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里斯本丸沉没》有感

观《里斯本丸沉没》有感

作者: 温若雨 | 来源:发表于2024-12-08 14:29 被阅读0次

这部电影在豆瓣上获得了9.3的高分,抱着好奇的心态我点开了它,最后是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看完。它不同于任何“抗日神剧”和战争片,虽然它的故事背景是战争,但它的主题是人性。

“里斯本丸号”载着一千八百多名英国战俘,在前往日本的途中被美军潜水艇击沉。这个乌龙事件给当时发射鱼雷的美军机械师留下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他误伤了友军,并且造成一千多人命丧大海。纪录片的导演找到了这位美国军人的孩子,并且播放了一段英国战俘留下的录音。录音里说,这位美国军人在战后前往英国寻找“里斯本丸号”的幸存者,并且当面给他们道歉。美国军人的孩子听完录音以后泣不成声,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父亲经历过如此严重的内耗和自责。

除此之外,《里斯本丸沉没》还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爱情故事。英国士兵约翰·韦弗(John Weaver)和来自福建的女孩梁秀金相爱并登记结婚,约翰在家书中称梁秀金是一个可爱善良的女孩,但是梁秀金的家人反对这段跨国婚姻而与她断绝来往,约翰对此颇感自责,想要在战后带妻子去英国定居。两人本来约定在1942年的圣诞节举行婚礼,没想到约翰因为这场战争和意外命丧大海,从此天人两隔,五年以后,梁秀金才得知这一噩耗。英国政府联系到梁秀金并向其支付抚恤金,善良的梁秀金拒绝了这笔钱,继而请政府人员将其转交给约翰在英国的母亲和妹妹。约翰的家人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儿媳妇心存感激,不断地尝试寻找她,却始终没有找到。

《里斯本丸沉没》播出以后,网友们相继转发梁秀金的“寻人启事”,最后在厦门找到了她的后人。梁秀金在约翰去世多年后再婚,生下一个女儿。可惜梁秀金于1997年与世长辞,从未见到约翰远在英国的亲人。

这场跨越时代、国籍的“寻亲故事”是这部纪录片最大的泪点,在那样一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失去一个人的地址和名字就等于彻底失去了联系。而这帮老派、浪漫的英国战士家属让人看到了一场感人肺腑的亲情神话。

我在小说《西线无战事》里读到过这样一段话:“我很年轻,才二十岁。我对生命的认识,唯有绝望、死亡、恐惧和联结着痛苦深渊的失控的浅薄。我看见民族间被迫为敌。人民沉默、无知、愚蠢、顺从,无辜地互相杀戮。我看见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在制造武器和言辞,好让这一切更精妙、更持久地延续下去。而在这里、那里,在全世界,我的同龄人都和我一样,看着这一切;我们这一代人都和我一样,经历着这一切。如果有一天我们站起来,走到父辈面前,要求清算,他们该怎么办?如果一个没有战争的年代来临,他们对我们还有什么指望?几年来,我们的工作是杀戮——这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份职业。我们对生的认识局限于死。以后会发生什么?我们会变成什么样?”

战争从来没有胜利者。大量的影视作品鼓吹了胜利者的荣耀,可是战争并不是一场华丽的表演,每一个死在战场上的生命都有一个家庭在等待他们的归来。我们并不应该宣扬“战争胜利了”,而是应该庆幸“战争结束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里斯本丸沉没》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jg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