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看了林帝浣先生的一些文章,关于他所推崇的一些古人名篇,时常温习,对于文笔大有裨益。
但这次让我震撼的不仅仅是林先生依旧自成一家的书法和妙思,更多的是他所给出的那张列表,
大数文章我们都在初高中时期读过,甚至背过。
大学以后,没了专门的语文课程,随之而去的还有中学时代挥之不去的古文名篇背诵的麻烦。
但当再次经过别人的提醒重新打起精神认真审视这些曾经让自己痛苦不堪的文言文时,心中涌动的却是另一种领悟的感受。
想了想过去,笑了笑自己。当初的无所得,全然是因为境界不够罢了。
1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如今再看到这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文章,当年抬头望天背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的情境依然历历在目。
长了几岁,再也不需要去咬文嚼字分析水中藻荇与庭下竹柏影子的关系,
单纯看文章的我们却从“积水空明,但少闲人”中看到了如今的自己。
初闻不知意,再读已成人。
岁月这种东西带走的不只是当初的感觉,恐怕还有当初陪在你身边的她和他吧。
2
前赤壁赋
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不知道大家中学时是不是都有这么一个习惯,每每新学期发下新的语文书,都要先去翻翻需要背诵的古文有哪些。
有的文章后面注明的是要求全部背诵,有的是选个别段落背诵即可,
最让人开心的莫过于要求熟读的那些了(即便如此,有的文章语文老师还是会要求背诵~)
作为一名文科生,高二那一学期,翻到苏东坡的《前赤壁赋》是崩溃的,
当时的感觉除了“又臭又长”之外还充满了对可能存在的《后赤壁赋》的恐惧。
当初看起来无比长、超难背,而且读起来生字颇多甚是咬嘴的文章,
如今重读,舳舻、嫠妇、匏樽这些词还是不见得都能读对,
但对于数百年前作者想要的意境与哲思却不可避免的有了更深的体味。
这种长大的体验,不见得好,也不见得不好。
今天还看到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的感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日月渐长,正在成长中的我们,自我的思绪总会在强大与渺小之间做着不规则运动。
生为沧海一粟,总会感到迷茫。
但那又怎样,相对于漫漫时间长河,你所仰望的任何东西都是沧海一粟。
抛却没有意义的惆怅与忙碌,做好当下该做好的事,趁眼睛还明亮,就看够这山间明月,江上清风。
对这世界和人间付出爱,得到爱,或许就够了。
毕竟,爱与被爱才是这趟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3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素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闻一多更是评价《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一字一景。在唐代,诗名比诗人自身还要有名的实在不多见。
全唐诗中仅存张若虚两首诗,这是其中一首,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
天晓得这个生卒年不详的唐代诗人在有生之年还写出了多少人间美丽。
但就这首诗来讲,读起来实在是一种至美的享受。
享受之于,你还会发现诗的内容实在是写情书的不二之选。
4
三峡
南北朝·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峡一文选自《水经注》。
文章内容以写景为主,这些背起来极容易遗漏的四字组合如今看来实在是写景之经典。
难怪小林老师亦对其推崇备至,每日温习,对于用词文笔实在大有益处。
网友评论