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朋友打电话问我,说她的朋友可以通过银行内部关系帮助她办理一张信用卡,透支额度是10万,需要用钱,可以提现,利息大约是6%多一点,可以办吗?
我想起以前有银行工作人员,他们因为业绩考核,上我单位推销信用卡,那时给我们的透支额度是5万的。我当时也办理了一张,但后来没有启用。
基于这样的经验,我回答说如果你的资金需求大,办理一张也不错,只要按时还款,不要违约就行。
2周后,朋友又打电话给我,问我知道*银行的地址吗?她想注销这张信用卡。我问怎么了?她和我大体说了一下她的遭遇。
原来她所说的那张10万透支额度的卡,如果提现,算下实际利息率是翻倍的,而且办理之前她朋友没有告诉她年卡费1200元。
这还不算,她的朋友说这是通过关系才办到的,关系费一万元。因为对方很强横,可能涉黑,她不得不出了一万元“好处费”。
这是什么“朋友”!
她的这位朋友,以前听她说过,她知道对方可能涉黑,但觉得人很爽快,很义气,也帮过她一些小忙,都是事先说好价钱的。她还是比较信赖的。
所以这次这位朋友极力怂恿她办理这张信用卡,她都没有多想,也没有了解要办的信用卡相关的知识,稀里糊涂就办了。结果栽“坑”里了!
我知道,这不是她第一次入别人的坑。
几年前,我第一次见到她。
她和我说自己听信朋友忽悠,花了7500元加入了*健,买回去一大堆东西,光是洗发水几年之内都用不完。而且对方说的分红模式很诱人,但都是基于拉人头的,根本不适合她。
过了两年,又听她说起,她朋友邀请她加入了*麦,交了2万元,说是前景多么诱人,只要交了钱,什么都不用管,很快就能见到分红。
可是交钱一年多了,她一分钱都没见到,找人家,人家说她没有发展下线,当然挣不到钱了。反复找了几次,给了她一些保健产品,治疗颈椎病的麦饭石项链全挂在脖子上,能把脖子压弯。
之后,我知道她入了**人家,花费5万元。大体是一种股票,不上市,只涨不跌。只要等待一段时间,股票拆分了,就能挣到钱。
我听后力劝她赶紧把资金抽出来,这是骗人的,天下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
可是她执意不肯,说自己已经挣到一些钱了,而且老板是佛友,不可能骗人。我说那你见好就收吧,就当占了便宜了,可是她只是答应,根本没往心里去。
今年再见到她,问**人家的钱回来没有,她说打了水漂了。
期间还说起她投了10万元的另外一种总部在香港的,与这个相似的基金,每天在手机上都可以看到信息的只涨不跌的股票,也黄了。
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多年前就告诉她的股票知识,看来她根本没听进去。
最近,听她说她交了1.5万多,加入了**s,说是仪器能治各种病症,很不错。她说她是当时没钱,有钱就加入了五万的那一种了。
其实**S我是知道的,不管有多好,但就拉人头这一种分红模式,就不适合她。
我说这种分红模式和*健是一样的,估计你连本钱都挣不回来,她说冷静下来自己也知道。但当时朋友一鼓动,不由自主就入了。她说她的朋友承诺给她调理身体,也挺好。
不过我知道,她那些朋友顾着拉新人入场,很快就会忘记她了。
我的这位朋友,智商并不低。在自己的专业岗位上,也是特别能干的人。经济能力尚可,不是很缺钱的人,可是屡屡在这种事情上栽跟头,把自己的积蓄一次次送到坑里,上不该上的当。
这几年,我知道详情的这种投资就不少,但鲜有挣钱的。
每次我提醒她的时候,她说自己怎么又被骗了,可是下一次,她还是不由自主当飞蛾去扑火。
这世上,真的有很多人,利用人性的弱点,想尽办法让人吞饵。
有人利用她的轻信,有人利用她的贪。而她,一直不悟。
我有时候在想,为什么受骗的总是她,相似的事件经历一次又一次,却还是有下一次呢?
大概,归根到底,是认知出了问题吧。
认知能力就是思考过程,感知外界的能力。
就像我的朋友,对自己的行为模式不加思考,更不反省,不是从一件事情汲取相应的教训,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大脑),而是多次轻信别人,想要一夜暴富,最后只能受骗上当。
思考我们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是否确实是--正确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这话虽然拗口,但认真理解一下,这是真理。这是元认知。追溯认知能力的根源。
试着学会它,修正大脑底层操作系统,虽然耗时,但真的有用。
至于有多好,至少你不会像我的朋友那样,受骗上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