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我纠结于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没有人阅读,点赞量少,得到的钻贝少,并以此来衡量自己写文水平的高低,当时得出的结论是,噫!差得远呢!
现在不纠结这个问题了,文章发布几个小时后,发现只有两位数的浏览量,也往往无动于衷,只是淡淡地想,没人读啊?我再多写一篇。现在,“尽量多写一点儿”成了我的主导思想。从焦虑写的东西无人问津到专注在写上,这中间的心里历程很长,牵扯到一个“向外求”和“向内求”的问题。
这个转变是在坚持日更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具体标志应该是我坚持每篇日更都是千字文的时候。2023年2月份进了“不写就出局”打卡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发布千字文以外,还要发一篇到两篇一两百字的图文,为什么这么做?只是为了多获得一些钻和贝。
变化发生在去年10月、11月前后,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写的劲头不大,为了刺激自己,升级了银牌会员,想着既然想写出好文章,就不必要在乎这些钻贝,因为买会员的钱,差不多和简书总资产持平了。既然想到这儿,那就立刻行动,从那以后,也不追求每天发几篇了,只要发布,就是千字文,甚至有时候还想,这些每天打卡的日更文应该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些打卡文后面的那些创作……可惜的是,即使是现在,我除了每天的日更,还没有多少其它的创作。
我是一个乐观的人,凡事习惯于往好处考虑,所以总能很快把自己的情绪调动起来,快快乐乐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大概就是先生常说的“傻人有傻福”。比如在简书的写作,如果真没有什么作用,不被人承认,我还会自我安慰说,我通过书写,完成了自我成长,如果连成长也算不上,最起码,我延迟了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大多数人的焦虑和痛苦,往往来自于太急于求成了,太着急想得到结果,但是他想要的结果,要努力好多年之后才能自然而然地呈现,好多年之后实现的结果,他现在就想要,自然是不可能,他焦虑也是白白焦虑。踏踏实实把心和精力用在当下,享受当下努力践行的快乐,相同的道路,用快乐充满要比用焦虑充满有意义得多。
我是说,在简书平台,我们每天书写,与其焦虑写的文章有没有意义、赚不赚钱,纠结能不能成名成家,倒不如快快乐乐地书写、阅读、点赞,从简友文章中阅读众生相,汲取活着的智慧,借鉴到自己生活中来,拿它当成我们快乐生活的一个小道具。
梦想实现了会怎样?会非常快乐吗?其实未必。一个多年的梦想实现了,大多数时候是一阵子空虚,一阵子茫然失措,然后是平平淡淡的走过去。以后的道路还很长,这个梦想,只是一个阶段性的里程碑。
看吧,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由一个一个实实在在的当下组成,快快乐乐地去做自己手头的事,这一刻快乐了,下一刻快乐了,慢慢组成一个快乐的旅程。旅程是同样的旅程,快乐不快乐,你自己说了算。
2024年3月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