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总结朝代更替,国家盛衰的规律,结论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只有忧虑辛劳可以让国家兴盛,而贪图享乐只会让你身死国灭,万劫不复。
这个道理新鲜吗?是第一次听说吗?
“一点不新鲜。”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比如说?”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魏征劝谏唐太宗: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还比如说比尔盖茨说: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
“比如海尔集团CEO张瑞敏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
怎么感觉我们非要时时刻刻要牙关紧咬,双拳拽紧,眉头紧锁,忧心忡忡,才是办大事的样子?
笑一笑,就成了没心没肺,就成了缺乏忧患意识,就成了浅薄无知傻大姐呢?
其实,我实在觉得“忧患”这个词用得不准确,刚好看到胡适在任职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于1932年的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如果把“忧患意识”改为“问题驱动”,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演讲中,胡适先生说:做学问的关键,是首先要寻到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个好问题就像一个好恋人,会天天逗着你去想他,天天引诱你去解决他,天天对你挑衅笑你无可奈何他——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一样发了疯,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没工夫也得偷出工夫去陪她,没钱也得节衣缩食去巴结她。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
但是你能说这样的你是内心痛苦不已,时时眉头紧锁吗?
不,你可能会牙关紧咬,双拳拽紧,但是你不一定是眉头紧锁,忧心忡忡的?你应该是时时偷笑的样子,只是没有人知道你没什么笑,什么时候笑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