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永远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他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改,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米兰 昆德拉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从现在开始,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每个读书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他爱极了的作家,米兰昆德拉就是在许多人眼里便是这样的一位。有人说,喜欢他的人对他深爱极了,不喜欢他的人也厌恶透了他。而我便是喜欢米兰 昆德拉的众人中的一个。也许大多数中国人接触他便是因为他的那本《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而我在还没有读之前,就被他的名字吸引住了。也正是这个原因,当我在最近图书馆选书看到了一本介绍他的书籍《叩问存在》时,便立即选定了它。也正是这个机缘巧合,我才慢慢的走到他世界的大门前,徘徊。
思考
紧锁的眉头,两双眼透出光芒,不苟言笑,这些便是米兰 昆德拉的外貌给我最大的感受。每一个思考着的人,你总能从他的外表看出一些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米兰 昆德拉就是用自己的思考去了解着这个世界的人。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生存的短短几十年里参透世界,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参悟。毕竟,生活里的各种诱惑总是能让我们及时逃离思考,投入到琐碎的小事中。我们在世界上生活着,生存着,看着太阳升升落落,我们并不渴望追求一些虚无的东西,我们更愿意讨论邻里的糗事,而这些便也构成了我么的生活。
但是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也有着奇高的天赋,他们往往更加接触宇宙的内核,更加能够感受到来自宇宙的发问。我甚至在想,是不是上帝在给予他们生命时没有将天堂的记忆清除掉。让那个世界的记忆还存在他们的脑海中,一旦触发,便会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世界,一个他人不能轻易理解的世界。
洞然
米兰 昆德拉的文字有着天生的一种洞察力,他的目光总是犹如一把锋利的刀一般,能够刺穿一切虚假,一切媚俗,直插人心。当他的著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被改编成电影《布拉格之恋》时,他并没有显出欢喜,他认为该片只是仅仅拍出了情色,却没有拍出他的思考。的确,在我看来,有些书籍时不能被拍成电影的。有些书籍的文字有种天然的孤独感,它只能作为文字存在,一旦被搬上荧幕,一切便变成了可视化的媚俗,而俗世中的人们便也更不能理解了,因为我们只通过视觉去感受,而文字的书写却是可以用心,脑合力来感觉的。
孤独
米兰 昆德拉与其说是一个文学家,倒不如说是一名用小说的形式书写哲学思考的哲学家。在他的文字里,你能够感觉到他对于人生的思考。当托马斯的结局被写定的时候,又一出悲剧就这样诞生了。太多的哲学家对于人世间有太多的悲观思考。不论是叔本华,还是海因里希,这些哲学家们在这个世界里天生有一种孤独感,那种孤独感不是无人陪伴时的无聊,是在众人昏昏欲睡时的片刻清醒。而米兰 昆德拉就是这样一个孤独的旅人,他紧紧皱着眉头,似乎在思索着这苦难的生活。时间到了,他也该离开了。
玩笑对于人物命运的书写他采取了一种悲观的方式,可是,在对人生的态度上,他有时又在给予人们引导。
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米兰 昆德拉就像一个谜语,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够猜中他的全部思想,但是仅仅一丝一毫,就足以让我们陶醉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