为母亲扫墓,在此住了3天,有可能毛岸英看到这批遗物并带回了北京。
第二次是1982年3月10日,在修缮杨开慧烈士故居——长沙县开慧乡板仓杨家老屋时,工人们维修故居中的杨开慧卧室,在卧室后墙离地面约两米高处的泥砖缝中发现了一叠杨开慧的手稿。
手稿共12页,其中3页为官堆纸,每张纵24.3厘米,横51.8厘米;9页为深绿色方格毛边作文纸,每张纵22.8厘米,横26.8厘米。行文系用毛笔从右至左直行书写。手稿共约4200余字,行草字体,字迹清秀流畅。由于藏在墙缝内50余年,纸张发黄,有几页一些字迹略有残缺。
经过认真整理,手稿中共有完整的材料7篇:
1、《从六岁到二十八岁》(自传体散文,写成于1929年6月20日);
2、《偶感》(五言诗,写于1928年10月);
3、《给一弟的信》(没有发去,写于1929年3月);
4、《见欣尝人头而起的悲感》(文,预备寄《京报》莫愁的,没有寄去);
5、《女权高于男权?》(文,预备寄莫愁的,没有寄去);
6、《寄一弟》(新体诗,没有发去,写于1929年古历4月初8日);
7、《寄一弟》(信)。此外,另有一篇《寄爱》(没有发去,缺文)。
整个手稿的写作时间为1928年农历10月约至1929年农历6月。
手稿原由杨开慧故居纪念馆收藏。为了更好地保护手稿,湖南省文化局派人将其征集交湖南省博物馆装裱入库珍藏。同年7月下旬,湖南省文化局根据省委负责同志关于组织专门小组,对杨开慧手稿进行整理研究的指示,组织了“杨开慧同志手稿整理研究小组”,随即对手稿进行了整理和研究。
第三次是1990年8月中旬,在再次修缮杨开慧的故居时,又从卧室门右上角的砖缝中发现了一叠杨开慧的手稿。
手稿共4页,为长方形毛边纸,行文为行草竖排,约1000余字,系杨开慧在1930年1月前后为思念毛泽东而作。这是目前所发现杨开慧生前最后的手稿,该手稿现由长沙市博物馆收藏。
从1982年和1990年,先后三次发现的杨开慧的八篇手稿的内容来看,主要还是记述她对毛泽东的无尽的思念和忧伤。字字情真意切,如泣如诉,在物是人非的今天读来,仍令人感怀动容。其中具有代表性、有关毛泽东的内容除了上面那封信,还有如下几篇:
![](https://img.haomeiwen.com/i4501092/bc7f62f8a9908582.jpeg)
1、《偶感》
天阴起溯〔朔〕风,浓寒入肌骨。
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
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
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
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
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
□□一秀妹,前兹为我亲。
臆(忆)昔自京归,同□□□昏。
偶去三五日,适有北人至。
狂跳盼□归,急切如□眉。
尔后入福湘,伊自往岳阳。
住岳不数月,仍复归长沙。
急切思若[故]人,重复得相亲。
当时各陈迹,历历在吾心。
风云变莫测,人情迹复如。
追索伤我怀,五内□煎熬。
愿将金石意,感尔故人心。
朋情至可贵,无可相比伦。
户有一纯姊,思伊□我怀。
能识我衷肠,能别我贤愚。
城中有文元,不识伊处居。
爱我当无变,情怀永相依。
良朋尽如此,数亦何聊聊。
念我远方人,复及数良朋。
心怀长梦之,何日复重逢。
(注:其中“□”为手稿残缺不全或者字迹不清的部分。此诗写作时杨开慧已经大半年未有毛泽东音讯,她孤身一人带着三个孩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在长沙板仓苦等。直到杨开慧牺牲这三年间,两人始终未再见面。诗中“远行人”即毛泽东!“秀妹”、“一纯姊”、“文元”系杨开慧少年时期的学友。)
2、《寄一弟》
你现在是父亲热爱的情人!
你许给他归来,归来。
我看见老人的心已如火焚了!
归来哟!归来哟,
伤心的别离,它的结晶品,凄凉,寂寞
已渐长渐大了,
希望你呵,带一点消息回来!
这一颗心,你去等罢,比火焚□多少?
归来哟!归来哟!
注:
1、手稿中注明这首诗写于“一九二九年古历四月初八日”,即公历1929年5月16日;
2、一弟,即杨开慧的堂弟杨开明,1926年入党,1928年7月被湖南省委委任为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1929年年初任红五军政治部主任。1929年年底在汉口被国民政府逮捕,1930年2月22日去世。
杨开慧文稿手迹
![](https://img.haomeiwen.com/i4501092/10ed97453e91354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501092/69516c772af7e19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501092/67560c5fc597baf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501092/5069d9a60c0ae17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501092/8441290873c21ae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501092/287103cdacab8e9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501092/67030adb501a245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501092/7a84ad066615b57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