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一种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美丑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
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解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在品德心理结构中,道德意志起支撑和调节作用,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关键。
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个体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为。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是衡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
道德行为只有表现为稳定的,无条件的,即形成一种道德习惯时,才能称为个体道德品质的一部分。因此,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培养道德行为的关键。
2.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三阶段及主要内容
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依从
依从是指个体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行动,但缺乏对规范的必要性或依据的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众,
从众是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服从是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
认同
认同是指个体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认同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内化
内化是指个体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内化阶段的行为具有高度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在内化阶段,个体表现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品德就形成了。
3.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有效的说服
有效的说服技巧:
1.灵活呈现正反论据
2.利用情感因素
3.以原有品德发展水平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为学生树立榜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产生可接近感
2.要给学生呈现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样,这样的榜样具有感染力和可信性,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3.要反复示范榜样行为,并给予学生指导。当学生表现出符合要求的行为时,应及时给予鼓励
利用群里约定
群体约定是指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能够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就会受到其他成员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被迫改变态度。教师可以利用集体约定的方法改变学生的态度。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给予奖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具体的,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如爱护公物,拾金不昧等;
2.选择恰当的奖励物
3.强调内部奖励
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可以用以下两种惩罚方式:
1.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
2.撤销某种愉快刺激或剥夺某种权利,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教师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等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惩罚不是最终目的,惩罚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
价值辨析
价值辨析是让人们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并能自觉地践行。在价值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验自己的行为,鼓励学生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行动。
此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良好品德的形成也非常有效。
4.简述德育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5.德育原则的基本概念及贯彻要求
概念
导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要求
1.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概念
疏导原则是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概念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主动的道德自律。
贯彻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对学生提出要求后,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概念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要求
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3.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
概念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贯彻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概念
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贯彻要求
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
4.以身作则,严于律已,言行一致
概念
长善救失原则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善于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贯彻要求
1.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和了解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他们自觉地开展思想斗争,促使他们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概念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贯彻要求
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用于科学的理论,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
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学生的自觉;做到事要实,理要真,情理交融
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督促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
概念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又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对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
贯彻要求
1.建立健全学生集体
2.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3.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别个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统一起来
7.德育的途径
德育途径又称德育组织形式,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教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
思想政治课(思想品修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包括三种类型:社会生产劳动;社会宣传和服务活动;社会调查活动,包括参观,访问,考察等
课外,校外活动
通过课外,校外活动进行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使他们形成互助友爱,团结合作,尊重规则等品德
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共青团是青少年学生自己的集体组织。通过自己的组织进行德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及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能力,促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提高思想认识,培养优良品德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与时事政策的学习
校会和班会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周会主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时事政策教育。晨会对随时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时事政策的学习是国情教育的重要途径,一般采用做政策报告,学生自己阅读报纸或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等形式。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班主任工作不仅可以强有力地管理学生基层组织和个人,而且能对教育学生的其他途径的活动起协调作用。
此外,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心理咨询和健康,丰富的校园生活也是学校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8.德育方法的基本要求
说服教育法
基本要求
1.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个别特点,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给学生以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启发,获得提高,所选内容,表述方式要力求生动有趣,喜闻乐见。
3.注意时机。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拨动学生心弦,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4.以诚待人。态度要诚恳,情感要真挚,语重心长,与人为善
榜样示范法
基本要求
1.选好示范的榜样。榜样应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典型性。榜样一般有三种,一是教育者的典范;二是伟人及英雄人物的典范;三是优秀学生的典范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精神的实质,不要停留在表面模仿的层次上
