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重蹈日本覆辙,陷入失去的30年吗?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维持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有二三十年的时间,就这么低的利率,日本通胀率和股市都起不来,就因为老百姓被搞怕了,不敢投资,不敢消费,更不敢生娃。就这样熬了三十年,当年的小伙子都成了大叔,今年这才好起来。
从表面来看,我们房地产现状和人口结构,大家都懂的,和当年的小日子多少还是有重合之处。
困境确实存在,但也不用过于悲观和焦虑,今天的我们和昨天的日本,在某些方面差别还是挺大。
一、经济制度
我们是以果有经济为主体,而日本是以私有经济为主体。
通俗来说果营主导,指哪打哪,更有利于市场公平和市场调控,它们盈利不是首要任务,更多还是为创造就业,推动创新,提高竞争力等方面。
而私企主导确实更能调动积极性,但它们目的是赚钱,不赚钱了完全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不用考虑市场稳定,并且私有制下更容易产生垄断,从而忽视公众的利益。
二、货币自主权
我们拥有完全的货币自主权,而日本自主权有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被说烂了的广场协议,日元被几个大哥按头升值。
1970年左右日本出口生意就初见成效,比如汽车、电器等产品畅销全球,很快就成了第二大经济体。之后贸易顺差不断攀升,尤其是与老美的贸易顺差一路扩大,结果因赚钱太多,引起了大哥的不满。
1985年老美就叫了四个伙伴逼着日本签了广场协议,下场干预外汇市场,让日元升值,美元贬值,来牵制日本出口。
两年时间里,日元兑美元从240:1,飙升到120:1。强制升值翻倍,直接搞残了日本出口,1986年日本出口增速直接跌到-20.9%,GDP从7.5%回落到1.9%。
具体到产业上,80年代日本半导体属于行业领头羊,全球占有率曾达5成以上,结果在协议签订后被限价、限产等变相制裁后,日本半导体占有率从1988年的50.3%,降至2019年的10%。
当时日元被迫升值没几年后,日本房地产泡沫就破灭了。不过当时它也不敢不升值,不然可能真就被收拾了。
早些年,我们出口太猛,老美也曾给过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限制出口,但我们终归扛住了压力。现在我们汇率贬值,也是在利好出口,在外需减弱的情况下,我们每年都还保持着好几千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三、房价和城镇化率
当年日本东京的房价号称能买下整个美国,几年时间房价几乎是直线上升,当时日本楼市可比我们疯狂多了。从日本房价起伏来看,泡沫破灭后基本是怎么涨上去的,就怎么跌下来的,直接脸朝地。
反观我们前些年的限贷、限购措施,实际已经在提前缓慢释放泡沫,早期打了预防针,真到发作起来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另外在城镇化率上也有差距,2022年末国内城镇化率为65.2%,日本1990年泡沫破灭时为77.4%,发达地区能达到80%以上,国内的地产,更多还是需要时间换空间。
四、内需潜力
人多不仅力量大,需求更大。
2021年国内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为38.1%,而日本1990年代这一数值就高于50%,未来我们消费市场的增量空间是远大于30年前的日本,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这些都是未来消费的潜力股。
市场消费潜力大,就能支撑起更多产业升级,比如国产商用大飞机C919,目前订单已经超过1000台,现在很多高精制造国内完全可以保持独立生产,不受人制约。
前段时间欧盟对我们电车反补贴调查,就是因为国内电车出口高增,另外我们光伏产业不论规模还是技术都稳居全球第一,某为被制裁后也在专心搞芯片。可以说靠着大力补贴,这些年我们科技是做起来了,现在新能源车、光伏、手机等占有率极高。
总体上,我们科技转型还是比较迅速和成功的,弯道超车并没有翻车,这些年还是诞生了不少好企业,攻克不少尖端技术。
所以强大的制造业,庞大的市场以及众多高学历人才都是我们的优势。经济虽放缓,但这是全世界都在面对的事情,问题和挑战虽客观存在,但相比当年的日本,我们还留有足够的上升空间,国人骨子里的奋斗精神,总能迎难而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