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路过

作者: 李利2017 | 来源:发表于2018-10-24 09:45 被阅读152次

第一次全家远行,选择了台湾,觉得至少语言文字和饮食习惯不会有太大障碍。台湾之行,从最北的台北,到最南的垦丁,一路走来,感触良多。

       一入台湾,最让人感动和亲切的就是那句“谢谢”。无论是入境时机场服务人员,还是入住酒店的前台人员,不管是因为工作需要查验证件,还是给你介绍景点或者指路,甚至不小心踩到你的脚向你道歉,他们都会点头微笑,伴随一句林志玲般嗲嗲的“谢谢”,让你顿觉神清气爽、体验爆涨,自己也不由得点头哈腰,微笑回应。与此鲜明对比的是,回国入境检查时,我本因看到了同胞而兴奋不已,但是工作人员一脸公事公办、素不相识的神情,拒人于千里之外,当然更没有微笑和“谢谢”了。这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人就是环境的产物,大家都互相尊重、谦让彼此的环境里,人自然就学会了尊重和感谢。

       其次,在台湾充分感受到了旅游时人少的好处。根据国内旅游经验,我们为了在台湾国立故宫减少排队,特意选择了一家步行仅10分钟的特贵酒店。第二天全家起个大早,直奔故宫。结果台湾故宫里根本没有人山人海的阵势,也无需预约等号。而且引导人员特别多,统一着装,服务热情。细心的指导你如何寄包,走什么路参观。进到展馆里,展品前也没有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每个展品前三两人驻足观赏、轻声交流。我也就第一次去博物馆参观静下心来去读介绍文字,了解它的历史和背景。不由得想起在北京故宫和拉萨布达拉宫参观时,其建筑之宏伟,其实远胜台湾故宫,但是来不及感悟,因为游人前胸贴后背,勿论展品,连走路都已寸步难行,空间亦无男女隐私可言,这样的参观体验,只能是赶紧结束,草草了事。

台湾国立故宫

       人少的好处,除了游人的空间、时间自主了,服务体验也更到位。在蒋宋府邸参观时,人一样的少。我带着讲解器,走得快了,前面的引导员马上上来提示:“请您慢点参观,听完讲解您能更好的了解府邸。您看,这是蒋夫人亲自画的画,如果没有讲解,您会以为是一幅普通的画作。”说完他还过来热情的给我把讲解景点调回到所处位置。在国内,虽然景点气势磅礴,但是超大的客流量往往让服务人员脸色疲惫,声音嘶哑,难以指导。人少,待人也都不由自主的会客气些。

台湾乘车不用占座

       台湾的饮食习惯,也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节约为本。我本以为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必定有点菜的中餐馆,何况台湾这种地道中国人的地方。所以带着要一试正宗台湾三杯鸡的心愿,满街寻找餐馆。但是无论高铁站的美食街,还是收小费10%的高级餐厅,能点的基本都是套餐,或叫定食,我感觉像高档套餐,价格从台币100-300元不等。每份上来,都是一小份主食,一个汤,一两个小碟装的肉菜和小菜,没有像国内点菜一样一碗碗的上菜。套餐荤素搭配,卖相好看,保证够吃,但也绝无浪费。最后,我在一个自称十分正宗的美食铺前,吃了一份三杯鸡套餐解馋。台湾的饮食习惯,结合了点菜的口味和套餐的便捷,并杜绝了浪费,是一个节约时间和人力物力的吃法。吃过几天后,我们一家自动达成契约,回来以后我们也化繁为简,固定菜式,一人一盘,吃好吃饱但不浪费。

台湾牛肉面,其实碗很大,一碗吃撑

        台湾在饮食上,除了节约快捷,另一个让我感受颇深的是这种服务业居然真正做到了按时休息。想我们大陆,无论是正餐时间,还是晚上想吃夜宵,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必定可以寻到小吃店。再不济就上网点外卖,24小时送货。而台湾,周末很多餐饮和不少其它店铺居然都关门休息了!周末休息,正常思维得损失多大啊。即使没有休息的,周一周二也必定会关门补休,绝不会加班加点!我们刚到台北是周六,结果就在附近的餐厅吃了闭门羹。宾馆服务人员也一样有休息时间。早上8点找服务员请她过来收垃圾,前台说她们10点才上班。宾馆入住,一般3点才可以进房间,因为服务员12:00-13:30休息,休息完之后才能去整理房间。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经常看到路边停着一排出租车,但是不一定营运,因为司机去休息了。我们跟出租车司机聊这个话题,他们说现在人们都不愿意加班,即使加班也有法律规定加班时长,加班多了工会会组织谈判,老板一算给的加班费还不如不加班呢,所以干脆不加班。我建议国内BOSS也更新下理念。很多时候内陆加班都成了习惯和义务,对家人不能陪伴时一句“我要加班”就可以博得所有理解和支持。这其实对拉动消费不利,也徒增员工家庭与工作平衡的压力。与其加班,不如钻研技术创新、学习提升效率的办法。中国走了太久人力廉价的外向经济道路,是该向人力升值、生活品质提升、以消费拉动生产来转换升级了。

