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去年8月,我开始画插画,网上很多教程都是针对零基础,看起来很好上手的样子。我的积极性很高,加上Ilustrator和PS的塑形能力,画直线也可以开平滑,临摹几张大师的画是完全没问题的。后来拿到纸上画,发现了两个突出问题:
① 线抖的吓人;
② 每个人体画出来都像怪物。
我如梦初醒,再出色的软件都无法给你一双会画的手。如果我两个月就能画稿子,那些从三岁开始画了三十年的人怎么办呢?
后来开始策略性的做针对练习,先排线,每天排,排了一周,抖,排了两周,还抖,排了一个月,好点了。
再后来画人体,人体很难,因为人会动。我会画一个笔直立正站姿的人,但是一侧身就画不出来,再来个武打动作更驾驭不了。没办法,从各种姿态的火柴人画起,每天20个起,画了100个,感觉不对,画了1000个,好点了。
老师说:“量上不来,就没有下笔的笃定”。
2、去年5月开始写日志和周志,有两个目的:一是记录,二是我长期养成的比较生硬的“营销表达”,不太会“聊天式”的输出。我想着这样还真是不行,文案写的生硬,引不起人家共鸣。
于是开始翻书,每天除了日记外,写写看了书启发了哪些思考,和日常发生的事儿联系起来有哪些碰撞。也没刻意考虑质变的事情,写了三个月,发现这招比只“抄金句”好用太多了。从300字到3000字,也有那么点儿和老友叙旧的感觉了。
3、我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案例。有一个人PPT做的很好,他就在微博上免费给各个品牌做,然后@品牌方。起初没人理,可是他持续做,@的多了,有人回应了。订单来了,专业身份来了,社会认同来了。
也有做小零食的,也是在微博给大V寄试吃,没有回复。但她还是继续做,继续寄,终于遇上了一个吃货,面面俱到的点评了一下她的产品。加了好友,不断的了解和熟悉后,投资了她的产品。
4、做营销的人都能看到目前硬广的衰退,取而代之的是平台的大量种草。
一方面很多产品确实需要被认知教育和科普,这事儿由专业有背书的人来做,可以节省普通大众不少生物耗能。另一方面,在网上能大量搜出一个品牌信息,能够坚固信任。人脑都有节能需求,随便浏览一些信息,能帮我做出初步判断。
如果品牌方只寄托于有两个爆款视频就能带来客户,不注重长期播种让客户建立熟悉感和亲密感,品牌力会受影响。
这个原理也好理解,人和人成为朋友需要一起吃很多次饭,聊很多次天。一起经历很多事情,分享过快乐和痛苦。
用户和品牌亦同。
量的积累代表着:持续在做,持续找方法。做着做着,方法就对了。因为人是很聪明的物种。
但有时确实聪明到不愿意动手。
5、江南春( 分众传媒的老板)回复咨询他的人“品牌广告到底要打到多少才够”,他说“如果方向没错,要打到销售拐点出现”,也就是营收出现非线性猛增。
客户从认识——认知——认购需要时间,尤其是对“权威认同性”和“认知教育型”的产品。
去超市面对着一排饮料柜,但是不知道自己想喝什么的时候,你会怎么选择?
我会选择一个我喜欢的品牌。为什么喜欢它?至少它在我的视野里有熟悉感,有熟悉的味道。
会有人说不会啊,我要尝鲜啊,我觉得包装好看我也会买啊。没错,“颜值红利”很吃香。但是,如果下次换一个你不喜欢的包装呢?还记得它是谁么?
颜值是颜值,情感是情感。今天看它顺眼,但是没有依赖。
从认识到有情感,量的积累的必要条件。
量没达到,会有偶然性。量够了,才有可能被看到,才能生发质变和情感。
当然,闪婚不在讨论之列,我还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瞧,就这么一件小事,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和实践,才想明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