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格的几斤几两
前面说过《功过格》,聊过积德行善,分析过人生真谛,本节聊聊这些说法的具体情况,待读者了解完毕,既可以以此提醒自己如何正心正念,抑恶扬善,永行正道,也可让自己产生必须改过的敬畏心,树立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自我约束力,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以致进步。
先说生命能量总值:根据袁天罡《称骨论命法》,将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也就是八字)及性别分别转换成量值来衡定,这样就得到了一个人的能量总值。比如某人1938年农历6月4日早晨5点25分出生,换成八字为戊寅年、戊午月、甲午日、丁卯时这四柱(即八字),通过将年月日时转成的数值相加(具体情况读者可自行百度、搜狗等查询),得到四两九钱,这就是称骨论命。总数值出来后,根据命格轻重,又有不同的命批,俗称“称骨歌”,命批之后还有具体解释。比如四两九钱的命批是“此命推来福不轻,自成自立显门庭,从来富贵人钦敬,使婢差奴过一生”;详解为“此命为人品性纯和,做事勤俭,恩中招怨,兄弟有克,亲朋相怨,赔酒赔饭,反说不美,初限贫愁,交过二十六七岁如逆水行舟,不能聚财,中限驳杂多端,刑妻克子,交过四十岁,方可成家立业,般般如意,件件称心,至四十六七有一灾,宁可损财交过,后有十年好运来,家中钱财聚备,三子送老,寿元七十三”。
称骨论命相对很准。衡定完毕,能量总值算出,于是就可以知道,80%以上的人不善不恶,老实巴交,没有大慈大悲,也不做大恶之事,所以一般都会按命批所示经历一生,也就是人生大概什么情况,事业如何,夭寿还是贵贱,子女几何,寿命多长等,总行定数,相差不多。
称骨论命和能量总值叫命运,是恒定值,类似驾驶本的12分制度,永远不变。此外还有一个浮动变动值,叫积善行德或作恶多端,相当于加分项或减分项,善事增加,恶事减除。
再说浮动值的消耗与增加。《太上感应篇》有言:“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此外《文昌帝君阴骘文》明确“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佛弗教《十世因果歌》等讲的也是类似这些福报恶损之类。其中最全面详尽的是道教《太微仙君功过格》,内中详细计数了做某件善事加分多少,某项恶事减分多少,根据不同场景不同发心,加分减分各有不同,这其中以舍身助人救人生命加分最高,谋人性命损人子孙减分最狠,以此类推。
最终恒定值与浮动制合并,成为一个人真正的一生。数值变大增福增寿,变小反之。
恒定值与浮动制两个事,说起来有点复杂,我们可以联想一下上学时候的班级积分制、个人积分法,其实就是基础分加老师评定的浮动分最后确定我们是三好学生还是捣乱份子,最终决定是给奖状还是写检查、留级、找家长,就这么简单。
换成科学,其实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一切都是根本基数不动,看外因情况做增减,再出最终数值而已,数值转换成福报,落在命主之身。
另外编者的善学理论还有所增加,将脾气、心跳、呼吸、脑力消耗、运动、睡眠、饮食、打坐、药补等,都转换成消耗数值,也计入了其中,这样就更精准了。
于是乎,综上所述,日常我们常说的命自我立、福自己求,行善积德、善有善报、恶有恶果、我命由我不由天等理论,至此成立。
Ok,叙述完毕,不知编者说明白了没有。总之,结果不骗人,自己的命运到底如何,只有自己知道,一生中所做善事恶事,只有自己清楚,其最终结果到底如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命好”、“命坏”、“有福”、“没福”的最基本原理,同时也可以解释“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等民间的不明之论。
对了,言归正传,前边举例那位,命运上批断八九不离十,只是寿命上所定不准,老先生生寿84岁,无疾而终,其中原因嘛,就请读者朋友们自行猜测吧。
附:称骨论命年柱数值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