       台湾的街边,你也不得不赞叹整齐。因为无论摩托车、汽车、单车摆放,都十分有序,所有的车必定摆放在划线区域。所以虽然很多路并不宽阔,但是很少堵车。而且在等红灯时,无论汽车、摩托车、还是行人,都是候在线后耐心等待,不会因为对面没人就闯红灯。

打开台湾的电视,真的议员吵架是家常便饭。台湾有专门的栏目供议员们辩论,上级议员必须对下级议员的提问进行解答。从节目上看,还真不是秀秀而已,都是真刀实枪,咄咄逼人,寸步不让的。有的领导被问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以前看到电视里说台湾议员争执起来有摔鞋打架的,以为是笑话,看了才知真有可能。这种可以直接沟通、接受监督的方式,其实也无形化解了很多上下矛盾,让人觉得还挺民主。

台湾,很多方面让人感触感悟,但走出去,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大陆的先进和高效。

 一是大陆基础设施之新、之方便,是台湾所不及的。印象里台湾是“四小龙”,是先进制造业、先富起来一族的代名词,但是无论机场、楼房,还是路面,都不及大陆宽阔气派。高雄有名的85大楼,在北京,也只是小巫见大巫。据说是因为台湾房屋私有制,很多人以拥有祖屋为荣或为生,所以拆迁困难,建设缓慢。

高雄85大楼远眺

入住的德立庄酒店,适合带大孩子旅游,床很大

中山堂前玩滑板的小孩

高雄后羿地铁站后的早市

高雄后羿站附近办寿宴的居民

        二是“中国制造”之精美,是台湾所不及的。“中国制造”真不是吹的,出去一比,感觉国内生活好幸福。大陆物产之丰富、包装之精美,两地都不在同一档次。街面上,店铺广告牌和内陆一比无论设计和制作都十分粗糙。日常吃食,国内会设计得很人性化,所有调料、用具都会在放到包装盒里。但在台湾可不一定,例如买方便面,居然另外给你配一双竹筷。有次买龟苓膏,还另配了一把塑料小刀,用于切开包装的塑料纸。在大陆,轻轻一撕就行了。但是,在自豪的同时,我也清楚的看到,游客们大把撒钱,眼都不眨的地方,是免税店,尤其是包包和化妆品,这里面不是Prada,就是Dior等大牌。中国游客中我看到有女的就是奔着几万的包去的,买起单来好像不刷个几万的都对不住来一趟免税店似的。而这里面,几乎没有什么国内品牌。所以,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三是生活之便利、结算之现代化是台湾所不及的。首先,在结算上,在内陆,带个手机出门,微信、支付宝几乎可以支付所有费用,就连我去菜市场买1块钱葱都不用现金。在台湾,我不得不回到现金年代。为了便于买票、买奶茶,我特意找了个小兜装现金和硬币。台湾还保留了很多投币机,上面多是日文,这种在小时候觉得很先进很神奇的大机器,用起来才觉得不如贴个二维码一扫方便。其次,在生活便捷上让我大跌眼镜。想在台湾近找个共享单车真难,我仅在台北两处地方看到了为数了不多的几辆共享单车。还有,在高雄繁华街头居然看到很多兑换买打折电影票的标牌,这在内陆都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吧,现在我们都大众点评、美团直接团了。最不能忍的是,居然没有满街跑的快递小哥可爱的身影,倒是看到了不少绿色的邮局信筒,像个古董在纪念逝去的岁月。台湾的共享经济和互联网经济感觉远没有内陆深入人心。

   在大陆,经常抱怨效率低,跟台湾一比,不知高效多少倍。例如排队,我们回来在桃园机场排队,队伍很长,好不容易排到了,被告知飞机延误,给了一张卡要我们两小时后再来。再来的时候,还要排队,队伍仍然很长。这在内陆,要么会有卡无卡区别对待,要么会加快办理速度,让你排队等候的时间尽量缩短。

