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经验的数据分析工作者很容易成为数字的奴隶。
目前,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都会设置数据分析岗位,因为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天然地有信息化和数据化的特征。
这又会带来另一个问题。
传统行业的产品出了问题,可以通过抽检产品样品直观地看到。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出了问题,只能通过计算数据去推断。
这就导致了数据岗位自身也要承担数据的出口角色,业务方依赖你去计算数据体现产品现状,业务方又依赖你去分析异常发现产品问题,业务方还希望你能未雨绸缪指导产品改进。
我们从招聘上总结一些业界比较标准的数据分析师工作内容:
-
数据埋点:有新产品或者产品有新功能上线,需要看一下产品prd,与PM和RD沟通埋点需求,因为没有埋点就无法计算。发布前后测试检查各埋点是否正确。
-
数据仓库:根据不同的业务规划数据仓库的各个层级,设计表和字段,是日常报表的主要数据来源。数据开发后还需要检查一下逻辑是否正确。
-
日常监控:计算口径或其他数据问题答疑,数据有问题的时候找问题修复。
-
常规报告:日报、周报、月报。
-
临时需求:什么都有,难度不一,如果是长期需求还需要想办法做数据产品。
-
数据产品:利用公共工具做的数据产品,将某种常规取数或数据逻辑固定下来。
-
专题分析报告:针对某一个专题进行全面分析,出具报告。
-
模型研究:有空的时候会研究一下模型,研究好了就需要在数仓中准备好数据,根据算法出结果,最终产品化。
对于公司和数据工作者本人来说,都能认同6、7、8是比较有价值的工作,他们也会认为这才是数据工作者的核心产出。但一般而言数据工作者会困于1~5不能自拔。
写SQL,取数据,做报告,这就是数据分析师的日常。
一个原因是一个公司里面,分析师的配置其实是偏少的。这是为什么数据分析师往往在需求中疲于奔命。
每个业务方对业务有各种疑惑,会有从各种角度看数据的需求出来。负责接需求的分析师通常会比较被动,数量多起来就疲于奔命。
「一直在算数,什么时候才能做真正的分析呢?」
在这个状况持续一段时间后,新入门的数据分析工作者就会开始想这个问题。一个常见的提案是,采用新的工具/建设新的数仓/加一下班把数据需求都完成了,把现有的数算完,就能腾出时间来做深入的分析了。
这个想法最天真的地方就在于工作永远做不完。
就算这批数算完了,公司还没有上市呢,业务上总有需要你算数的地方。就算公司上市了,人类还没有踏出地球,哪里没有数要算呢?
遗憾的地方也就在这里,业务方也想得到真正的分析(以及升职加薪),所以他们会不断地问问题,争取更多的资源。而你作为被争取/榨取的其中一个资源,也确实没时间去给他深入地分析。
想要有价值地成长,就得把时间留给一个长期的重要问题。
大部分情况下,数据分析工作者面对的问题都是短期的。短期内的问题永远解决不完:「我有一个新的想法需要支持」,「这两天转化率下降是不是有问题」,「之前答应给我算的数算好了吗」……
长期来看,产品的活跃用户在增长吗?用户的留存率如何?产品对用户的核心价值在长期来看有没有得到增进?
每个人都知道这很重要,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解决它。拥有数据、懂得使用计算工具、掌握一般人没有的模型知识的你最有可能看到解决的路。
对这些问题的钻研,会影响到你的整个职业生涯,无论你在哪家公司工作,都仍然面对着一样的商业现实。
利用短期的需求积攒业务理解,在一个长期的时间内专注一个问题。真正的成果都是无数改进的累积与坚持。
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有价值的是选择应该做的事情。
没有经验的数据分析工作者一开始最愁的问题,是能否解决接到的需求。
当你有一定的成长后,就会发现可以做的事情其实是很多的。大部分的日常需求都是可以做的事情,这时候如果习惯于以前的工作方法,没有找到一个长期的问题专注,就跳不出来了。
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个数,业务方的工作能做吗?能做就表示这个问题并不重要。
如果没有这个数,业务方的工作就做不下去了,这就得反问一句,如果一个业务会陷入这种困境,还要你来给他擦屁股,炒了这个负责人得了。
数据很重要,也没有这么重要。大部分情况下,没有数据,工作也是可以进行的。如果工作进行不下去,那是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出了问题。逻辑出了问题,有数据也没用。
很多问题并非非你不可,效率最大化的方法是各司其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