3.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4.激励学生自觉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境界
情感陶冶法
基本要求
1.创设良好的情境。要为学生营造健康的道德环境,包括美观,朴实,整洁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团结活泼,民主和谐,积极向上,尊师爱生的班风和校风。
2.与启发引导相结合。应有意识地引导与启发,使学生感受到情境的美好与可贵,认同,珍惜这种良好的情境,并自觉培养与此相应的良好品德与作风。
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要组织学生主动参与环境的净化,美化,参与班风,校风的建设。
实践锻炼法
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出发,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的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升。
2.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的道德活动,教师应视学生的能力给予适当的提示,指导,以提升学生的锻炼效果
3.坚持严格要求。进行任何一种锻炼,教师都要向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规范和要求,让学生严格遵守
4.及时检查并长期坚持。要经常督促,检查学生是否参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坚持实践锻炼,做到持之以恒。
自我修养法
基本要求
1.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和自觉性
2.指导学生掌握品德修养的标准。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生守则,行为规范,并引导学生以此作为自我修养的标准
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品德评价法
基本要求
1.公正合理,实事求是,坚持标准
2.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3.注重宣传与教育。奖励和处分要形成一定声势,以便收到更好的效果
4.把奖惩和教育结合起来,坚持以育人为目的,不为了奖惩而奖惩
辨析题
1.品德的四种成分呢
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一种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美丑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
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解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在品德心理结构中,道德意志起支撑和调节作用,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关键。
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个体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为。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是衡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
道德行为只有表现为稳定的,无条件的,即形成一种道德习惯时,才能称为个体道德品质的一部分。因此,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培养道德行为的关键。
2.道德发展阶段的解释
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法”,发现并总结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即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过程。他律水平和自律水平是儿童道德判断的两级水平。在他律阶段,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在自律阶段,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3.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又译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最典型的是用“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让个体对道德两难问题进行判断。
科尔伯格根据个体对两难问题的判断,把个体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
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
阶段1: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在该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及严重程度,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缺乏是非善恶观念,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在该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罪犯的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都处于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处于习俗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他们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
阶段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取向阶段。在该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导向,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他们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阶段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也称维护权威或秩序取向阶段。在该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
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断已经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他们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他们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阶段6:原则或良心取向阶段,也称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普遍道德原则取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个体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处于该阶段的个体能超越某些规章制度,更多考虑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原则。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他们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划分不仅要考虑到个体是选择服从还是选择需要,而且要看个体对这种选择的说明和公正性。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顺序是固定的,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同样的年龄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事实上许多人永远无法达到道德判断的最高水平。
5.德育概念以及辨析德育的主体是否只包括思想品德教师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
狭义的德育指学校德育,是学校通过教育者和学生的交往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政治意识,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影响,使学生通过内化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本章讲的德育主要指学校德育。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使学生形成保卫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利益的坚强意志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
国际主义教育主要指国际理解教育与世界和平交易。
理想和传统教育
学校要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教育,包括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教育等。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植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是使学生形成集体观念,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情感和乐于在集体中生活的教育。
劳动教育
学校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要教育学生热爱学习,勤奋学习;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反对浪费,提倡节俭。
纪律和法制教育
纪律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集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章程,制度等。学校应对学生加强自觉纪律教育,增强他们组守纪律的自觉性。
法制教育是指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形式,使学生知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养成和提高法律素质,形成良好的守法,用法和护法习惯,自觉树立法律权威。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指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它给我们提供观察世界和处理问题的正确观点和方法。教师要善于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观察社会,思考人生。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总的看法和根本态度,也是对人类生存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教师要教育学生认识人生的价值,正确对待人生的问题,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8.辨析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地认识,体验,实践,内化外部环境影响,从而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8.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教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联系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品德形成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德育过程是对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调节与控制。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与发展。德育过程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
