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卖菜的步伐跟上班的步伐是一样一样的。
晨起卖菜,暮起上班,丝毫不马虎。
老吴的妹妹——我家小姑子是个少有的行家里手,少时家贫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哥哥,成家后与老公以田为生,种菜、卖菜养家糊口。
小姑子麻利爽快,待人热情,小姑子的丈夫为人老实忠厚,待人厚道,卖菜很讲诚信,从不坑人哄人,种的菜自然是最好的,卖场里她家的菜是客户抢着买,去晚了还时常买不到。
多年卖菜,小姑子的真诚赢得了不少的热心客户,小客户时不时的给小姑子送东西,老吴卖菜的一个月,有位大妈买菜时总不忘给小姑子带些吃的,有时是饺子,有时是茄盒,有时是包子……卖菜还从不讨价还价,因为信赖小姑子的为人。
所以,小姑子的菜卖得格外好,时常忙不过来,老吴看着妹妹辛苦,想着自己反正白天也没什么重要的事,于是去帮妹妹卖菜。
卖着卖着,老吴卖出了名堂,卖出了故事,卖出了热情,卖菜卖得不亦乐乎……
不到六点,老吴就起床了,粗略的洗漱完毕,立马火急火燎地去菜市场出摊,等他出好摊,卖了一阵后小姑子方才赶到。
中午吃饭时老吴回家做饭,饭桌上老吴喋喋不休的是菜市场的各种“奇闻趣事”,絮絮叨叨的没完没了……我不痛不痒的听着,没好趣的应和着,卖菜居然让老吴跟我多说了这么多话。
什么“菜都卖到武屯了……”什么“大妈只买一根黄瓜挑三拣四了……”什么“今天有了八十岁老婆买菜用微信了……”
他哪里来的这么大的热情?这活脱脱一个“卖菜大婶”的再现啊。
老吴搞教育的时候,曾经接待外宾。
老吴做生意的时候,曾经接待各种身价的老板。
老吴卖菜的时候,跟大妈为一毛钱讨价还价……
我不得不说:“我家老吴还挺接地气的。”
手机微信一响“收款五元”,老吴立马嘚瑟的说:“哎呀,又来生意了。”
我再次没好趣的说:“又不是你赚钱了,至于这么开心吗?”
老吴不高兴了,说他妹妹太辛苦太辛苦了,每天五点起床,卖菜到中午,午休一会又得地里去摘菜,晚上再开三轮车送到菜市场,有时得从北屯到阎良拉好几趟。
老吴为妹妹卖菜的故事传遍了我办公室,办公室都感慨老吴是天下最好的哥,有几个当老师的哥会拉下脸放下身段去菜市场卖菜,为一半块钱跟大妈大爷讨价还价……
老吴心疼妹妹心疼了好多年,年年说他妹妹辛苦,娃可怜。
我说:“我不辛苦吗,你以为我教书不辛苦?不费神?”
老吴说这没有可比性。
后来我发现,小姑子卖菜高过我几倍的工资,有点小讽刺。
于是我开玩笑的对老吴说:“算了,咱也去卖菜吧。”
老吴白了我一眼,一副瞧不上我的样子,我心里想:“他得是怕我跟他妹妹抢生意,呵呵……”
老吴卖菜一个多月了,没空过一天,比上班还守时,有一天起来晚了,失了神似的大叫一声:“妈呀,咋没醒来”,边穿衣服边怪我没叫他。
我说:“老吴,我给你当妹子吧。”
今天老吴照例又去卖菜,回来时,我“打”了他一顿,因为,他给我娘俩做的饭是:买的腌菜,买的鸡爪,买的凉菜,买的馒头。
我说:“最后一个月,儿子人生最关键时期,伙食必须要好,再误了我儿子的伙食,我跟你没完,一个月后,你住到菜市场去。”
老吴沉默了一会说:“我明天一定给你娘俩做好吃的。”
我佯装发怒,心里稍有不忍。
老吴的确是难得的好哥哥,能屈能伸的顶天立地的大男人。
想起了余华《兄弟》中的一句话:“你们是兄弟,你们要互相照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