       好了,台湾归来,好也说了,不足也说了。两地人文给我最大的震撼是什么呢?是大陆同胞们内心的强烈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感驱使着大家不停的追赶,不断的催促自己和他人快快快,生怕一停下来就会落后,就会被超越。但是在台湾,人家就慢很多,安静的排队、安静的等待,不会催促。记得回来飞机落地要坐摆渡车,一下飞机就有人带头朝巴士跑,于是所有人都狂奔,生怕落下。连在台湾从没抢过座的女儿也边跑边喊:“妈妈,快点,一会赶不上了”。我奇怪这一飞机上的乘客在台北机场的时候还都彬彬有礼,礼貌谦让呢。尤其在首都国际机场的免税店里,收银员一个劲的催后面的客户早点准备好商品和付账方式,以免耽误。老公出机场去超市买个打火机,售货员都极不耐烦的催促:“快点,快点,有没有零钱啊。”这让我们刚回来极度不适应。每个人都那么着急,那么焦虑,那么没有安全感啊。焦虑的中国人,你们内心究竟在担忧什么呢?

       好了,说到最后,也避免不了,却也不想躲避两岸关系给我的感受。去的时候很担心台湾居民对内陆游客不友好,所以特意咨询了刚从台湾旅游回来的朋友。朋友说台湾大部分居民都是想回归的,因为大陆旅游对他们的经济帮助很大。于是我放心的出发了。在能接触到的出租车司机、民宿老板娘等人群民意调查里,答复不一而足。垦丁民宿老板娘对大陆非常向往,希望她的孩子能到大陆来读大学。有位包车司机对大陆游客不以为然,说在他的客户中,大陆游客的素质最差,都不如马来西亚游客。另一个出租车司机染着黄头发,一看是新生代,更不客气,说大陆以大欺小,他们很反感。这些倒也是在我的预料之中,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台湾对日本的天然、自然的亲切感。

       台湾对日本有多依赖呢?我觉得无论是商品、饮食和文化,都有日本的深刻烙印。首先,从商品来说,台湾遍地日本制造,大到高铁、汽车,小到化妆品、日用品,到处可以看到产自日本。台湾专卖日本进口货的便利店不胜枚举。尤其是7-11便利店,在全岛遍地开花,无论在繁华的街角,还是在仅有几十米的垦丁南湾沿海小街,只要有几户居民,有日用品需求的地方,就可以看到7-11。其次,在饮食上,日本饮食大约占据餐厅数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无论在台北高铁站里面的美食街及其周围的商业街;还是在高雄的彩虹集市等等,你一定随处可见日料店。而穿越全岛,我却没有见到一家川菜馆、湘菜馆或东北菜馆,只见过为数不多的两三家江浙菜和福建烧饼店。我一直以为,有中国人的地方,必有川菜湘菜,因为我们是舌尖上的中国,是舌尖上的民族,饮食承载着我们内在的联系。但是我走在台湾若干地方都有的重庆街上、北平街上,虽然街名亲切无比,但饮食已经断层。再次,从文化来说,台湾让我感觉日化得非常严重。打开电视,有日语台;走在路上,随处都是日语学习班,招牌有日文韩文,但未必有简体字;乘坐地铁,机车上印的是长腿日本漫画美女,就连“地铁马上进站”的腔调都是日本动漫女声。出租车司机上岗前,需要办“良民证”,这是我在抗日电影里才听过的名词。更郁闷的是,台湾居民对这一切觉得理所当然。我的随机民调中,他们的解释是因为日本近代统治过台湾二三十年,台湾很多日裔,日本也有很多台湾人出生,两地融合已久。这让我不可理解的是,在中山堂前的介绍里,明确指出清朝已经在台湾设省,两地融合至少上百年了吧,为什么你们对大陆都没表示出如日本般亲切呢。

       我感觉不亲切并非纯粹主观感受,还有景点的反馈和台湾的舆论导向。在台北故宫、高雄英国打狗领事馆等只要是大一点的旅游景点,都会有大陆共产党迫害法轮功的宣传板,是光明正大、合法合规的摆在入门口的,旁边还有些年纪稍大的大伯大娘专门上前讲解,尤其是听到讲普通话的大陆客,他们会主动过来给你洗脑。这点让我感觉很不厚道,你可见过大陆哪个景点有公然指责他人政治的。还有我特意去了趟书店,摆在进门显眼处的,有很多宣传大陆贫穷、落后、政治不民主的书籍。有一本大约叫做《一切为了活着》的书,是全台湾的畅销书,说的是一个南韩还是北韩(我估计是指朝鲜)的女孩,因为社会太乱,潜逃到中国,被当地人口贩子贩卖,再次潜逃,最终到美国读大学出名写了这本书。看着简介和中间描写大陆的篇章,我脸上有被扇了几巴掌的耻辱感觉。我不否认大陆落后地区有贩卖人口的罪行,但是你夸大了大陆最落后的地方,你可去参观了先进的地方吗?你有没有看到我们10年间的巨变?在宾馆看电视,播的大陆新闻主题大都是落后、粗暴、专政。难怪这样的舆论导向下培养了民众对大陆以大欺小的印象。