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
2.在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在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3.从德育过程的结果来看,学生形成的品德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从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来看,学生形成的品德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9.德育过程某一规律/德育的起点是提高道德认识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
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德育过程具有多种开端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行,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德育工作可以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的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即多端性),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晓之以理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道德意志开始,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最后使学生的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全面而和谐地发展。
德育过程是组织
学生的活动和交往,
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时德育过程的基础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并通过活动和交往的过程表现出来的。教育者要做到寓德育于活动,教学,集体之中。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品德形成是学生能动地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这些影响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将积极正面的教育影响统一到教育目的上来,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合力,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德育过程是促进
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
积极转化的过程
学生思想品德的内部矛盾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表现为学生反映当前德育要求产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新需要与其已有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自觉利用矛盾运动的规律,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实现思想矛盾向社会需要的方向转化。
德育任务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
德育的任务是根据受教育者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地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
德育过程是一个
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因而德育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从客观环境影响来看,社会,家庭,学校影响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斗争此起彼伏,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不断提高等,都决定了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从学生主观世界来看,品德的形成,知,情,意,行矛盾斗争的统一实现,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磨炼。新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往往都具有不稳定性,需要多次反复。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曲折反复的过程。
总之,德育过程的社会性,德育因素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学生本身的可塑性等特点,都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是直线式的,而是波浪式的曲折前进,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因此,德育工作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要“抓反复”“反复抓”。
第六章
辨析题1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标准的具体内容
1.智力水平正常
2.自我意识正确
3.人际关系和谐
4.生活平衡积极
5.社会适应良好
6.情绪乐观向上
7.意志行为健全
8.人格统一完整
9.心身特征一致(即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标准的特点
心理健康标准是相对的
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文化环境的相对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下,心理健康标准并不相同。二是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两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只有程度上的差异。不能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没有达到标准就简单地认为自己心理不健康。三是对于不同的个体,心理健康标准也有所不同,因为个体在各种心理品质上差异很大,以同样的标准衡量可能有失偏颇。
心理健康标准是有层次的
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状态,不能仅用一个层次的标准来评价,不同的健康水平需要不同的评价指标。低层次的标准主要用于判断有无心理疾病;高层次的标准主要用于判断能否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理想状态。
2阐述该问题的主要表现
焦虑症
主要表现
焦虑症主要表现在心理和躯体两方面。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做出过度反应,难以做决定。躯体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跳加快,过度出汗,肌肉持续性紧张,尿频尿急,睡眠障碍等不适反应。
辅导方法
1.采用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等方法
2.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无论考试的结果如何,都不会是最后一次”等
3.锻炼学生的性格,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恐怖症
主要表现
一般来说,恐怖症可分为特定对象恐怖症,广场恐怖症和社会恐怖症。学校恐怖症是恐怖症的一个特殊类型。
患有特定对象恐怖症的人害怕某些特定物体或情境,如动物,高处,黑暗,雷电等。患有广场恐怖症的人害怕某些特定环境,如广场,拥挤人群,封闭场所等。患有社交恐怖症的人害怕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如在公共场合进餐,讲话,与人对视等。患有学校恐怖症的人害怕上学或拒绝上学;严重者还害怕与学校有关的人或物,如教师,教室等。
辅导方法
1.采用系统脱敏法
2.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适当减轻学生的压力等
抑郁症
主要表现
1.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
2.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待事物,过度自责,对未来不抱希望
3.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
4.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的等
辅导方法
1.给予患有抑郁症的学生情感支持和鼓励,鼓励他们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活动中体验到成功与人际交往的乐趣
2.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学生已习惯的自贬性思维方式和不恰当的成败归因模式,发展学生对自己,对未来更为积极的看法
强迫症
主要表现
强迫症的主要表现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是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是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强迫洗手,强迫检查(如门是否上锁),强迫计数,强迫性仪式动作等
辅导方法
1.森田疗法。强调当事人应放弃控制强迫观念的意图,采取“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态度治疗强迫症状
2.行为疗法。“暴露与阻止反应”是治疗强迫行为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让有强迫性洗涤行为的人接触他们害怕的“脏”东西,同时坚决阻止他们想要洗涤的冲动,不允许他们洗涤
3.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引导他们多参加活动,指导他们采取思维中止法或不断加入自控行为等方式来治疗强迫症状
网络成瘾
主要表现
1.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必须通过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获得满足感
2.不能上网时感到空虚,失落
3.不愿与人交流,花很少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及与他人交往,现实人际关系恶化,学业失败
4.常伴有躯体症状,如头晕,胸闷,憋气,心烦,紧张性兴奋,懒散等
辅导方法
1.了解学生网络成瘾的诱因,帮助学生了解内心的需要,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指导学生疏导,宣泄,调整负面情绪,鼓励学生重新树立对现实生活的自信心。
2.适当应用行为疗法。常见的行为疗法如下:
①强化干预法。在网络成瘾的干预中,一旦发现网络成瘾学生上网时间减少,立刻给予奖励,表扬或肯定性评价;一旦发现网络成瘾学生上网时间增加,立即给予适当的惩罚
②厌恶干预法。即通过呈现惩罚性的厌恶刺激来减少或消除一些不良行为的方法。
例如橡皮圈拉弹法。在网络成瘾学生手腕上预先套上一根橡皮圈,当期准备上网时,自己用力拉弹手腕上的橡皮圈,使手腕有强烈的疼痛感,从而提醒自己停止上网的方法。也可借助外力,如借助闹钟发出尖锐的噪音,来促使自己停止上网。
③转移注意法。即学校或班级通过组织各类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让网络成瘾学生参与其中,从而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和降低他们对网络的迷恋程度的干预方法。
④延迟满足法。即了解网络成瘾学生的上网时间,将其上网总时间列表,纳入周计划,在可以控制的前提下,逐步减少学生上网时间,最终实现戒除网瘾目标的方法。
⑤团体辅导法。即将网络成瘾的学生组成一个团体,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做指导者,以团体动力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团体咨询的原则和方法,使团体成员整体戒除网瘾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