       出去一趟,对国家发展,更加自信;对祖国经济,更感责任重大,对祖国河山,也从未这样依恋过,因为我更加清楚的知道,只有自己国家强盛了,只有自己先进了,才会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屹立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面前。

       所以,出去,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高雄英国打狗领事馆前的法轮功宣传板

高雄英国打狗领事馆远眺,下面是中山大学

附:台湾旅游攻略

吃:尽量在高铁站、地铁站附近人流量大的地方,选择余地大,相对卫生。台北夜市虽然有名,但是场面和味道相当于大排档,且不排除地沟油的可能性。我吃夜市就肚子不舒服。

住:如果带大点的孩子,推荐德立庄酒店,台湾当地连锁酒店,感觉有三、四星级,主要是四人间是两张1 .5米大床,适合带大小孩睡。民宿条件比酒店略差,但价格并不比酒店便宜,可能我们住的垦丁民宿正是要到旺季的时候。

行:交通比较发达,高铁和捷运都还方便,重要的是人少,基本都有空座位,所以比较舒服。包车的价格也不比高铁贵多少,可以考虑。

伴手礼:不用着急买,任何车站都有卖,机场有一层专卖伴手礼。如果嫌麻烦可以像我一样在大众点评、美团上定,人民币支付,自动兑换台币,机场打好包提货,直接出镜。缺点是好像没有退税单。

购物:很多商店满2000台币可以退税,有些商场用银联卡、支付宝、微信之类的还有活动。台湾现金使用很频繁,很多地方并不能用微信之类的支付,可以适当带现金,不够可以在7-11,全家等便利店里的银行自动柜员机里用国内卡自动兑换。

玩:景点不以气势磅礴、景色秀美取胜,很多国内景点远甚于台湾知名景点。但是它的人少、服务到位、旅游体验好。在台湾,可以体验生活节奏慢下来。

相关文章

  • 台湾,路过

    第一次全家远行,选择了台湾,觉得至少语言文字和饮食习惯不会有太大障碍。台湾之行,从最北的台北,到最南的垦丁,一路走...

  • 我在台湾路过的人

    <接机司机> 7月份的台湾又湿又热,刚出机场就觉得进入了汗蒸房里一般。 司机师傅看到我们向他挥手,赶紧把车停过来,...

  • 台湾,我不只是路过

    第一次坐飞机,反应还真的有点强烈,飞机着陆那段时间耳膜被压的厉害,甚至感到疼痛。唯一醉心的是飞机上的风景,飞机还没...

  • 走访国泰御玺儿,因为一些人,对一座城市有了向往

    没有跟台湾人真正接触过,就难以从中领略到台湾人文对人的塑造有多么淋漓尽致。 曾匆匆路过台北,时间短暂,但擦肩而过的...

  • 《目送》第八节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

    2015年,我去台湾旅行,大巴车路过嘉义的时候,导游对车上的游客诚恳地讲:“过一会儿我们会路过一个眷村,路边会坐着...

  • 徐佳莹 | 愿你永远懂得飞翔

    徐佳莹,中国台湾创作型女歌手。2008年,徐佳莹参加了第三届台湾《超级星光大道》歌唱选秀比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

  • 台湾旅游业万人大游行,大喊:蔡英文!我选错你了!

    台湾举行了万人大游行,这次不是因为选举,而是因为蔡英文对大陆游客十分不欢迎,导致台湾旅行社一路过山车般下滑,很多甚...

  • 台湾台湾

    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认识台湾的朋友,这次搬砖的地方倒遇见了。我那天报道时正一本正经地听先辈指导,一个声音突地插进来:“...

  • 台湾,台湾

    记忆中,对宝岛台湾的印象一直浅浅淡淡,没有很喜欢,也不至于无感。 最近动起了去台湾的念头,倒不是突然的决定,早前脑...

  • 台湾台湾

    借用高晓松的话说,这里有大历史碾压过的痕迹,这里有温良恭俭让的人民。这里保存了我们的过去,也预示着我们的未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台湾,路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kt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